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3月, 2011:

The Killing

近年不仅北欧的犯罪小说在英国流行,北欧的犯罪悬疑电影电视也有不少粉丝。BBC 购入瑞典的 Wallander 系列在 BBC Four 播出,同时自己拍摄了 Wallander 英语版。也许是为了照顾我们这些 Wallander 粉丝,BBC Four 今年初开始播出丹麦拍摄的犯罪悬疑电视连续剧 The Killing (原名 Forbrydelsen 意思是 Crime)。

这部电视剧2007年在丹麦播出,引起轰动,收视率最高曾达2百万(丹麦人口6百万)。据说 BBC 早就购入播映权,拖到现在才播出,也许是看到 Wallander 在英国大受欢迎,也许是为了赶在美国翻拍的版本播出之前推出。此剧一在 BBC Four 播出,即吸引大批观众,每集的平均收视率达到5百万,超过了曾在 BBC Four 上最红的美剧 Mad Men。

(更多…)

说不尽的都铎王朝

最近在BBC上看 The Tutors第四季,想起去年年底写的这篇文章。这是我为《华商报》所写,在刊出时做了较大删节,这里是原文:

都铎王朝(Tudor Dynasty)是英国人一直十分热衷的题材, 2009年是都铎王朝中的亨利八世登基500周年,所以近几年来又出现了一轮新的高潮,电视连续剧《都铎王朝》(The Tudors)连播三季,有关这一时代的新书也络绎不绝。

都铎王朝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重要历史时刻很多。伊丽莎白一世治下的“黄金时代”,英国从一个在政治和地理上都处于边缘的小国,变成了欧洲政治格局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也是在这一时期,伊丽莎白的父亲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国王取代教皇成为英格兰的宗教首领,英国从此成为政教合一的新教国家。

然而都铎王朝历史能够成为作家编剧们的宠儿,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这是一段充满女性角色的历史,有胆识有野心的女人颇多,宫闱秘闻也相当不少。亨利八世先后娶了六个妻子,离婚官司打到了罗马,然后又把其中的两个送上了断头台。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却非常懂得以女性魅力操纵大臣和外交。她对随从女伺官要求严厉,却挡不住她们追求爱情和闹出丑闻。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她与表外甥女、苏格兰玛丽女王的斗争,后者的复杂婚姻和悲惨结局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宫廷剧题材。

(更多…)

报纸网站:如何收费?

《纽约时报》宣布将从3月28日开始向网站访问者收费,采用的是“宽松收费模式”,访问者每月可以免费阅读20篇文章,以后每4周收费15到35美元不等,包括网站、Smartphone app和 tablet app等。不过如果读者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博客(如何定义?)上的链接访问《纽约时报》的特定文章,那么即使已经超过每月限额,依然免费。《纽约时报》网站收费的决定是去年1月宣布的,本月底终于开始实施了。

与此同时,网站免费的英国《每日电讯报》集团(TMG)今天宣布集团2010年营业额3.23亿英镑,盈利近6千万英镑,比去年增长11%。TMG在2008年还亏损了157万英镑,印刷版和网络版运作的整合大大节省了开支,同时盈利还归功于广告业的复苏。不过TMG并不是不考虑网站收费,估计会密切关注《纽约时报》的“宽松收费模式”。

收费网站中,新闻集团下的《泰晤士报》的访问人数和收入一直是个迷。《泰晤士报》对这个没有免费内容的“严格收费模式”网站到底有多少缴费会员,每个会员交多少,总是语焉不详。网站收费最成功的依然是《金融时报》,2010年FT Group的盈利高达4.03亿英镑,增长12%,缴费会员达20.7万。《金融时报》网站属于“次严格收费模式”,有较少的免费阅读额度,但它的成功主要应归功于其内容的特殊性。

一直是网站内容免费倡导者的《卫报》,经营仍在困难中,据《卫报》集团(GMG)的CEO Andrew Miller说,2010年的亏损将与上一年(378万英镑)相似

所以现在报纸网站收费模式可谓百花齐放了,只有“按篇收费模式”还没人敢尝试。

《经济学人》的反伦敦奥运广告

今天是伦敦奥运开始售票的第一天,《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选择了这个时候在伦敦地铁投放海报广告,以反对伦敦奥运为主题,广告标题是“举办奥运浪费钱财”,文字列举举办伦敦奥运的种种罪状:开支达90亿英镑,是预算的一倍;只有五分之一的工作机会给了伦敦奥运意图重建的伦敦东区;奥运过后伦敦接手是巨大的债务和没什么用处的场馆。

当然《经济学人》并非真的是反对伦敦奥运,而是借奥运门票出售的时机,以挑衅姿态吸引眼球而已,因为它同时还投放了支持伦敦奥运的海报,希望借此树立这本杂志认真严谨、敢于挑战任何权威或流行观点的形象。

电台的品牌效应

BBC 电台4台(BBC Radio 4)是BBC电台中的名牌,节目以新闻分析、深入报道、历史文化和文化艺术为主,很少有音乐体育节目,内容颇有过于阳春白雪之嫌,似乎应该是个小众电台,曾经用过“知性谈话”(Intelligent Speech)和“求知的头脑”(Radio for Curious Minds)等口号。但这个电台在英国却有一千万听众,多年来造就了一批名牌节目:每天早晨的新闻时事节目 Today 、文学艺术节目 Start of the Week、综合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于一身的 In Our Time、深度采访节目 Desert Island Discs 、驻外记者的亲身小故事 From Our Own Correspondents 等等,不胜枚举。

最近 BBC 的另一个电台,数字电台 BBC Radio 7 要改名了,叫什么呢?BBC Radio 4 Extra。

BBC Radio 7 的主要内容是广播剧、广播喜剧等,是 BBC 近年来开设的一批数字电台之一,听众数量不到一百万。这次改名,把自己挂在 BBC Radio 4 名下,自然是为了借名牌电台的品牌效应。其实 BBC 的数字电台挂在名牌电台之下不是没有先例,现在有  BBC Radio 1Xtra 和 BBC 5 Live Sports Extra,不过主动给自己改名的还是第一次。

BBC Trust 称改名后的 BBC Radio 4 Extra 在内容上不会做重大改编,但此举还是让英国的商业电台感到了威胁,担心以 BBC 以 Radio 4 的品牌扩张,影响商业电台利益。其实它们大可不必担心,BBC Radio 4 做的许多节目,都不会是商业电台愿意做或是有资源去做的(BBC Radio 4 的预算是每年915万英镑,是BBC所有电台中最高的),体现的正是公共资金支持的非商业电台的优势。

世界读书夜推荐书目

世界读书夜(World Book Night)是上个周末在英国举行的一个读书活动。倡议者之一是爱丁堡的出版社Canongate的创办人,除了有公开的“作者朗读”活动之外,世界读书夜的核心活动是免费赠书,由志愿者在英国各地向公众赠书,据说赠书总数可达一百万本。赠书也不是什么书都可以,而是要根据一份特制的书单,共25本。

书单中的书目并非是获得最多奖、名气最大的文学作品,而是包括了从严肃文学到类型小说、从诗歌到传记的多种题材类型,从中可以看出英国人心目中的好书以及普罗大众都有兴趣阅读的图书。书单中的图书大部分是二十世纪出版的小说,有严肃文学小说比如David Mitchell的Cloud Atlas,有类型小说比如间谍小说经典 John le Carré的The Spy Came in from the Cold、Lee Child 的犯罪悬疑小说 Killing Floor和英国作家CJ Sansom 的以都铎王朝为题材的历史悬疑小说 Dissolution。除了有经典文学如小说Erich Maria Remarque的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也有最近出版的小说如David Nicholls在2009年出版的One Day

反映在作者的多样性上,书单上除了有英国小说如 Muriel Spark的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之外,还有加拿大小说家Margaret Atwood的The Blind Assassin、美国小说家Toni Morrison的Beloved、爱尔兰诗人Seamus Heaney的New Selected Poems、翻译文学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另外还有世界题材的英语小说如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的Half of a Yellow Sun和Rohinton Mistry的A Fine Balance

在非小说类图书上,有传记文学如Alan Bennett的回忆录A Life Like Other People’s。非小说中Ben Macintyre的Agent Zigzag是比较独树一帜的,以二战期间的著名间谍,化名Zigzag的双料间谍Eddie Chapman。Ben Macintyre的新作Operation Mincemeat 我在英国新书系列中已经做了介绍。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