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4月 17th, 2007:

令人失望的《泰晤士报》

昨天弗吉尼亚理工(VT)发生枪击案后,据在场的人士的描述,凶手为“Asian male”,我有些担心(美国和英国的 Asian 概念大为不同--英国人使用的 Asian 是个扭曲的概念--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接着就在英华论坛上看到“枪手来自中国”的消息,来自一些中文媒体的辗转报道。其实稍作搜索,就会发现所谓“枪手来自中国”的谣言,其实只有一个来源,即 Chicago Sun-Times 的专栏作者 Michael Sneed 在网站上的文章。今天中午2点我在看各家网站的新闻,看了 BBC,《卫报》(Guardian),《每日电讯报》(Telegraph),CNN,《泰晤士报》(Times),和《独立报》(Independent)的网站,除了《泰晤士报》之外,以上媒体都没有报道这一消息,都只说“Asian male”,只有《泰晤士报》网站的头条是“Chinese student blamed for killing”,内文引的仍然是Michael Sneed的消息来源。到了 2点48分,BBC,《卫报》等网站已经报道凶手身份了(当时VT在开新闻发布会),《泰晤士报》的头条忽然改了一个字,变成了“Korean student blamed for killing”,内部文字也改了。

《泰晤士报》先是引用单一而且并不可靠的消息来源并放上头条--稍微查一下 Michael Sneed 就能找到对其“报料”作风的批评--被证明错误之后又悄悄地消除痕迹,实在不是一个负责的媒体,一份“大报” (quality daily) 应该有的作风。在《泰晤士报》把报纸印刷版从“大报” (broadsheet) 改版成“小报” (tabloid)时,我就听到一种说法,说版面成为“小报”后,作风也会“小报化”。这件说来是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其质量下滑的例证。

回过头来说,我不希望凶手是中国人,但我也不希望凶手是韩国人,我希望这件事没有发生。说到底,这种没有前科,看上去正常的人忽然持枪大开杀戒,其实是一种“美国病”,不论是在美国人,还是在外国人身上,都可能发生。卢刚事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根据这一事件改编的刘烨主演的电影 Dark Matter 刚完成不久,似乎还未公映,现在这种情况,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在美国公映了。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