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7月, 2007:

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The Independent

今天早上听到伯格曼去世的消息,决定去看《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 1957)。

如果说伯格曼的无数杰作中,还有“代表作”的话,那么就是这部《第七封印》了。即使你从来没看过他的作品,大概也见过这幅“武士与死神”的剧照。今年夏天英国重新上映《第七封印》,没想到上映不到一个星期,这位大师就去世了。称伯格曼为大师是决不过份的,是因为象Woody Allen所说,他是坚持把电影当作一门艺术,用来表达自己的对人生、家庭、社会、宗教、世界的看法。功力所至,他的作品成为其他可称“大师”的导演们的灵感。

The Seventh Seal

《第七封印》其实我还不能完全理解,武士对于死神的抗拒,似乎还在于对于生命意义的怀疑。宗教因为能给予一个关于将来的肯定的答案,所以才让信众们安心接受现实和挫折;然而信众们却是因为恐惧,才宁愿相信有一个超乎自己的上帝的存在。如果对这个问题思考越多,可能就会象武士那样越陷入困惑之中。不同背景和经历的观众,会对这部电影有不同的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可以在过一段时间后回来再看,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对于伯格曼的电影,我看得还很少。最近 BBC FOUR 在伯格曼89岁生日的回顾,让我对他的了解增加了不少。他的电影,需要集中注意力地看,看完之后,会觉得自己投入也很多,需要休息一阵。曾在《卫报》上看到有人在6个星期内看完伯格曼的38部电影,真是了不起的工程。

明天的《独立报》和《卫报》头版,都刊登了伯格曼的照片。

Summer of British Film

BBC 的 Summer of British Film 是一个持续好几个星期的回顾英国电影的活动。星期六的 BBC Prom 2007 是一个2个小时英国电影音乐的专场。我只看了下半场,就有 Yanks、Carry On、Much Ado About Nothing、Wilde、Shakspeare in Love、Chicken Run、Shadowland、A Bridge Too Far、Harry Potter 和 The Dam Busters。BBC Culture Show 的 Lauren Laverne 和 Mark Kermode 做了个特别节目,共同寻找著名的英国电影外景场地,如 Brief Encounter 中男女主角相遇和分手的车站、Notting Hill、Gosford Park、The Wicked Man,当然最著名的是 Transpotting 开幕中的爱丁堡王子大街--虽然在爱丁堡拍的就只有这个开头。Mark Kermode 还来了段剧情重演--包括王子大街狂奔和Calton Road 上的撞车。在 BBC 网站上有个更详细的 British Film Map

Biref Encounter

以后几个星期,BBC 会在“悬疑”、“浪漫” 、“社会现实”、“古装”、“恐怖”、“战争”、“喜剧”这几个类别下专门介绍英国电影。同时还有多部 Digital-remastered 的经典英国电影在各地做数码投射放映,我在 Filmhouse 的电影前广告中就已经看到介绍,电影包括 Brief Encounter、Goldenfinger、The Dam Busters 等。

阴云下的环法自行车赛

今天环法自行车赛07的最后一天,根据传统,最后一站开始前全程冠军已经决出,这一天是不能冲击黄色领骑衫的位置的,这也是环法自行车赛的“潜规则”之一。不过为了保护穿黄色领骑衫的 Contador 的23秒的领先时间,他的 Discovery Channel 车队还是派了两个车手去夺下比赛中途的“冲刺点”(sprint points)的时间奖励。每个冲刺点的前3名可获得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奖励,如果万一排名第2的澳大利亚人Evans 不遵守“潜规则”,拿下时间奖励,可能会对 Contador 构成威胁。剩下的比赛中途的点数奖励、时间奖励、“山地之王”点数奖励、以及第一个骑入香榭丽舍大道的荣誉,都分给了大队(peloton)认为“值得奖励”的车手--多半是干任劳任怨的“随从”(demostique),和“值得支持”的车队--多半是比较穷的小车队。当然最后一站的冠军争夺,是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

但是,本来应该是环法自行车赛的高潮,现在却象是尽快遗忘的回忆 。环法自行车赛的气氛,就像今天巴黎的天气--在阴云之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开始下雨。法国报纸在前两天,就宣布了“103岁的环法自行车赛已死”,发布了“墓志铭”,德国电视台早就退出了赛程转播,瑞士报纸不再报道比赛新闻。空气中布满了怀疑,Contador 夺得黄色领骑衫后,面对的问题是他如何证明自己在“山口行动”(Operation Puerto)中的清白,为什么他没有提供自己的DNA样本?“山口行动”中查获多包没有标记的血液,药检机构想通过DNA分析追查来源,但许多车手仍然拒绝提供自己的DNA样本。Contador 抗议道“你们到底要什么?My blood?”其实,在目前要求领先车手“纯而又纯”的情形下,要的还真是他的blood — 可以抽取 DNA。

从 Contador 的回答,还可以看出,现在不少车手和评论员的说法“用禁药是老一代车手的问题,新一代车手(比如 24岁的 Contador)都知道保证比赛干净的重要”是如何站不住脚。

环法自行车赛,何时见底?

今天环法自行车赛完成了所有的山区赛段,明天就下山回平原了。然而这项法国人视为国宝的赛事,其声誉下坠的速度,恐怕连最好的车手从比利牛斯山顶冲下来的速度都比不上--这车手有没有吃药还成问题。

去年的 Landis 在阿尔卑斯山神奇地反击,然后被查出使用类固醇。今年的 Vinokourov 在计时赛上神奇地反击,然后被查出非法“补血”。以后,谁再来个神奇的反击,恐怕观众都不再会给予英雄般的欢迎,而是怀疑的眼光。但是环法自行车赛没有了“神奇”,还有什么意义?昨天的 Vinokourov/Astana,今天的 Moreni/Cofidis,最奇怪的是今晚全程领先的Rasmussen 被他的车队 Rabobank 开除,环法自行车赛的名声就像下坡的盘山公里一下,拐个弯就要再往下栽一栽。Rasmussen 没有药检阳性,这一举动更象是车队在压力下的惊惶失措之举--如果真的如此严重,为什么要等好几天?

是比赛还是闹剧?今年的 Le Tour 还该不该继续下去?前些天德国电视台决定退出比赛转播的举动,现在越看越象是有先见之明的明智之举。瑞士报纸也决定不再报道比赛新闻。主办者现在的办法是硬抗着,祈祷风暴过去是晴天。但不管29日的巴黎是晴是雨,在香榭丽舍大道上迎接车手的,恐怕不再是鲜花和由衷地掌声了。

大战比利牛斯山

都说环法自行车赛的冠军是在第二组山区赛段决出的。在今年的第一组山区赛段--阿尔卑斯山上,“山地之王”Rasmussen 少见地夺得了黄色领骑衫。现在是看在第二组山区赛段--比利牛斯山上,Rasmussen 能不能把黄色领骑衫穿到巴黎了。

昨天(第14站)在比利牛斯山上的厮杀,可谓惊心动魄。几个全程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包括 Rasmussen,穿白色领骑衫的 Contador,全程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人 Evans,另外“山地之王”哥伦比亚人 Soler 等都在领先集团中。在比利牛斯山的陡坡上,Rasmussen,Contador 和 Soler 轮番突袭冲刺,其他还有希望全程夺冠的车手,为避免被甩开,不得不经常被动地忽然提速追赶,几次三番后,再也抵挡不住而掉队了。最后投降的是 Evans。在这之后,就是 Rasmussen 和 Contador 谁夺得赛段冠军的问题了。

在距离终点2-3公里处,我们看到两个骑在一起,在商量什么。最后两人一起抵达终点,Contador 第一个冲线。显然这个结果对于两人来说是双赢,在法西边境,西班牙人 Contador 希望为祖国奉献一个赛段冠军;Rasmussen 关心的是拉开与主要竞争对手的距离,这需要 Contador 与他合作甩开对手,所以他的策略是放弃战役,赢得战争。微妙之处是,在这样做的同时,Contador 成了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所以他必须粘住 Contador,不被他甩开。赛后,Contador 在被问及他们俩在商量什么时说他和 Rasmussen 有共同利益,需要尽量领先,却又加了一句“但在离终点1.5公里处,他违背了协议,开始突袭,所以我也开始冲刺,拿了冠军。他这种做法,我很不为然(I’m not impressed)。”Rasmussen 却不争辩,只说现在全程冠军争夺者范围缩小,形势比较清楚了。在这场角逐中,得益者可能还包括哥伦比亚人 Soler,Rasmussen 将不会和他争夺“山地之王”称号。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斗智斗勇的争夺,在环法自行车赛上经常出现。对手之间可能先合作,干掉其他对手后,再“公平竞赛”,这是环法自行车赛的传统--即“潜规则”之一。

于是在第比利牛斯山上的第二天(第15站),Rasmussen 只是紧紧盯着 Contador,全不理会 Vinokourov 的中途冲刺。Contador 多次试图突袭,但每次都没能甩开Rasmussen,最后两个一起抵达终点。Vinokourov 虽然夺得赛段冠军,但于事无补,前一天损失时间太多,已经从全程冠军争夺者,降格为赛段冠军争夺者。

环法自行车赛中的潜规则

今年的第5站,头号热门 Vinokourov (外号 Vino)在离终点约25公里处从车上摔了下来,膝盖和大腿受伤。重新上路后,Astana 有5个队友回来接应,试图帮助 Vino 赶上大队(peloton)。但这时大队已经开始发力追赶中途领先(break away)车手,Astana 的 5 个队友虽然个个奋勇,牺牲自己,疯狂追赶,但都一个个地力竭掉队,到了终点 Autun 城墙外时,只剩下 Vino 一人仍在奋力追赶,最后比大队晚1分20秒到达终点。在赛后接受采访时,Astana的一个车手气愤地说“以后我们谁也不会等!”

一句话道出了环法自行车赛的潜规则--长期以来在车队车手之间形成的独特的“公平竞赛”观念。

(更多…)

《女人上楼梯》(When a Woman Ascends the Stairs, 1960)

女が階段を上る時,1960
导演: 成濑巳喜男 Mikio Naruse
主演: 高峰秀子 Hideko Takamine、 森雅之 Masayuki Mori、仲代达矢 Tatsuya Nakadai

When a Woman Ascends the Stairs

星期五第一次看成濑巳喜男的电影,到现在仍然有惊艳的感觉。

当我看到约2/3的地方,女主角圭子接受了胖老板的求婚,正在憧憬幸福的生活的时候,我不禁在想:“难道电影就这样完美地结束?”胖老板虽然不是最佳的选择,但毕竟是电影一开头妈妈桑告诉我们的两条好出路中的一条,难道就这么大团圆了?未免太简单和保守了吧?紧接着又开始质疑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是电影看多了,对大团圆的结局没了胃口?这时银幕上电话铃声响起,圭子的梦想又回到零点。

看完电影,在赞叹电影的精彩、导演的手法、和女主角高峰秀子(真是个东方美女啊)之余,继续想这个问题,答案似乎在我看的中文电影旧片之中--这些片子,大部份都有“给予一个答案”的倾向。象成濑巳喜男这样,向观众展示角色的种种失落和向往,能让观众认同角色,几乎是希望角色有美好的归宿的同时,又没有对角色面临的困境给予一个舒心而廉价的答案的,很难见到。同情角色但没有滥情,显示出导演的把握能力。

总觉得这部电影需要一个更优雅一点的名字,以配合电影本身的诗意感觉。不知道日文原名“女が階段を上る時”是不是有更雅致的翻译,但是“女人上楼梯”确实是一个切合主题的隐喻。

这次爱丁堡 Filmhouse 的 Mikio Naruse Season 放映12部成濑巳喜男的作品,这部《女人上楼梯》还是重新印制的35mm拷贝,除了某些场景有些曝光过度外(是拷贝而不是摄影),看起来十分舒服。

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Ingmar BergmanBBC FOUR 为祝贺伯格曼(Igmar Bergman) 89 岁生日,在周末播出了他的两部早期的作品 Journey into Autumn/Kvinnodröm (1955) 和 Sawdust and Tinsel/Gycklarnas afton (1953) 和三部有关他的纪录片,第三部纪录片 Bergman Island 是对他的直接采访,与导演 Marie Nyreröd 一起回顾他的电影历程。

我看的第一部伯格曼电影是《哭泣与低语》(Cries and Whispers, 1972),看不懂,只觉得莫名其妙。第二部是《芬尼和亚历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1982),这次看懂了,但觉得很长、很闷、看完了很难受。

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的伯格曼的电影不是他的导演作。《星期天的孩子》(Sunday’s Children/Söndagsbarn, 1992)是伯格曼的剧本,导演是他的儿子Daniel Bergman。有趣的是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的话题是父子关系。通过主角小男孩的眼睛,观察疏远的父亲、压抑的母亲、家人间的紧张关系、再加上小男孩的奇异想像--据说是星期天出生的孩子的本领。虽然是十多年前看的,但我对这部片子印象非常深刻,夏天北欧乡村的感觉似乎能触摸得到,当然最打动我的,还是电影的结尾。

(更多…)

德国电视台退出环法自行车赛转播

le tour de france

昨天法国人在庆祝法国车手今年第一次夺得赛段冠军,然而轰动环法自行车赛(Le Tour de France)的新闻,却是来自德国电视台ARD和ZDF,因为他们忽然宣布退出电视转播,今年剩下的赛程将在德国电视上消失。

做出这一惊人之举的原因,是德国车队T-Mobile中的德国车手Sinkewitz被查出尿样A样本中有超标类固醇药物,虽然尿样不是在环法自行车赛上取得的,而是在6月份训练中的样本。然而今年ARD和ZDF在环法自行车赛开始前就宣布,如果比赛中出现禁药丑闻,他们就退出转播。现在是履行承诺的时候,德国人说到做到,今天在他们包租的媒体位置上,已经空无一人了。

德国电视台的这一举动,是迂腐愚蠢?固执?脑子不会拐弯?还是信守承诺?说到做到?即使在参加转播的其它国家媒体中,也没有一致意见。

不像英国,德国人对自行车赛热情很高,德国车手近年来在环法自行车赛上成绩也很好,Jan Ullrich 1997 夺冠,今年的小将 Linus Gerdemann 在第7站上,单枪匹马挑战阿尔卑斯山,同时夺得赛段冠军、黄色领骑衫、白色领骑衫(最佳年轻车手)。然而 Jan Ullrich 去年被卷入禁药丑闻,他所属的车队 T-Mobile 没让他参赛,今年干脆被开除。所以才有德国电视台在比赛开始前,“一旦出现禁药丑闻即退出”的威胁。

这件事似乎能反映出一点德国人对名誉的态度,做事的认真态度,和固执--或者说不会变通的性格。可以想想,如果发生在法国、或者英国身上,他们会如何应对?

“一旦出现禁药丑闻即退出”,似乎是把车手使用禁药的问题上升到了国家荣誉的高度,体育比赛中出现问题,却把报道者也卷了进去。报道者的责任是揭露问题,现在却是借自己的地位表达立场,这不能不说和电视台的身份有关。ARD 和 ZDF 是德国的公立电视台,拿电视执照费,相当于英国的 BBC1 和 BBC2。只有公立电视台,没有广告商的压力,才有可能做这么痛快的决定。

危机中的 BBC?

危机中的 BBC

显然《泰晤士报》是这么认为的,星期五的头版头条是“Crisis of trust after BBC says sorry again”,报道 BBC 向女王道歉,承认在宣传女王纪录片时有失实误导成份。《泰晤士报》还在头版给报道配了有关纪录片中两个版本的事件顺序。如果你看这几个星期的英国报纸,有关 BBC 的新闻几乎都是负面的。

今天BBC总裁 Mark Thompson 在向BBC员工发表的演讲中,宣布暂停所有 phone-in,列举了6个发生“欺骗公众”行为的节目--包括在 phone-in 节目中让工作人员冒充观众/听众、虚拟的获奖观众/听众名字,录制的节目假作直播节目播出。在一个布朗接任首相之际在 Newsnight 播出的有关布朗“性格缺陷”的节目中,事件的发生时间顺序颠倒。说起来,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说是一些细节,但对 BBC 声誉确有很大伤害。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