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金融时报》

女王钻石庆典“千舟竞渡”报纸头版

2012年6月3日英国女王钻石庆典(Diamond Jubilee)泰晤士河“千舟竞渡”(Thames Pegeant)后第二天英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基本上都以“千舟竞渡”的大幅鸟瞰照片作为头版照片,有些报纸还对版式进行改动以配合照片。报纸的立场体现在头版头条的内容上。

小报大都让照片占据整个头版,而且一定不能少了女王的大头照片:

《太阳报》

《每日镜报》

《每日快报》

《每日邮报》

(更多…)

报纸网站:如何收费?

《纽约时报》宣布将从3月28日开始向网站访问者收费,采用的是“宽松收费模式”,访问者每月可以免费阅读20篇文章,以后每4周收费15到35美元不等,包括网站、Smartphone app和 tablet app等。不过如果读者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博客(如何定义?)上的链接访问《纽约时报》的特定文章,那么即使已经超过每月限额,依然免费。《纽约时报》网站收费的决定是去年1月宣布的,本月底终于开始实施了。

与此同时,网站免费的英国《每日电讯报》集团(TMG)今天宣布集团2010年营业额3.23亿英镑,盈利近6千万英镑,比去年增长11%。TMG在2008年还亏损了157万英镑,印刷版和网络版运作的整合大大节省了开支,同时盈利还归功于广告业的复苏。不过TMG并不是不考虑网站收费,估计会密切关注《纽约时报》的“宽松收费模式”。

收费网站中,新闻集团下的《泰晤士报》的访问人数和收入一直是个迷。《泰晤士报》对这个没有免费内容的“严格收费模式”网站到底有多少缴费会员,每个会员交多少,总是语焉不详。网站收费最成功的依然是《金融时报》,2010年FT Group的盈利高达4.03亿英镑,增长12%,缴费会员达20.7万。《金融时报》网站属于“次严格收费模式”,有较少的免费阅读额度,但它的成功主要应归功于其内容的特殊性。

一直是网站内容免费倡导者的《卫报》,经营仍在困难中,据《卫报》集团(GMG)的CEO Andrew Miller说,2010年的亏损将与上一年(378万英镑)相似

所以现在报纸网站收费模式可谓百花齐放了,只有“按篇收费模式”还没人敢尝试。

卡梅伦与学生

今天卡梅伦在离开中国前向北大学生发表演讲,对于英国媒体来说,这是他这本次访问中最受关注的一件事。卡梅伦在英国国内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他向中国领导人提人权问题,他显然不能不提,但是又不能惹恼中国领导人,两边都不可得罪。他的这次演讲词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必须提人权与民主政治,但又不能显得在指责中国或是向中国说教,演讲的小心翼翼和平淡如水是肯定的。

2010年11月10日《卫报》头版

2010年11月10日《卫报》头版

2010年11月10日的《泰晤士报》头版

2010年11月10日的《泰晤士报》头版

今天的英国报纸中,4份大报加上《金融时报》,再捎带上《独立报》的“小报版” i 都在头版刊登了卡梅伦访华的照片,小报头版则完全没有这则新闻。《卫报》和《泰晤士报》用的是同一场合同一角度的照片,只是《卫报》不知处于何种考虑没有把温家宝包括在内。

2010年11月10日《独立报》头版

2010年11月10日《独立报》头版

《独立报》在头版照片的选择上与其它报纸不同,占据大部份空间的是持枪的解放军仪仗队,卡梅伦只出现在照片的左下角,却把头扭向另一方,是“勇敢”?还是“顽固”?配上头版头条《卡梅伦对峙最大的社会集团》(Cameron confronts the biggest society)很耐人寻味。

卡梅伦面对中国学生的提问,是应付自如的。最尴尬的问题,是一个看上去像是留学生模样的人的提问:每次外国领导人来中国都要教训(lecturing)人权问题,那么你能从中国学到什么?

中国学生其实是相当友好的了,今天在伦敦,几万大学生到伦敦游行,抗议联合政府上涨本国学生学费,结果有一部份参加游行的人来到泰晤士河边的保守党总部大楼,砸了玻璃、攻入保守党总部办公室、上了楼顶、与准备不足的警方发生冲突。首相在北京向中国大学生发表演讲、家里自己的政党总部却被英国大学生攻占了

2010年度《金融时报》-高盛商务图书奖

2010年度的《金融时报》-高盛商务图书奖(Financial Times and Goldman Sachs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上个月底揭晓,获奖的是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师 Raghuram Rajan 的 Fault Lines

2010-11-05. Fault Lines

这本书中的 fault lines 是指现代经济中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他认为这种贫富差距是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的根源。近几十年来,金融界和其它行业少数高收入者收入急升,远远脱离了其他人士的收入水平。由于美国中产阶级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让他们不得不靠借贷来维持生活水平,债务的积累到了危险的水平,与此同时,金融界却以操作债务大赚其钱,而且在金融界、监管者和学术界普遍存在着金融工具可以让债务风险降低的误识。他的2005年就向各国中央银行警告说:金融工具的发展增加了全球风险,可以说他是预测到2008-09年金融海啸的少数人之一。

在今年获得提名的6本图书中,有4本是和最近的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有关,离开2008年金融海啸的浪尖已有2年,现在出版的图书已经比较多的从描述事件(Too Big To Fail)到反思事件起因,全球金融系统存在的理由,以及更广泛的社会问题,获奖的 Fault Lines 以及 The Big Short 都属此列,More Money Than God 写的是对冲基金的历史,这些对冲基金在19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中风头最劲,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The Facebook Effect 写的是 Facebook 的“内幕”,但是如果 Mark Zuckerberg 给予了全力合作,我怀疑作者能写出多少不利于 Facebook 的内幕来。对于普通的阅读者来说,我觉得最有阅读乐趣的其实是 The Art of Choosing

(更多…)

英国新书介绍 #57 (2010年10月31日) 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

2010-09-03.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

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 The Very Best Letters from the “Dear Economist” Column
作者 Tim Harford
出版社 Abacus (平装本2010年6月3日出版)
页数 320页
定价 £8.99
ISBN 978-0349121543

《金融时报》专栏作者 Tim Harford 在2007年出版 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大红之后,开始连续出书,在第2年出版了 The Logic of Life。这部 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 是他的第3本书,材料来自于他在《金融时报》上的 Dear Economist 栏目的精彩合集。我看的是第2版,已经追加了一些在第1版出版之后的新选的问题。

Dear Economist 这个栏目的形式是读者提问,Tim Harford以 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的名义回答,问题可以是天南海北,大都是读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有些看上去也不知是真是假,或许是提得怪一点考考他,估计他也喜欢这些怪问题。比如这条:“如果我的伴侣不能在床上让我满意,我该不该假装高潮?”这个问题本身不怪,但是要用这一专栏自设的限制:“用经济学理论回答”就要费一点心思。

(更多…)

中国要成为世界领袖所要越过的“生态墙”

经济观察网》 今年爱丁堡图书节的主题是“世界新格局”,其中谈到中国的部份,邀请了《卫报》的亚洲环境事务记者华衷(Jonathan Watts)和《金融时报》前任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理查·麦克格雷格(Richard McGregor)做了一场辩论:中国会不会统治世界?(Will China Rule the World?)

这个辩论主题当然有夸张之意,不过借着这个题目,华衷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毁了全世界?(Will China Ruin the World?) 这是他的新书《当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中试图阐述的问题。

2010-08-21.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 Jonathan Watts

书中的文章,是他7年来在中国各地报道采访的综合精选,他的文字含蓄但又不乏锋芒,诙谐但又坦诚,他的讲座也十分生动。他首先解释了书名的含义:小时候大人告诉他“如果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地球将偏离轨道,人类会因此毁灭”,从此忧心忡忡的他每晚睡前祈祷还要加一句“不要让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当他2003年来到中国之后,发现十亿中国人真的“跳起来”了――他们都选择了西方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也许只能制造个轻微的地震,但十亿中国人都想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却真的可能让地球毁灭。他在书中指出中国的环境问题前景堪忧,但同时请听众记住自己是个“天生爱担心”的人。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十四:Will China Rule the World (爱丁堡图书节)

Will China Rule the World?
Monday 16 August, 7:00-8:15pm
****/5

今年爱丁堡图书节的主题是“世界新格局”,在这个主题下举办了几场讨论,在这场《中国会不会统治世界》的讨论前一天,是有关美国的地位,接下来的几天将是有关伊拉克战争后的局势、中东和平、以及新世纪中欧洲小国谋求独立的风潮等。主持人是BBC记者Allan Little。

2010-08-21.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 Jonathan Watts2010-08-21.The Party, Richard McGregor

讨论中国话题的,是 Jonathan Watts,《当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的作者,和 Richard McGregor,《中共统治集团的秘密世界》(The Party)的作者。

两人都是记者,Jonathan Watts 从2003年开始就是《卫报》驻北京记者,在2008年离职半年写这本书,重回岗位后成了《卫报》的亚洲环境事务记者。Richard McGregor 是《金融时报》驻北京记者站的前主任。两人在各自的书中,都是以常驻中国记者的眼光深入观察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变迁,当然两本书各有侧重,《中共统治集团的秘密世界》一书是分析中国的政治结构为主,《当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一书是调查中国的环境问题。政治的稳定与环境的保护,是中国在发展上面临的两大重大挑战。

(更多…)

英国大选观察:媒体的角色

经济观察网 5 月6日是今年大选的投票日,投票站晚上10点关闭,英国的3家电视台:BBC、ITV和Sky News 都会举办“大选之夜”特别节目,全程报道各地的选举结果。第一个出结果的选区,自1992年以来一直是英格兰东北的桑德兰南区(Sunderland South,今年这个选区被分割成了两个选区),在一小时内就能完成点票,但是许多其它的选区,都要到第二天凌晨才能完成点票。大选之夜,各地的结果先后公布,各个党派的议席数字、各种统计结果、候选人的胜利宣言和失败感言、各类评论人士的分析,让这一漫长的夜晚变得如同一场体育比赛一般。“大选之夜”到 5月7日早晨7点才结束,到时候大部份选区的点票工作已经完成,但是谁会是下届英国首相,恐怕还未能成为定论――根据民意调查结果,没有一党能够获得超过半数的议席

几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无多数派议会(hung parliament),很有可能在今年成为现实,最兴奋的是英国媒体。保守党能获得超过半数议席吗?会出现少数派政府吗?会出现联合执政吗?谁与谁联合?谁会是下届政府首相?这些问题,足够让电视电台和报刊的记者编辑、以及各种带政治倾向和宣称中立的评论员讨论几天几夜的。

今年的英国大选的特点,从媒体的角度上说,是电视媒体成为主角,报纸的影响力消退,以及网络和“社会媒体”的作用有限。

(更多…)

《泰晤士报》网站明年开始收费

2009-11-18.TimesOnline

经济观察网 英国《泰晤士报》主编詹姆斯·哈丁(James Harding)本周二宣布,《泰晤士报》网站(Times Online)将从明年上半年开始收费,访问者可以一次购买24小时访问权,或参加电子订阅,他同时排除了按篇收费的“微付费”(micro payment)方式。此举将使《泰晤士报》成为英美大型综合类报纸中,首家重新开始收费的网站,受到极大关注。

哈丁的这一宣布并不出人意外,《泰晤士报》所属的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主席默多克今年以来已多次声称将在旗下的新闻网站开始收费。哈丁表示《泰晤士报》目前吸引的每月2千多万访问者并不能给报社带来多少广告收入,走马观花的访客“就象(伦敦)牛津街上看橱窗的路人,从不进店消费”,其中只有50万有经常阅读《泰晤士报》网站的习惯。他认为《泰晤士报》收费之举将会“重写报业经济学”,在收费的同时,他还会与Google达成协议,让访问者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找到《泰晤士报》网站的收费文章,这一说法。

(更多…)

读者,到底值多少钱?

南方都市报 评论周刊》10月6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宣布限制对其网站的免费浏览,凡出版了90天以上的文章,只有缴费订阅者才可以访问。与此同时,零售价50便士的《伦敦晚报》(Evening Standard)宣布从10月12日开始,改为免费发放。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决定,反映出来的同一个事实: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广告模式已经破产,不得不寻找其它出路。

如果做纯商业考虑,报刊杂志的每一位读者,到底值多少钱?每一位网站访问者,又能带来多少收益?目前英国媒体对此的普遍估计是155:5,即每位报纸读者平均每年能为报社带来155英镑收入,其中90英镑来自卖报,65英镑来自广告,而每位网站访问者,每年能带来的广告收入仅仅为5英镑。这一数字与读报所花的时间成正比:据调查,英国每位报纸读者每月平均花12个小时读报,而网站访问者,每月只在报纸网站上平均停留10分钟。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