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二战

奥克尼群岛(四):寄思“意”乡

作者:朱珠

岛上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存在可能是这座“意大利礼拜堂”(Italian Chapel),二战中由意大利战俘修建,基本结构是拼在一起的两座军帐。

(更多…)

历史的尘埃

最近看到简体中文版的《东西街》(East West Street)出版了,作者是英国著名人权律师和作家菲利佩·桑兹(Philippe Sands)。原著出版于2016年,回顾种族屠杀罪和反人类罪这两个概念的形成以及在二战之后纽伦堡审判中的实践,同时作者还用大量篇幅讲述二战前后自己家族的历史。他的外祖父为躲避对犹太人的迫害,在二十世纪初从曾属奥匈帝国的东欧城市伦贝格(Lemberg)逃到法国,和他同样走上逃亡道路的另两位伦贝格大学毕业生分别去了英国和美国,并各自创建了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这两个法律概念,其中一位是作者在剑桥大学的导师。《东西街》中,桑兹的个人家族历史和两位法律专家的生平穿插叙述,读来既生动又沉重,出版后受到多方赞誉。

从个人和家族历史来反映时代变迁是近年来历史写作的一个潮流,今年在英国出版的家族历史作品《格拉斯一家》(House of Glass)就是非常突出的一部,作者是英国《卫报》时尚编辑哈德莉·弗里曼(Hadley Freeman)。

(更多…)

英国新书(125):二战中的秘密战场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二战中的秘密战场

本周在英国公映的007新片《鬼影帝国》(Spectre)中,喜欢“与敌人眼对眼”的007再次被视为是一个老古董,在网络监视无所不在的“后斯诺顿时代”,传统意义上的间谍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其实靠间谍亲自收集情报,还是侦听破译密电获取信息更为有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是一个话题,事实上两者相互补充,都无法取代对方。

书名:《秘密战争》(The Secret War) 作者:马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 出版社:William Collins 出版时间:2015年9月10日

书名:《秘密战争》(The Secret War)
作者:马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
出版社:William Collins
出版时间:2015年9月10日

英国著名记者和军事历史学家马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的新作《秘密战争》(The Secret War)中讲述大量二战中的间谍战和破译战的故事。黑斯廷斯相当多产,近十几年来,几乎每一两年都会出版一部作品。他拿手的题材是两次世界大战,上一部作品《1914年的灾难》(Catastrophe 1914)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主题,今年的《秘密战争》则选择了二战中的间谍战、破译战和游记战作为题材。

(更多…)

英国新书(119):希特勒的最后一赌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希特勒的最后一赌

书名:Ardennes 1944: Hitler's Last Gamble 作者:Antony Beevor 出版社:Penguin Viking 出版时间:2015年5月21日

书名:Ardennes 1944: Hitler’s Last Gamble
作者:Antony Beevor
出版社:Penguin Viking
出版时间:2015年5月21日

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畅销书作者,他的《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1998年出版)是二战历史的经典之作。2009年他出版了《诺曼底之战》(D-Day),讲述盟军从登陆,直到站稳脚跟,到解放巴黎的历史。他在2012年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Second World War)将视点从欧洲扩展到全球,把二战的起点定义在1939年5月的诺门罕战役。今年他又回到他熟悉的欧洲战场,在5月份出版了《阿登战役1944》(Ardennes 1944)。

(更多…)

阿登战役新史:Ardennes 1944,作者 Antony Beevor

书名:Ardennes 1944: Hitler's Last Gamble 作者:Antony Beevor 出版社:Penguin Viking 出版时间:2015年5月21日

书名:Ardennes 1944: Hitler’s Last Gamble
作者:Antony Beevor
出版社:Penguin Viking
出版时间:2015年5月21日

英国历史学家和畅销书作家 Antony Beevor 的新作 Ardennes 1944: Hilter’s Last Gamble 5月21日在英国出版。这部作品的主题比他以前的作品(二战、诺曼底登陆)要小,写的是诺曼底登陆之后,盟军前沿抵达比利时德国边境之后,希特勒在1944年12月中发动的阿登森林反击战。事先盟军高层对此全无准备,防线薄弱,让德军一度得手占了上风。但盟军并没有像希特勒预料的那样全线崩溃,德军最终没能实现战略目标,反而耗尽了最后的预备队,其中最著名的战役应该是巴斯顿之战(Bastogne)。Beevor 文笔和讲故事能力都相当出色,相信又是一本引人入胜之作。

国家与记忆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国家与记忆

25年前,一座分隔东西柏林的高墙倒下了。在阅读许多纪念柏林墙倒下的文章时,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德国电影系列《故土》(Heimat)。《故土》被称为德国“普通人的历史”,以莱茵地区农村一户人家及其后代为主角,共有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跨越了一战结束到二战战败之间的历史,第二个系列以1960年代的慕尼黑为背景,第三个系列的开头正是1989年柏林墙上的关卡被打开的那一个晚上,男主角走在街上,一个满眼泪花的陌生中年男人忽然和他拥抱了一下,走开时还在喃喃自语:“从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今天”,那一晚分别多年的男女主角偶然相遇、决定重新走到一起,俩人一起见证了德国统一之后的社会经济变迁。

《故土》以柏林墙倒下作为第三系列的开始,因为那标志着一个“新”的德国的开始。如果说德国是欧洲最年轻的国家之一,许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25年之前,当时的东西德国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上是两个很不一样的国家,统一后的德国,不仅经历了一场政治架构的重组、经济的整合,同时作为国家重建的一部分,德国人还必须再次构建一个可认同的国家身份,这一过程所依赖的,是德国人共同拥有的文化历史,也就是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记忆。

书名:《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 作者:尼尔•麦克格雷戈尔(Neil MacGregor)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书名:《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
作者:尼尔•麦克格雷戈尔(Neil MacGregor)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共同的“记忆”在构建国家身份中的关键意义,正是《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一书的主题。该书的作者是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戈尔(Neil MacGregor),这本来是他为BBC电台4台主持的一个系列广播节目,分30集,每集15分钟,选择一个事物作为德国国家记忆的象征,围绕这个事物讲述德国历史的某一个片断,以及这个片断对德国、德国人的意义。这个节目在今年下半年播出,同时在大英博物馆举行同名的专题展览,展出这个系列中提到的物品。

(更多…)

战后零年

《经济观察报·战后零年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盟军已攻入德国境内。德国布痕瓦尔德(Buchenwald)集中营内一部分党卫军看守在得知美军已经逼近的消息后,押着一批囚徒撤离了。集中营内有自己的抵抗组织,其中一名波兰工程师安装了一部短波电台,他们用这部电台向盟军发出了求救信号:“致盟军、致巴顿将军手下将士:这里是布痕瓦尔德集中营。SOS。我们需要救助。他们要带着我们撤离。党卫军要消灭我们。”三分钟他们收到了回电:“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挺住。正赶来救援。第三军参谋部。”美军先头部队要在3天后才赶到,但在收到这条回电后,集中营内的共产党人已经按耐不住,拿出暗藏的武器,向剩下的看守发起进攻,并控制了集中营。美军赶到不久之后,在集中营的大铁门上,贴上了由原来的囚徒们写的标语:“永不重演!”(Never Again!)

书名:《战后零年》(Year Zero) 作者: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 出版社:Atlantic Books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书名:《战后零年》(Year Zero)
作者: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
出版社:Atlantic Books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永不重演”是许多经历了二战苦难的欧亚人民的心声,也正是出于这个强烈的愿望,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在二战之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时的许多变革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世界:对法西斯主义的清算、轴心国的重建、以色列的诞生、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欧盟与联合国的建立等等。1945年是二战胜利之年,然而在亚洲和欧洲的许多地方,城市依然是一片废墟,能活下去依然是许多人的最大愿望;这一年也是重建的开始,一个新时代的起点,是“战后零年”(Year Zero)。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87):战火中的古迹卫士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战火中的古迹卫士

书名:《古迹卫士》(The Monuments Men) 作者:罗伯特•埃德塞尔(Robert M. Edsel) 出版社:Arrow 再版时间:2014年2月

书名:《古迹卫士》(The Monuments Men)
作者:罗伯特•埃德塞尔(Robert M. Edsel)
出版社:Arrow
再版时间:2014年2月

由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y)、马特•戴蒙(Matt Damon)等明星主演的电影《古迹卫士》(The Monuments Men)最近在英美等地公映。对电影的反应褒贬不一,背后的真实故事却相当惊心动魄,这部电影改编自的同名图书非常值得一读,这本书已经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了中文版《古迹卫士》。作者罗伯特•埃德塞尔(Robert M. Edsel)对这段历史颇有研究,搜集素材十分认真,因为其中故事太多,不得不将“古迹卫士”们在意大利的工作全部抽起,放入另一本新书《拯救意大利》(Saving Italy)中。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75):被西方被遗忘的八年抗战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二战研究摆脱欧洲中心论

书名:《中日战争1937-1945》(China’s War with Japan, 1937-1945)
作者:拉纳•米特(Rana Mitter)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中,最出名的大概是英国在1973-74年间播出的《世界大战》(The World at War)电视系列片,当时花了4年功夫制作拍摄,除了历史素材外,还采访了大量二战的亲历者,预算达90万英镑(折合现在的1100万英镑左右),全长26集,每集52分钟。最近这部纪录片的制作人杰瑞米•伊萨克斯(Jeremy Isaacs)在英国媒体上撰文回顾拍摄经过,在谈到有什么遗憾的时候,他说如果现在让他拍,他会花更多篇幅拍摄亚洲、特别是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当时这部纪录片中,中国的抗战仅在其中的一集有所交代。

确实在英语出版物中,过去对二战历史的研究确实欧洲中心论很强烈,仿佛在遥远的亚洲发生的战争,不过是二战历史上的一个注脚。近几年来这种现象已有所改观,在去年出版的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Second World War)一书中,二战的开始时间,不是欧洲人常用的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而是在这之前4个月发生在蒙古的诺门罕战役。前一阵子我在这里介绍过的何铭生(Peter Harmsen)的《上海1937》,详细讲述了1937年8-11月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作者还将其比作“扬子江上的斯大林格勒”。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62):重复人生 拥抱命运

(本文写于“皇家宝宝”刚刚出生之时)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重复人生,拥抱命运

书名:《重复人生》(Life After Life)
作者:凯特•阿特金森(Kate Atkinson)
出版社:Doubleday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英国“皇家宝宝”终于诞生,悬念马上转移到他的名字上。皇室成员可以选择的名字其实有限,只能在一批正统、有“贵族味”、常被皇室前辈使用的名字中选择,比如“乔治”、“詹姆斯”、“亚瑟”等等。英国曾经是一个社会阶层分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儿”的国家,现在表面上的阶层分离已经打破,但是上中下流社会的印迹,还常常在一些细微处显露出来。

最近在看的一本小说《重复人生》(Life After Life)中有这一个片段,女主角厄休拉(Ursula)在空袭中受伤,躺在废墟中无法动弹,一名救援队员把她抱起,问她叫什么名字时,她只能发出几个含糊的音节。“苏茜,你要挺住啊”,救援队员鼓励她说。厄休拉脑子还相当清楚,暗忖道:“我才不想死的时候被人叫做苏茜呢!”苏茜(Susie)是个只有社会下层的女性才用的名字,中产家庭出身的厄休拉当然不愿意和这个名字联系起来。

《重复人生》的故事跨越两次世界大战,从1910年一直延伸到1960年代,英国社会的变迁,就反映在这些细节中。这是英国女作家凯特•阿特金森(Kate Atkinson)的一部新作,出版之后大受好评,被提名为2013年度英国女性作家小说奖。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