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视频

2009年度Webby 奖:分类奖项

网站评奖需要吸引公众注意,但如果放手让公众投票决定奖项,又往往造成恶性拉票。做了10多年的Webby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几个最引人注入的“头条奖项”当然都是由评委选出,至于70多个分类奖中,则每个类别都有一个评委选出的获胜者,和一个公众投票奖(People’s Voice)。

guardian.co.uk

在报纸网站分类上,获奖者是英国《卫报》网站(guardian.co.uk),获得公众投票奖的是《纽约时报》网站(nytimes.com)。英国的《独立报》和《泰晤士报》网站都获得了提名。《卫报》网站的播客(podcasts)同时获得了最佳播客奖,(guardian.co.uk/audio),获得公众投票奖的是美国的公共广播网络(NPR)。《卫报》网站的宗教主题评论栏目(Comment is free: belief)还获得宗教类最佳奖,这个栏目的编辑是 Andrew Brown,他的小说《垂钓乌托邦》(Fishing in Utopia) 刚刚获得英国最有影响的政治写作奖:奥威尔奖

在照片使用类别中,获胜者和公众投票奖都被《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al)网站的“大图片”(The Big Picture)――新闻图片栏目,混合新闻、图片与博客,由 Alan Taylor编辑。《波士顿环球报》是美国遭遇财务困境的报纸之一,这个栏目正是这份报纸困境的写照:非常受欢迎,需要花钱从通讯社或图片社购买使用版权,需要专人维护,但是能做广告的空间却十分有限。我很怀疑这个栏目本身能够获得足够广告收入支持栏目运行。

ted.com

在录像视频使用类别中,获胜者和公众投票奖都是 TED,TED以组织会议起家,但这个网站 ted.com 是以播出他们组织的会议演讲视频为主。这个网站成功的原因,应该是他们拥有的独家的内容,而且在视频的剪辑上,显然是通过专业人员之手处理的。

(更多…)

镜头无处不在的世界

有关G20伦敦峰会的漫画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政治漫画家Patrick Blower 4月1日在英格兰银行外的现场速写中的一幅。在这幅漫画中央,一个孤独的示威者手里举着石头,正在回头观望,在他面前,是站成一排穿着荧光外套的警察,在他身后,也是严阵以待的一群人马,每人手里都举着相机或摄影机。

示威成了媒体战,照片、视频、录音录像,似乎大部份人都在忙着记录,别忘了警察也在仔细地录像,还有无处不在的闭路电视。难怪这次示威活动唯一的重大事件,示威/旁观者 Ian Tomlinson 在示威现场死亡的原因,也是因为有了无数的镜头而出现突破。伦敦警方当时说他是心脏病发作,在现场昏厥不治,与警方行动无关,还有相关录像和旁观者作证。但是昨天《卫报》得到了现场一位担任投资基金经理的美国人拍到的视频,显示在他心脏病发作前10分钟时,一名警察曾从背后把他推倒在地。到了今天,制作 Channel 4 News 的 ITN 公司则从电视台摄影队拍摄的录像中,找到了同一时间、不同角度的画面,显示那名警察在推倒他之前,曾挥舞警棍击打他的腿部。因为这些证据的出现,现在已经由警察投诉委员会接管调查。

2009-04-08 Bob Quick

今天同时发生了另一起与警察有关的颇为戏剧化的事件。伦敦大都会警局副总警监(Assistant Commissioner),负责反恐的 Bob Quick 在去唐宁街10号汇报工作时,在门口被拍到手执一叠文件跨出车门的镜头。现在的数码摄影分辨率之高,很快就有人把照片放大又放大,发现那叠文件的第一页上竟然有警方准备采取反恐行动的机密信息。在有人开始向媒体兜售这张照片之时,警方在下午紧急联系各家媒体,要求它们不要发表这张照片。与此同时,警方不得不提前采取行动,在曼城和利物浦地区同时搜查多个地址,逮捕了至少12名嫌疑人,其中好几个是巴基斯坦留学生。警方大白天在利物浦的 John Moores 大学图书馆抓人的镜头,晚上就已经上了BBC的网站和电视新闻。

拿着机密文件走在街头被人拍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年布朗政府内负责居屋的次长 Carolyn Flynn 在唐宁街门口被拍到手中拿着一份政府对英国居屋状况评测的内部文件。但是,这次即使是负责反恐的高级警官,也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到处都有镜头的世界。

Dan Chung 的2008年中国回顾

Dan Chung 的名片上写着“张丹”,但是他说他其实不姓“张”,“张丹”不过是从 Dan Chung 译回中文的最简单译法。这位英国出生的华裔摄影师,被《卫报》派出常驻中国。在今天的《卫报》网站上,他回顾了2008年他在中国经历的几个重大事件:山西煤窑、西藏暴乱、四川地震、北京奥运。在这辑回顾中出现的照片,许多曾选为《卫报》的中央跨幅照片(最新一组拍摄的是上海的隆昌公寓)。在他的回顾最后,他选择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之后志愿者和武警在已经没有观众的“鸟巢”跳舞拍照留念的照片,正是许多海外媒体容易忽视的--普通中国人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参与,以及他们的参与感。

Pick of pics 2008: Dan Chung

Dan Chung 是典型的新闻摄影师,走到哪里都挎着两个单反数码相机。在拿到了新玩具 Canon EOS5D MkII 之后,又开始利用这台相机的摄像功能为《卫报》网站拍摄短纪录片式的视频,包括这段《北京篮球梦》(Beijing Hoop Dreams),英文版在《卫报》网站上可以看到,以下是中文版:

你可以在这里看到 Dan Chung 的摄影作品和他制作的视频。

英国报纸如何报道美国大选

美国大选对英国的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也是英国报纸报道的重点。然而这些报纸面临着一个最大的敌人――时差。

英国时间比美国东海岸时间早5个小时。所以当美国东部各州投票站关闭,预测结果出来时,已经是英国的午夜,如果候选人在东海岸的几个州未分胜负,需要等待西海岸的结果,那么要到早晨4-5点钟才会有结果。报纸是要在午夜前截稿付印的,等第二天报纸送到读者手中时,读者已经知道了选举结果,报纸上却还是“预测”、“可能”,完全暴露了报纸的弱点。

于是报纸一般采取两种手段应付。第一种办法是猜测选举结果,在头版上加上语义模糊的头条。今天所有英国报纸的头版,都是奥巴马的照片,《卫报》和《每日电 讯报》采用的是同一张拍摄于奥巴马参加投票后的照片,其它报纸有的采用神采飞扬的奥巴马,有点采用做深思状的奥巴马(《独立报》),或者是各地投票站的投 票人群组合(《金融时报》)。标题大都采用“历史性的”、“等待中”、“决定”、“新的黎明”等暗示语。所有媒体都猜测奥巴马会赢。当然这种做法,一旦猜 错,会搞得自己很难看。在民主党新罕布什尔州初选时,《独立报》就在头版放上奥巴马大幅照片,结果是希拉利胜出。

报纸还可以采用出版“延迟版”(late edition)的办法。先出一版,然后在选举结果出来后出第二版。不过这种做法成本比较高,而且什么时候能得到选举结果也是个未知数。所以报纸只有在美 国大选日才会采取这种做法。幸好昨天的选举,很快分出胜负,到凌晨三点,报纸编辑已经可以确定选举结果。所以今天的好几份报纸,在出第二版时,不仅改动了 头版标题,而且很骄傲地在头版打上“凌晨3点钟版本”(3am edition)。

但是即使功夫做足,第二版报纸也未必能送到读者手中。今天我在爱丁堡浏览了几家报摊书店,发现“大报”的第二版全无踪影,“小报”在发行上做得好得多,我买到的《太阳报》是“凌晨5点钟版本”(5am edition),头版是做超人状的奥巴马,大字标题是模仿第一个踏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的话“人类的一大步”(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可能在伦敦发行状况会好很多,但至少在爱丁堡,我只能买到头版标题是“美国的历史性抉择”(America’s historic verdict)的《卫报》,而不是标题是“奥巴马总统”(It’s President Obama)的第二版。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