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11月, 2008:

孟买:Mumbai 还是 Bombay?

星期六《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报道是印度孟买恐怖袭击终于结束,用的大字标题是 Bloody end to the siege of Bombay。以孟买恐怖袭击作为头条,几乎是当天所有报纸的选择,并不特别,然而《泰晤士报》头条的引人注目之处,是标题中的 Bombay。

英国几乎所有的报纸、电台、电视,在提到孟买的时候,用的都是 Mumbai。Bombay 是殖民地时期孟买的地名,印度政府已经正式将其改名为 Mumbai。这一举动在曾经是殖民地的国家并不罕见。英国媒体也顺理成章,接受了 Mumbai。所以《泰晤士报》独树一帜用 Bombay ,显得格外刺眼。英国的报纸有自己的《文字规范》(Style Guide),地名有标准写法。所以用Bombay 并不是个别记者编辑偷懒或者疏忽,而是报纸的政策。在星期五的《泰晤士报》上刊登了一则小小的启示,说本报将从下星期一起,正式改用 Mumbai 代替 Bombay。但是在星期六,《泰晤士报》负责读者反馈的编辑 Sally Baker 仍然觉得有必要再次出来澄清,解释说报纸用 Bombay 是因为大部份读者更习惯这个用法,绝无其它用意,而现在改用 Mumbai 是因为读者已经接受这个叫法云云。

一个地方的叫法,需要如此兴师动众,首先要赞一下《泰晤士报》的严谨,然而更值得回味的,是其背后的历史和政治渊源。印度是英国的前殖民地,《泰晤士报》坚持用殖民地时期的地名,难怪会遭人指责是对“大英帝国”时代念念不忘,Sally Baker 在她的文章中也承认了这一点。但她提出,地名写法的选择,是为了让自己的读者明白,并不一定要依照对方的标准。为支持自己的观点,她举例说法国报纸把伦敦叫做 Londres 而不是 London,英格兰叫做 Angleterre 而不是 England。

(更多…)

名画化缘:《戴安娜与阿特泰恩》(Diana and Actaeon)

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地方不大,不过里面还是有几件镇馆之宝,其中之一是挂在美术馆中央墙上的一对16世纪威尼斯画家提香(Titian)的大型油画《戴安娜与阿特泰恩》(Diana and Actaeon) 和《戴安娜与卡利斯托》(Diana and Callisto)。但是最近《戴安娜与阿特泰恩》不见了,被送到伦敦的英国国家美术馆展出“化缘”去了。

原来这两幅油画不归苏格兰国家美术馆所有,而是由英国的萨瑟兰公爵借给美术馆展出的。一借就借了50多年,今年公爵忽然决定卖出套现,但是给美术馆优先选择权――每幅“优惠价”5千万英镑。如果美术馆能在今年年底前筹到5千万,可以先买下《戴安娜与阿特泰恩》,然后在4年内以同样价格买下《戴安娜与卡利斯托》。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当然没这笔钱,和伦敦的英国国家美术馆合在一起,也买不下来。但是两家美术馆影响力够大,能够说服别人掏钱,于是才有让名画旅行到伦敦展出一举。最近因为“国家遗产纪念基金”愿意出资1千万,加上其它资助,包括公众捐款,据说已有超过2千万资金。

两幅提香的作品都作于16世纪,题材是罗马神话。《戴安娜与阿特泰恩》展示的是猎人阿特泰恩撞见戴安娜裸体的故事。戴安娜(Diana)是罗马神话中的狩猎女神,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Artemis。她又是月亮女神,所以油画右侧的戴安娜头上带着一个有一轮弯月的王冠。戴安娜与伺女在溪边裸体沐浴时,被猎人阿特泰恩撞见,画中的阿特泰恩带着猎狗、背着箭,惊恐之下,手中的弓掉在了地上。戴安娜盛怒之下,立刻把阿特泰恩变成了一头雄鹿,结果猎人却被自己的猎狗(左下角)撕碎。

(更多…)

Martin Brundle 转会 BBC

BBC 从 ITV 手中抢到 F1 的电视转播权,我当时感叹少了前 F1 车手 Martin Brundle 的直播解说,看 F1 的趣味少了许多。但是今天 BBC 宣布,Martin Brundle 将会加入 BBC 的 F1 电视转播,是一喜讯。同时加盟的还有已经退休的原解说 Murry Walker,不过他只是在 BBC 网站上写些评论。同时加盟 BBC F1 转播的还有前车手 David Coulthard 和 Eddie Jordan,这些都是明星,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还是 Martin Brundle。

Martin Brundle 采访 David Coulthard

Martin Brundle 采访英国车手 David Coulthard,现在两人成了“队友”。

FT.com 网站新设计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网站 ft.com 这个月推出了新设计,网站背景改成了传统的粉色,字体变大,首页以标题链接为主。对新设计的评介,可谓褒贬不一。Andrew Brown 在《卫报》上的批评是最尖刻的,他说这是“我见到的最糟糕的网站重新设计”,对背景、标题字体大小、和空间利用都做了批评。不过有人认为他的批评过于苛刻了,但还是对网站的粉色背景有所保留,认为看的时间长了眼睛太累。网上对新网站的最大的批评,主要还是新设计只在首页,内部网页并未修改。虽然象ft.com这样复杂的网站不可能一次全改过来,但至少不能一次只改首页。

Andrew Brown 的批评虽然尖刻,但有几点我还是赞同的。Ft.com 的新网站,其风格有点象 WordPress 的模板,而且标题字体确实有点大,似乎与《金融时报》的形象有点不符,难道真是要改变自己,对读者更友好?《金融时报》应该是一份在金融危机中获得更多读者的报纸,新设计却流露出来一点刻意“迁就读者”的意识。

旧版的 ft.com

ft.com old design

爱丁堡的秋天

今年爱丁堡的秋天忽冷忽热的。贴几张这几个星期内拍的照片。

由原澡堂改建的美术馆

Holyrood Palace 后巷

Holyrood Park

(更多…)

《生活》(Life)杂志照片存档公开

20世纪新闻摄影的典范《生活》(Life)杂志的照片存档将会全部公开。根据Google的新闻公告,Google已经与《生活》杂志达成协议,将会扫描《生活》在职的全部照片存档放到网上,预计有1千万张照片,97%从未公开过。《生活》杂志本身,可惜已经停止出版了。

据说20%的照片已经上网,这些照片可以在Google的LIFE photo archive找到,不过目前看来数量依然有限。我第一个想从这个存档中找的是 Henri Cartier-Bresson 1940-60年代在中国拍摄的照片,但是没能找到。但看到了一组1940年代的长江照片。其中一部份是俄罗斯摄影师 Dmitri Kessel 在四川拍摄的长江照片,另一部份是 Jack Birns 拍摄的国民党坐火车撤退中的照片。可惜注释不够丰富,拍摄地点不清楚。有几幅的拍摄地点是 Wan Hsien,是万县吗?

长江航拍(三峡?)

Wan Hsien 1946 (万县?)

撤退中的国民党军队

The Quiller Memorandum (1966)

看了一部老片 The Quiller Memorandum (1966),是把故事设在60年代西柏林的间谍片。在故事情节上乏善可陈,英国的MI5,却派了一个美国人 Quiller 到西柏林调查新纳粹的兴起,这个 Qiuller 既不酷也不精,是有点大大咧咧的傻,许多情节莫名其妙,即使在间谍片的设置中也说不通,电影编剧还是后来得了诺贝尔奖的Horald Pinter。但是电影中颇有几位名配角,演大反派的是瑞典演员,主演《第七封印》的 Max von Sydow,演英国特工头目Pol的是主演《桂河大桥》的 Alec Guinness,当然最夺目的是女主角大美人 Senta Berger。Senta Berger 是奥地利演员,不过也曾演出过不少英语片,和当时不少好莱坞名角配过戏,最著名的是1977年的二战电影《铁十字勋章》(Cross of Iron)。她后来还成为了德国电影学院主席。

这部电影中展示的,是另一个时代的西柏林,是在都市=塞车+人头汹涌之前的时代,建筑矗立于空旷的都市中,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清冷、校园的温暖、游泳池的古典装饰带来的怪异、新纳粹“老巢”的阴暗、没有特色的新建筑的枯燥无情,摄影机似乎把建筑的性格都一一展示了出来。

不过这部电影让人印象最深的,是著名电影配乐家 John Barry 创作的主题曲《星期三的孩子》(Wednesday’s Child),优美、忧伤、渗入人心、让人无法忘记。据这个网站介绍,这首主题曲后半段背景中那悠悠扬扬的声音来自一种奇特的电子乐器 Flexatone。

60岁的王子

上周五是查尔斯王子的60岁生日。英国女王的健康长寿和深受欢迎,让查尔斯王子到了60岁,还仍然是“王子”(Prince)。周五《每日电讯报》和《卫报》同时在头版刊登了一张查尔斯王子为60岁生日专门拍摄的官方照片。照片是同一张,但是报纸的立场还是需要体现,《每日电讯报》在照片旁边附了一则短消息,查尔斯王子说他继位后会成为“所有宗教的护卫者”(defend all faith)。这么说的原因是他的头衔之一是“信仰护卫者”(defender of the faith),当然这里的 faith 只是指新教中的圣公会(Anglican Church)这一支,英国皇室的头脑也是圣公会的 Church of England 的名义领袖。但是查尔斯王子已经多次表示过,他要捍卫“所有宗教信仰”,才有以上一说。

《卫报》在这幅头版照片上,则加上了调侃性的标题“周五便装日”(Dress Down Friday),副题“非常现代的王子”(A very modern prince at 60),再加上照片下方查尔斯王子传统军服上挂着的各种各样的勋章过时、宏大到好笑的全名。

两份报纸在同一幅照片上做的文章,正放映了两份报纸读者对皇室和查尔斯王子的看法。

不过话要说回来,查尔斯王子近年来的形象正在好转,英国公众对这位等了60年的王子好感渐增。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的风波,已经成为过去,第二任妻子也渐渐被公众接受。卡米拉做人低调,而且对查尔斯来说是旧爱重聚,夫妻俩看上去和睦快乐。查尔斯王子在他的慈善基金会上花的功夫,也被大部份人认同是真心实意。自己搞搞农场卖点有机农产品,虽然被反对者看作是花纳税人的钱的高级爱好,但至少大家都同意他是真的喜爱田园生活。时不时对各种话题发表些看法,支持者认为这说明他关心时事,反对者也不再因皇室“干政”而反应强烈。对于英国公众来说,这么多年来,已经到了真正了解这位未来国王,对他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没有特别的反感的地步。

纪念我们的先辈

今天是英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Remembrance Day),1918年的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第二年这一天被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定为全国性纪念日,用于纪念一战中阵亡的军人和平民,以后成为纪念历次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固定节日。

今年是一次大战停战90周年。法国最后一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不久前去世,在英国也只剩下最后三位已经是百岁老人的老兵。一战已经真正成为存在与文字和影像记忆中的战争。

临近纪念日,街上多了许多佩戴红色罂粟花的人,电视上几乎每个上镜的人都戴着一朵,表示对阵亡将士的纪念。在上个星期天的纪念仪式上,一队队老兵们走过伦敦市中心白厅前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同样的列队游行也在英国各地同时举行。在这些队伍中,有时你能看到老兵的儿孙戴着先辈得到的勋章参加游行。星期一《泰晤士报》和《独立报》的头版照片,是一个穿着二战时英国特种部队SAS制服的6岁男孩,骑在父亲的肩头观看老兵游行,《卫报》网站上也有这张照片。让年轻人知道他们的父辈为他们做出的牺牲,正是这些活动的目的之一。

(更多…)

心情的颜色

今年美国大选的最后阶段,英国媒体基本上都看好奥巴马,不仅认为美国人会投奥巴马一票,而且基本上认同奥巴马代表着希望,他所带来的信心,正是此时美国和世界需要的。因为时差问题,英国报纸要在星期四才出版对大选结果的深入报道和分析。几乎所有报纸用的都是奥巴马在芝加哥做获胜演讲前,全家站在中心舞台上的照片。小报一般在头版用巨幅照片加大字标题叠印的方式,比如《每日镜报》(Daily Mirror)就在奥巴马全家福上打上大大BELIEVE。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的头版头条是比较中性的《奥巴马立马开始工作》(Obama hits ground running),而且还在头版下方给落败的麦凯恩留出空间。我觉得当天FT的一篇评论(作者是FT的编辑和评论员John Gapper)比较代表这份报纸读者的看法:《奥巴马会成为美国的CEO还是会对工商界下手?》(Chief executive or business-basher?)――他们对这位新总统还有一定的保留。

《卫报》全力支持奥巴马――既是希望美国赶快改变小布什时代的政策,也是对奥巴马能带来的“改变”充满期待。报纸在美国大选报道上花了许多功夫。星期四的报纸,在第一叠的头16页都是美国大选专题,在中心跨幅整整两版的位置上,用的是芝加哥庆祝晚会的照片,放的越大,越能体会现场的气势,出来的是“大国”的感觉。同时评论版的所有5篇评论,加上当天社评,都与美国大选有关,所以第一叠共44版的一半篇幅都用在了美国大选。当天还有8版的增刊,介绍奥巴马从非洲村落到美国总统的“不可思议的旅程”。

然而当天《卫报》最有意思的,是它的副刊G2的封面设计。在一篇红色的背景上,在封面正中,是一个白色的小字“Wow!”。里面是美国各地黑人对奥巴马胜利的反应。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封面设计呢?原因要到4年前去找。2004年美国大选揭晓时,许多英国人,特别是那些反对伊拉克战争的人士,对美国人重新选上小布什深感失望。最能反映这种情绪的,是11月4日的《卫报》G2封面:一片全黑的封面正中,是一行白色的小字“Oh, God.”

4年过去,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心情,已无需多言。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