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英国出版动态(71):失意的人生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如何正视人生中的挫败感

书名:《失意人生》
作者:亚当·菲利普斯
出版社:企鹅
出版时间:2013月7月

最近在英国公映的一部电影叫About Time(分别有译作《回到最爱的一天》和《真爱每一天》的),故事说的是男主角有家传的时光旅行能力,可以回到过去,挽回人生的中错误,找到真爱。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都是英国著名编剧、浪漫喜剧高手理查德•寇蒂斯(Richard Curtis),在这个故事中,他抓住的是人性中的一个特点:我们都觉得没有过上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恰好我最近在看一本薄薄的大众哲学作品《失意人生》(Missing Out),作者所阐述的,就是人性中对“未过上”的日子的想象与渴望,以及由之产生的挫折感。但是作者并不悲观,因为这本书的副题是《赞美未过上的日子》(In Praise of the Unlived Life)。

提到西方的大众哲学读物,国内的许多读者大概立刻会想到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的作品,确实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作者,但其实除了他的作品之外,还有许多其它优秀的大众哲学读物。在英国就有相当一批活跃多产、以大众读者为写作对象的哲学家或是心理学家,比如AC•格雷林(AC Grayling)的作品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哲学难题为主题,他本人还担任伦敦的私立“新人文学院”院长;又比如罗杰•斯克鲁顿(Roger Scruton)关注宗教与美学题材;《失意人生》一书的作者是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他的背景比较特别,本人是一名心理分析学家,现在还在伦敦开心理诊所。但同时又是一名多产作家,出版过多部大众哲学读物,《失意人生》已是他从1988年以来的第17本作品。据说他每周开业四天,腾出一天用于写作,能够那么多产,实在让人佩服。

《失意人生》的主题是人生中的挫败感和满足感,作者认为人生中的挫败感来自于人们对“未过上”的人生(unlived life)的想象:因为没有表白而错过的真爱,因为不懂选择而失去的职业机会,总之我们未能发挥我们最大的潜力、未能过上最美好的人生。对自己有可以过上的另一种人生的想象越足,那么因为没过上另一种人生的负疚感越到,似乎越是“对不起自己”。这种对“未过上”人生的想象,决定我们现实中的人生,现代生活中的许多行为,就是为了让我们有暂时的满足,让自己觉得过上了“未过上”的人生。

这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想象来自哪里?他的回答是我们的自以为是,自以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以为知道什么样的人生可以让我们满足。当我们得不到这样满意的人生时,就产生了挫败感,所以挫败与满足是谁也离不开谁的一对情绪。从另一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由于自以为是产生的挫败感还让我们产生逃避的欲望,于是就有了钱钟书所说的“围城”困境。

菲利普斯认为这种对“未过上”人生的想象而产生的挫败感是人类的天性,在书中他所举的例子大部分来自莎士比亚剧作的人物情节。不过我觉得,在现代消费主义至上的社会中,对人生的挫败感大概更容易产生。过去人们还可以在宗教信仰中寻求安慰,现在就只有在消费中找到满足感。其实广告的效果,就是在向你暗示可以通过使用某种产品,让你过上你“未过上”的人生,制造一种幻象。

前面说到本书作者是心理分析学家,执业心理医师,相信在提供心理治疗时,会试图解开客户的心理疑难,但是在这本书中,他虽然提出了问题,却并不保证给予答案。事实上过于执着地寻求答案,并且以为一定有正确答案,正是作者指出的挫败感的来源。每一个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学会期待“得到”开始,挫败感就会随之而来。我们所能做的,是重新学会接受挫败感,人生的最佳选择,是能在期待与得到、幻想与真实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不知道阅读这些大众哲学读物的时候,是否也应该保持同样的心态?如果你把它们当作人生指南来读,期待找到对人生疑难的解答,那未免会让你失望。但是如果你抱着去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如何重新思考日常人生中面临的种种难题,也许才能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