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思经济危机新书之二

经济观察网 2008-2009年的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中,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崩溃,可能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富戏剧性的时刻。在投资银行贝尔斯登 (Bear Stearns) 崩溃、雷曼兄弟倒闭之后,很快就有至少3本书在美国出版,主要都是记述这两家投资银行“最后的日子”,没有回答一个许多人都在问的问题:这些金融机构中,曾经集中着最优秀的人才,但他们不仅没有躲过,而且似乎是制造了这场金融海啸,根子在哪里?

世界金融市场一向变化多端,难以预测,但是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追寻一种可以准确预测风险的方案,许多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都投入这一行列,寻找最可靠的模型。然而历史的经验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这些模型不能让使用者躲过金融风险,但一次又一次在灾难过后,人们得出的结论却是:这些模型还不够好。

有些人开始对这一观念提出了挑战。金融海啸爆发后,曾经是金融衍生工具专家的Nassim Taleb (The Black Swan的作者)经常接受媒体采访,激动地述说金融量化模型是如何害人的。所以当我看到他为Pablo Triana的新书作序,就一点不奇怪了。

2009-08-07 Lecturing Birds on Flying

Pablo Triana 对于金融衍生工具有着实际的操作经验,同时又是一个研究者和作者,经常为财经媒体撰文。在他的新书《人教鸟飞》(Lecturing Birds on Flying: Can Mathematical Theories Destroy the Financial Markets? How Financial Practice Differs from Theory)中,他历数那些被广为追捧的量化模型是如何反复在实践中带来灾难。他认为这些量化模型的设计者是闭门造车,没有操作金融工具的实际经验,却想取代行内人士预测未来,等于是人教鸟飞。更糟糕的是,这些模型的采用,给操作者带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进一步鼓励冒险。他认为在1987年股市崩溃、 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倒闭危机、以及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这些量化模型的广泛使用,是主要原因。

2009-08-07 Fool's Gold《金融时报》编辑Gillian Tett则不认为量化模型本身是罪魁祸首,在她的新书《傻瓜的金子》(Fool’s Gold: How Unrestrained Greed Corrupted a Dream, Shattered Global Markets and Unleashed a Catastrophe)中,她详尽叙述了投资银行 JP Morgan内部的一个小组是如何开发金融衍生产品,以及这一的具有革命性的成果是如何被广为使用,渐渐超过了产品的设计用途,最终带来一场灾难的过程。作者强调,这些产品的本意是为了规避风险,但风险量化的诱惑之大,让许多人产生幻觉,认为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导致做出更鲁莽的举动。

2009-08-07 How I Caused the Credit Crunch另一本新书,石川哲也(Tetsuya Ishikawa)的《我是怎么造成信贷紧缩的》(How I Caused the Credit Crunch)的独到之处,是作者通过亲身体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作出了反省。作者是伊顿公学出身,牛津毕业,曾在七家投资银行工作过。这本书是以小说形式出版,据他说是为了不想搞“揪出替罪羊”,而是想探讨产生金融海啸的深层原因。作为小说看,这本书情节松散,但难得是在浅显地讲解了许多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和泛滥之后,作者能对自己和同行们的行为做一番剖析和反省。书中令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当他被投行解雇,老上司称他是“信贷紧缩的牺牲品”时,他的内心独白:“真正的牺牲品不是我,而是那些没有参与这场豪赌,却无谓遭殃的普通人。”

虽然这些新书对金融量化模型、金融衍生产品做了分析,试图理解它们在造成金融海啸中起的作用,但是对于许多观察者来说,答案很简单。他们的指控非常直接:是参与者的贪婪和鲁莽,造成了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

从历史中寻找线索:反思经济危机新书之一

6 Comments

  1. […] 在反思金融风暴的新书中,石川哲也(Tetsuya Ishikawa)的《我是怎么造成信贷紧缩的》(How I Caused the Credit Crunch)有着它的独到之处。作者是伊顿公学出身,牛津毕业,曾在七家投资银行工作过,2008年5月在Morgan Stanley裁员时被解雇。在本书的前言中,作者说写书的主意来自一次聚餐,在他描述了一本他在投资银行的工作和生活之后,他的朋友说“那看来是你造成了信贷紧缩”。于是他开始写作,试图解释他曾经经受和销售的金融衍生产品,描述他的圈子内的人的生活。 […]

  2. […] 经济观察网 在金融海啸过后,许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如果银行明知向信用等级低的客户贷款收回来的机会不大,为什么还要继续这么做?”在反思金融危机新书之二中介绍的几本书中,作者们都试图解释由于风险量化模型提供了一种虚幻的安全感,造成了金融衍生工具的泛滥,高杠杆带来了无法消弭的高风险,导致了危机的发生。但同时有不少人则指出,金融机构内部人士的贪婪冒失、对高利润无限制的追求,是造成金融危机的根源。 […]

  3. […] 原文链接:http://taohuawu.net/2009/08/08/books-about-financial-crisis-2/ 2009年8月21日22:34 标签: Fool’s Gold, Gillian Tett, How I Caused the Credit Crunch, Lecturing Birds on Flying, Pablo Triana, Tetsuya Ishikawa, 《人教鸟飞》, 石川哲也, 金融风暴 订阅评论 发表评论 | Trackback […]

  4. […] 在反思金融风暴的新书中,石川哲也(Tetsuya Ishikawa)的《我是怎么造成信贷紧缩的》(How I Caused the Credit Crunch)有着它的独到之处。作者是伊顿公学出身,牛津毕业,曾在七家投资银行工作过,2008年5月在Morgan Stanley裁员时被解雇。在本书的前言中,作者说写书的主意来自一次聚餐,在他描述了一本他在投资银行的工作和生活之后,他的朋友说“那看来是你造成了信贷紧缩”。于是他开始写作,试图解释他曾经经受和销售的金融衍生产品,描述他的圈子内的人的生活。 […]

  5. […] 在霍帕兄弟(Kenneth Hopper 和 William Hopper)的《清教徒的天赋》(The Puritan Gift)一书中,作者宣称清教徒的组织能力和实干精神为美国黄金时期(1940-70年代)的公司文化奠定了基础。这本书出版于2007年,金融海啸发生之后,两兄弟更新了书的内容,加上了新的副题《在环球金融混乱中重建美国梦》(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 Amidst Global Financial Chaos),再次出版。两名作者根据自己在英美和日本等不同公司文化中的经验,强调在传统的美国公司文化中,管理层必须有“实践经验”(main knowledge),然而1970年代后出现的“职业经理人”(在商校获得“经理人”文凭,却没有本行业经验)颠覆了这种优秀的文化,整垮了美国最好的企业,其不负责任的决策最终造成了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他们的这一看法,与《人教鸟飞》中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 […]

  6. […] 在霍帕兄弟(Kenneth Hopper 和 William Hopper)的《清教徒的天赋》(The Puritan Gift) 一书中,作者宣称清教徒的组织能力和实干精神为美国黄金时期(1940-70年代)的公司文化奠定了基础。这本书出版于2007年,金融海啸发生之后,两兄弟更新了书的内容,加上了新的副题《在环球金融混乱中重建美国梦》(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 Amidst Global Financial Chaos),再次出版。两名作者根据自己在英美和日本等不同公司文化中的经验,强调在传统的美国公司文化中,管理层必须有“实践经验”(main knowledge),然而1970年代后出现的“职业经理人”(在商校获得“经理人”文凭,却没有本行业经验)颠覆了这种优秀的文化,整垮了美国最好的企业,其不负责任的决策最终造成了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他们的这一看法,与《人教鸟飞》中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 […]

回复 桃花坞 » 贪婪与道德:反思金融危机新书之三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