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BBC News

BBC 也罢工

BBC 新闻部内的部份员工从今天开始举行为期48个小时的罢工。举行罢工的工会是新闻工作者联合会 (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NUJ),包括新闻主持、记者、编辑、制作等方面的人员。不过今天并没有出现某些报道称的“黑屏”(blackout),而是在节目上做了一些调整,今天 BBC One 的晨间节目 Breakfast 改播 BBC News 频道的新闻,有些重要节目,比如今天 Radio 4 的 Today 取消改成重播节目,但 BBC 员工罢工还是成了新闻话题,实现了罢工目的。

2010-11-05.UK_TG

比较有趣的是 BBC 如何报道自己的员工罢工。罢工的原因是 NUJ 对养老金计划改变的不满,从昨天期,NUJ 和 BBC 管理层就频频上 BBC 自己的新闻频道解释立场,BBC News 还会采访自己的媒体事务记者,分析 BBC News 员工罢工的原因。在 BBC News 网页上,既引用 BBC 总裁 Mark Thompson 的话:“这是我们绝对最后的条件”,也有 NUJ 发言人的话:“我们为所受到的大量支持而感动”,报道自己也得秉持平衡立场。

2010-11-05.BBC Strike

英国媒体直播报道布莱尔参加伊拉克听证会

今天是伊拉克听证会(Chilchot Inquiry)的高潮,前首相布莱尔是今天的唯一证人。今天的听证如此受关注,连现场旁听票都是需要抽签才能获得。

听证从早晨9:30开始,到现在已经休息了两次,包括午餐时间,到下午2:30时,还在说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的“第二份”安理会协议、和英国政府内部对战争合法性的法律建议。估计下午还有一次休息时间,会一直谈到战后重建中的失误。

BBC News 和 Sky News 都取消了正常新闻节目,全程直播听证会。其实这种直播,电视台的活动空间有限,因为双方不停地说话,没有空间让新闻主持和评论员做出现场解释和评论,于是两家电视台都采用了屏幕下方字幕条,以及文字短评(类似Twitter方式)和图像同时出现的方式。

英国的4份大报中,《独立报》没有做文字直播,《泰晤士报》做了文字直播,但是没有象上次议会财政委员会听证和财政预算案公布一样,用CoveritLive程序,而是采用了常规的即时更新模式,不过在下午3点之后,《泰晤士报》网站同时在进行由该报专栏作家 David Aaronovitch主打的文字辩论。他是伊拉克战争的支持者,到现在似乎并未改变立场。

《每日电讯报》《卫报》网站的直播方式较有新意。

2010-01-29. Telegraph Chilcot Inquiry live

《每日电讯报》在网站上做视频直播(伊拉克听证会提供公共信号,并且在自己网站上直播)和文字直播评论,同时在视频上,加上了一个“测谎器”(Lie Detector)的绿红两色竖条(后来改成了“可信度指标”Credibility Meter),访问者可以点击“真”(True)或“假”(False),估计能改变颜色,但是我的Firefox 好像对点击没有反应。我觉得大报网站做这种“群众即时投票决定真假”的花样,实在有点儿戏。

2010-01-29. Blairometer Guardian Chilcot Inquiry live

但是媒体都爱追求“即时回馈”,《卫报》网站的做法即时采集Twitter 用户的意见,只要Tweet中带有 Blair 字样,都会被收过来,由《卫报》编辑根据内容加上“正”和“负”(相当于“支持”或“反对”布莱尔),然后在网站上做成“布莱尔指针”(Blairometer)。

英国几乎和南极一样冷?

这一段时间的寒冷天气,成了英国媒体的主要话题。这两天在苏格兰高地某处记录到了近零下22度的天气,成了媒体报道焦点,纷纷称英国“几乎和南极一样冷”、“只比南极稍暖和一点”。《泰晤士报》把这一宣称放上了新闻标题,《卫报》《每日电讯报》Channel 4 NewsBBC News 也不落后。

目前南极的气温确实在零下22-25之间,美国气象服务网站上每小时更新南极气象站测得气温。但是英国媒体似乎忘了(或是选择性失忆),现在南半球是夏天,每年12月和1月是南极洲最暖和的时候。

投奔中国的BBC播音员

星期四《泰晤士报》上的一篇报道说,原 BBC News 的电视新闻主持人 Susan Osman 将会加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移居北京,主持一档晨间节目。

我对她在 BBC News 频道上做的新闻主持,有点印象。这里是我在YouTube上找到的一段她的节目视频,但是在 BBC 网站上,有一段她在 BBC Bristol 做主持时采访 Concorde 最后一次飞行的视频

据她说 BBC 不再请她主持新闻的原因是嫌她年龄太大(她今年51岁),她是 BBC “年龄歧视”的受害者。在《泰晤士报》的报道中,她还提到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面试时的经验正好相反:“在中国,越老越好。我觉得我未来的上司认为我还不够老。”

Susan Osman 应该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好播音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不受年龄限制广招人才的做法也值得赞赏,我希望她在中国大有成就。不过我不清楚她是否知道,2007年中国的播音员平均年龄是33.7岁?许多地方广播电视局招聘播音员要求25周岁以下,比如这里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