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大学教育:是为了改善社会还是个人投资

前两个星期为《南方都市报》写的一则评论

上个星期英国联合政府出现了一次“最快速的转軚”,一个改革方案从提出到收回,不超过两天时间。

星期一《卫报》刊登了对联合政府中负责高等教育的次长威利斯(David Willets)的专访,其中威利斯提出,为改善大学财政,顶尖的大学可以施行“计划外招生”,对于那些成绩达到入学资格但没被选上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选择缴纳全额学费——— 每年1.2万到2.5万英镑不等,相当于海外留学生缴纳的学费,凭此成为大学“扩招”对象,获得入学资格。

这一方案有点实用主义,但也算不上是见钱眼开。威利斯还是花了一点心思考虑如何避免出现有钱就可以上大学这一结果的,比如大学可以采用在选择学生时隐藏家庭经济状况等。但他毕竟难以回答这一问题:如果学生不是成绩不好,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缴纳全额学费?这一政策很快就被大部分人诠释成“有钱可以买学位”,遭到几乎所有人的批评。第二天首相卡梅伦接受BBC采访时就没有表态支持,反而说“能不能上大学,靠的应该是学习能力,而不是支付能力”,同一天下午,威利斯在众议院接受紧急质询时已经完成“转軚”,他的改革方案变成了鼓励和允许企业和慈善机构出资赞助学生上大学的政策。

一个“扩招”方案能够掀起如此轩然大波,反映出在英国,高等教育依然被看作是提高整体全民教育水平、改善社会阶层升迁的手段,而非个人“投资未来”的市场工具。这一理念是英国高教成功的原因之一,在全球教育市场化的剧烈竞争中,这样的体制和理念正面临着考验。英国的高教系统以公立学校为主,全国一百多所大学中,仅有寥寥可数的几所私立大学。从牛津剑桥到刚刚成立的苏格兰高地和群岛大学,都是公立大学,每招一个学生,政府给予一定的教学资助。顶尖的英国高校必须与美国大学竞争,但是既不能像美国的常青藤联盟私立大学那样自由收取高额学费,又缺乏美国大学的校友巨资回馈母校的传统,加上科研商业化程度有所欠缺,自然出现资金薄弱,底气不足的感觉。与此同时,政府来为了提高全民素质,需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近年来政府教育经费支出随着大学生人数的膨胀而急升,在预算紧缩的大环境下,越来越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对于保守党这样信奉市场理念的政党来说,靠市场来解决高教经费缺乏的问题是很自然的想法。他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说服高教市场化并非私有化,不会动摇全民教育的根基。联合政府上台后对高教系统所做的重大改革之一是立法允许大学大幅上涨学费,学费封顶从原来的每年3000英镑升至9000英镑。这一政策其实在市场化上是完全失败的,几乎所有学校都一致收取9000英镑学费,并非产生学校间的竞争。但是虽然此举面临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的强烈反对,却并未引起公众不满。

但是在威利斯的“计划外招生”方案上,“花钱买学位”的痕迹实在过于强烈。即便是教育市场化的坚定支持者,也会觉得此举缺乏公平性。对于反对教育市场化的人来说,更是坐实了保守党企图将高教私有化,把大学入学资格当商品卖这样的看法。

学位有价,但不是有钱就能买到,这就是英国人对高教市场化的底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