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Edinburgh Book Festival

2011年爱丁堡图书节

去年的爱丁堡图书节来了许多名人:苏格兰第一大臣 Alex Salmond、诺贝尔奖获得者 Joseph Stiglitz、前工党商务大臣欧盟专员 Peter Mandelson等等。今年的图书节看上去低调地多。今年还换了合办者,过去几年一直是《星期日泰晤士报》,今年改成了《卫报》。

以下是今年爱丁堡图书节上我感兴趣的讲座。不过我的这个名单是有偏见,一来我的阅读有偏向,二来参加了两年爱丁堡图书节之后,有些作者的讲座已经听过,即使知道会很精彩,比如 Tim Harford,也未必想再去。当然爱丁堡图书节的讲座通常很受欢迎,想去也不一定去得了。

Orlando Figes: A new history of Crimea and the first truly modern war
非常喜欢作者的新作 Crimea,在这之前我对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几乎一无所知。

Martin Sixsmith: Analysing Russia, country of contradictions
在 BBC Radio4 上听这位BBC前驻莫斯科记者主持的系列节目 Russia: The Wild East,觉得很有较易。

The rise of eBooks
这是有多位讲者的座谈,希望能从中了解 eBook的发展。

Jim Baggott & Michael Brooks: Has science lost its way?
对这个主题感兴趣。

Simon Hoggart: My life on planet Westminster
《卫报》的议会速写员,文笔诙谐幽默。曾与他有一面之缘。

Richard Aldrich: Cracking the code of GCHQ
对这个英国政府的监听大本营有兴趣

Peter Atkins: Why science offers the most satisfying answers
这这一主题感兴趣:科学与宗教。

(更多…)

英国新书介绍 #57 (2010年10月31日) 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

2010-09-03.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

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 The Very Best Letters from the “Dear Economist” Column
作者 Tim Harford
出版社 Abacus (平装本2010年6月3日出版)
页数 320页
定价 £8.99
ISBN 978-0349121543

《金融时报》专栏作者 Tim Harford 在2007年出版 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大红之后,开始连续出书,在第2年出版了 The Logic of Life。这部 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 是他的第3本书,材料来自于他在《金融时报》上的 Dear Economist 栏目的精彩合集。我看的是第2版,已经追加了一些在第1版出版之后的新选的问题。

Dear Economist 这个栏目的形式是读者提问,Tim Harford以 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的名义回答,问题可以是天南海北,大都是读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有些看上去也不知是真是假,或许是提得怪一点考考他,估计他也喜欢这些怪问题。比如这条:“如果我的伴侣不能在床上让我满意,我该不该假装高潮?”这个问题本身不怪,但是要用这一专栏自设的限制:“用经济学理论回答”就要费一点心思。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2010文章索引

今年的爱丁堡艺术家,我一共参加了37场演出和讲座,其中16场是爱丁堡边缘艺术节的演出,21场是爱丁堡图书节的讲座。今年参加的演出和讲座的场次竟然和去年一样。以下是今年文章的汇总。

综合文章

2010.07.22. 爱丁堡艺术节2010
2010.08.26. 对爱丁堡艺术节的一些误解
2010.08.31. 爱丁堡艺术节:由“边缘”成为主角 《经济观察网》
2010.09.07. 中国要成为世界领袖所要越过的“生态墙” 《经济观察网》
2010.09.08. 出版生态中的正在流行的图书节 《新京报》
2010.09.10. 紧缩开支会加剧经济衰退 《经济观察网》

(更多…)

爱丁堡图书节2010讲座音频

爱丁堡图书节网站上最近公布了2010年图书节的26个讲座的音频文件,其中有获得今年 Man Booker Prize 提名的 Tom McCarthy、Emma Donoghue 和 Andrea Levy 等人的讲座,其它还有 A S Byatt、Seamus Heaney、Carol Ann Duffy、David Mitchell 等人。最有戏剧性的可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Joseph Stiglitz 的讲座,在讲座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几名年轻的示威者涌入会场中,还试图向观众进行宣传。

紧缩开支会加剧经济衰退

经济观察网》 西方经济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复苏之后,又出现颓势,已经有不少人预言会出现“双底衰退”(double dip),还有一些人警告说可能出现类似1990年代日本的长期停滞。在刚刚结束的爱丁堡图书节上,两位知名的经济学家分别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走向作出了预测,一个悲观、一个乐观,但两人都认为英国政府的紧缩公共开支政策只会加剧经济衰退。

2010-08-29.Freefall, by Joseph Stiglitz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认为,2008-09年的金融海啸和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一场“濒死体验”。许多人意识到,过去几十年对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认识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变革,似乎谁都接受,但是具体应该如何去做,能否形成共识,现实情况却不乐观。

斯蒂格利茨今年初出版了新书 《自由落体:美国、自由市场以及全球经济的沉没》(Freefall: America, Free Market and the Sinking of Global Economy),书中他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对自由市场经济的错误认知:虽然不断出现金融与经济危机,比如1998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因为使用高风险金融工具导致破产,几乎拖垮整条华尔街,但事后人们得出的结论却是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应该减少。金融界希望政府少作监管,学术界提供“放松监管”的理论基础,而政府内负责监管的人士又往往是来自金融界,本身就不相信政府监管的作用,造成了恶性循环。

2010-09-02.Capitalism 4.0, Anatole Kaletsky

对于市场经济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泰晤士报》首席经济评论员安纳托尔·卡莱斯基(Anatole Kaletsky) 分析得更有条理。他在新作《资本主义4.0:新经济的诞生》(Capitalism 4.0: The Birth of a New Economy)中,把资本主义的历史划分成了几个阶段:资本主义1.0:从18世纪末资本主义诞生到1930年代大萧条,政府对市场完全不做监管;资本主义2.0:从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开始,政府全面介入市场,“政府总是对的”;资本主义3.0:从1980年代里根和撒切尔政府时期开始,政府退出监管,“市场总是对的”;资本主义4.0:2008-09年的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之后,“市场和政府都是错的”。

(更多…)

出版生态中的正在流行的图书节

为《新京报》写的《图书节正在流行》

在爱丁堡艺术节期间同时举办的几个艺术节中,从上座率来说,最成功的其实是爱丁堡图书节(book festival,与其翻译为“书展”,我更倾向于将它译为“图书节”)。这个世界最大的图书节,在两周多时间内举办超过700场讲座和活动,上座率能达80%,我今年参加了十多个讲座,大部分都坐得满满的。

爱丁堡图书节的兴旺,不是孤立的现象,近二十年来,英国各地的图书节(literary festival)活动越办越多,全年有近200个,观众的兴趣也有增无减,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图书节,又称读书节或文学节,起源于一种简单的、大概从图书出版以来就存在的活动:作者与读者见面,作者谈一下写作动机,读一点作品片段,回答读者的提问。把许多作者召集起来办成图书节,是从二战之后的1946年在英国南部温泉小镇切尔腾纳姆(Cheltenham)开始的,现在切尔腾纳姆文学节(Cheltenham Literature Festival)已经是英国三大图书节之一。

图书节并不一定要在大城市举行,与爱丁堡和切尔腾纳姆齐名的海伊文学节(Hay Festival of Literature & Arts)在威尔士小镇海伊(Hay-on-Wye)举行,那里只有不到两千居民,却有超过三十家书店,是真正的书香之地。

(更多…)

中国要成为世界领袖所要越过的“生态墙”

经济观察网》 今年爱丁堡图书节的主题是“世界新格局”,其中谈到中国的部份,邀请了《卫报》的亚洲环境事务记者华衷(Jonathan Watts)和《金融时报》前任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理查·麦克格雷格(Richard McGregor)做了一场辩论:中国会不会统治世界?(Will China Rule the World?)

这个辩论主题当然有夸张之意,不过借着这个题目,华衷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毁了全世界?(Will China Ruin the World?) 这是他的新书《当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中试图阐述的问题。

2010-08-21.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 Jonathan Watts

书中的文章,是他7年来在中国各地报道采访的综合精选,他的文字含蓄但又不乏锋芒,诙谐但又坦诚,他的讲座也十分生动。他首先解释了书名的含义:小时候大人告诉他“如果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地球将偏离轨道,人类会因此毁灭”,从此忧心忡忡的他每晚睡前祈祷还要加一句“不要让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当他2003年来到中国之后,发现十亿中国人真的“跳起来”了――他们都选择了西方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也许只能制造个轻微的地震,但十亿中国人都想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却真的可能让地球毁灭。他在书中指出中国的环境问题前景堪忧,但同时请听众记住自己是个“天生爱担心”的人。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三十七:The Rush Into Cities (爱丁堡图书节)

The Rush Into Cities: Population Crisis or Opportunity?
The Heriot Watt University Event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
Monday 30 August, 7:00-8:00pm
****/5

这场讲座几乎是今年爱丁堡图书节上的最后一场了,也许是这个原因,这是我参加的讲座中唯一一场听众人数不到一半的。但其实这是一场十分精彩讲座,谈的是非常热门也常带争议的都市化问题,讲者的观点十分鲜明,说话直截了当,气氛活跃。

2010-09-05. Arrival City, Doug Saunders

两位讲者之一是居住在伦敦的加拿大记者Doug Saunders,他的新书《抵达城市》(Arrival City)说的是全球20亿移民――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同一国家内由乡村移民到都市,他们抵达城市的第一站,往往是城市外围、价格低廉的街区或者就是贫民窟。他访问了南北美洲、欧洲、中东与亚洲的许多大城市的移民人群,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Piers Gough 是一位英国建筑设计师(CZWG 设计所的创办人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当他开始投身建筑设计时,正好赶上“现代主义可怖的终结阶段”,那时的建筑师都以为自己是科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自己的设计,其中包括在伦敦东区和格拉斯哥的城区改造工程,更注重居住者生活的方便、与环境的和谐、以及给予居民发展小型商业,建立社区的机会。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三十六:Frank Dikötter (爱丁堡图书节)

2010-09-05 Mao's Great Famine, by Frank Dikotter

Frank Dikötter
Mao and the Most Deadly Catastrophe in Chinese History
Monday 30 August, 4:00-5:00pm
****/5

Frank Dikötter 是荷兰人,伦敦SOAS教授,现在香港大学任教,他今年出版的新书 Mao’s Great Famine 回顾了从大跃进到“三年自然灾害”的大饥荒。

他的材料主要来自是中国各地的省级档案馆,他说中央级的档案馆根本进不去,唯一例外的是外交部,档案已经仔细整理分类,但也已经过严格审查了的,但是要去省级档案馆就容易得多,而且资料也相当丰富。他在这部书的后记中列出了十来个省级档案馆,包括广东、湖北、河南、山东和甘肃等。档案馆中大部分是当年的宣传材料,但也有内部调查报告、揭发材料、人民来信等,Frank Dikötter 称可以用历史学家的眼光进行筛选分析。对于第二手资料,他在后记中特别提到了杨继绳的《墓碑》,但同时指出这本书更像是材料的串联而缺少叙事结构。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三十五:Robert Fox (爱丁堡图书节)

2010-09-04.We Were There, by Robert Fox

Robert Fox
History Through the Eyes of People Who Witnessed It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
Sunday 29 August, 6:45-7:45pm
***/5

Robert Fox 是一位资深记者,《伦敦晚报》(Evening Standard)的防务记者,曾经报道过马岛战争、波斯尼亚战争、科索沃战争,去过中东、伊拉克、巴勒斯坦和阿富汗等地。他今年编辑的新书 We Were There 采用目击者的陈述,穿起20世纪的历史。

作为资深记者,他的功力在于选择事件和目击者陈述上,这些目击者不一定是记者,俄罗斯革命他选的是一位英国修女护士的日记,登月他选择了阿姆斯特朗,美国民权运动他选择了拒绝离开巴士上“白人区”的罗莎•帕克,伊拉克战争他选择了著名的“巴格达博客”作者。他选择的事件,构成了20世纪的决定性时刻:除了以上几个,还有华尔街崩溃、诺曼底登陆、越南战争、天安门事件、9/11等等。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