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4月, 2009:

上 YouTube 找校长

Melvich Primary School 是位于苏格兰高地的一所小学,最近的市镇 Thurso 是苏格兰本土最北的市镇。学校有20个学生,2个老师,但校长职位空缺,于是学生们拍摄了这段录像,放到 YouTube 上,希望有更多人感兴趣应征。从苏格兰高地政府网站上可以看到,一个小学校长的工资从£42,570到£48,267不等,相当不错,但到苏格兰高地来当校长,就要有点能享受寂寞的能力了。一个只有20个学生的小学,有2个老师和1个校长,这些孩子其实很幸福了。

St George’s Day

今天是 St George’s Day,如果英格兰有国庆节的话,那么就应该是今天了。事实上作为一个复辟成功的君主立宪国家,英国的民主进程是渐进妥协式的,国土也从未曾遭受外国侵略,总之没有那一天可以拿来作为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国庆”节。

苏格兰人庆祝 St Andrew’s Day,爱尔兰人庆祝 St Patrick’s Day,威尔士人庆祝 St David’s Day,英格兰人却不大庆祝 St George’s Day,原因之一是1980年代,St George’s flag 常常被光头党用来强调自己是“英格兰人”--白人,用来煽动仇外情绪,特别是针对来自亚洲次大陆、非洲和加勒比海的非白人移民。今天英国的极右翼政党英国国民党(BNP)还在宣传“只有白人才能叫自己英格兰人”的论调,具有讽刺意义的是,St George 作为英格兰的守护圣徒 (patron saint),却是巴勒斯坦人。

St George's flag

说起 St George’s flag,记得多年前我看到英格兰足球队的队员举着一面白底红十字的旗帜,非常不解,经同事解释才知道这原来是“英格兰国旗”。其实说“英格兰国旗”也不准确,因为 St George 不仅是英格兰的守护圣徒,还是许多基督教国家和城市的守护圣徒。在电影《热那亚》(Genova)中,男主角刚到热那亚时,在出租车上问他当地的朋友:“为什么有那么多英格兰国旗?”原因当然是那不是英格兰国旗,那是热那亚城的守护圣徒 St George 的旗帜。

(更多…)

Ian Tomlinson 案追踪

我前天晚上在写《严肃新闻存在的意义》时,Channel 4 News 在当晚新闻结束前说,法官已经拒绝了负责调查 Ian Tomlinson 案的独立警察投诉委员会(IPCC)的一项禁止令申请,Channel 4 News 将在第二天播出一段独家录像。昨天晚上, Channel 4 News 果然播出了这段由国内事务记者 Simon Israel 制作的新闻专题。从大量的现场录像和视频中--其中有些是由Channel 4 News 自己的摄制队拍摄,有些是围观者和示威者拍摄--他们找到了涉嫌击打和推倒 Ian Tomlinson 的警察,重构了他在事件发生前约7分钟内的行动路线和与示威者之间的纠缠。Ian Tomlinson 在被推倒在地后,站起离开,约5分钟后在附近地方倒地不治身亡。IPCC 要求禁止播出这段录像的理由是他们正在调查此案,被调查警员可能面临误杀罪指控,公开播出会影响司法公正。在这之前,IPCC也曾要求《卫报》撤下其网站上的独家视频,遭到《卫报》拒绝。

在两周之前,《卫报》就已根据记者 Paul Lewis 和他的同事的调查,重构了 Ian Tomlinson 最后25分钟的活动路线。Channel 4 News 的事件重构,追踪的是涉嫌警察的活动。两起调查,正好可以互补。在IPCC手中,应该还有记者没有的当地闭路电视和警方自行拍摄的录像,可以勾画更详尽准确的画面。

Budget live

今天中午12点半英国财相达林(Alistair Darling)在下议院宣布2009-10财政年度政府预算案。这是G20伦敦峰会后的第一份预算案,各界非常关注。英国各家全国性大报中,大部份对预算案公布的1个小时做了现场文字直播和评论。由于预算案的复杂性,现场的讲解评论是十分有用的,而文字评论是最有效的办法,报纸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职业财经记者的人才优势提供即时和专业的评论。

在几家大报中,《泰晤士报》(Times)和《金融时报》(FT)都采用了 CoveritLive 程序,优点是评论在窗口自动更新,无需用户刷新页面。《卫报》(Guardian)和《每日电讯报》(Telegraph)采用的是 live blog,需要访问者不断刷新页面,但是《卫报》同时在live blog页面上加上了Twitter更新的整合,让其他编辑记者和访问者参与讨论。在几份大报中,只有《独立报》网站没有提供 live blog。

BBC除了电视直播外,也在做 live blog,这是一个由BBC 记者编辑(包括政治编辑 Nick Robinson和商业编辑 Robert Peston等)参与,加上BBC的反馈频道 Have you say (来自短信、Twitter 和电邮等)上的一些评论。

严肃新闻存在的意义

在G20伦敦峰会之后不久,《卫报》主编Alan Rusbridger 在写给全体员工的一份电子邮件中,称赞了编辑部对峰会的报道,特别对记者 Paul Lewis 做了高度赞扬,因为是他的努力,才使峰会期间发生 Ian Tomlinson 死亡事件真相曝光。本来是一个警方试图低调处理的意外事件,通过 Paul Lewis 的调查报道,不仅迫使警方认真调查,追究当事者责任,而且让全社会都对警方对付游行示威手段发生关注。

可以说《卫报》是对于G20伦敦峰会报道最为全面的媒体,不仅对峰会本身有着详尽的报道分析,而且关注峰会期间的游行示威活动,派出记者跟随游行队伍,在《卫报》网站上和 Twitter 上汇集游行队伍中的其他人在 Twitter发布的更新,给示威者提供足够的媒体空间。在报道示威者与警方冲突时,也尽量让双方的声音都有机会表达。

Guardian frontpage 2009-04-08

这种做法,是与《卫报》的办报宗旨一致的。我个人给《卫报》宗旨的总结是“倡导社会公义(social justice)和平等(equality,包括种族、性别、年龄等各方面的平等)”,所以《卫报》会给予作为弱势一方的示威者足够的空间发表他们的声音,同时保持对权威的监督。与《卫报》相比,英国的右翼小报则多数对示威者采取敌意态度,常以“无政府主义暴徒”概括之,倾向性十分明显。

(更多…)

J.G. Ballard 去世

英国作家 J.G. Ballard 去世了。这位作家和中国颇有渊源,在中国出生长大。1930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出生,父亲是在中国经商的英国人。日军侵占上海后,全家依然留在上海。1942年珍珠港事件后,日军把租界内英美等国的西方人全部关押到龙华集中营。J.G. Ballard 当时是12岁的少年,在集中营呆了3年。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他随全家回到英国。成年后代的J.G. Ballard 从事过不少职业,最终称为职业作家。

2009-04-20empireofthesun

他最著名的小说,就是这部以他在上海龙华集中营中的生活为蓝本的《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了,1984年出版,1987年由斯皮尔伯格改编拍摄成电影。当年斯皮尔伯格到上海拍摄外景,是好莱坞1949年后第一次到中国大规模取景,动员了上万群众演员,还封了市中心的外滩、南京路、九江路等地拍摄外景,非常轰动。

J.G. Ballard 在写《太阳帝国》前就已是成名作家。他早期以写反乌托邦(distopia)的科幻小说成名。在妻子1964年意外去世之后,J.G. Ballard 深受影响,花了几年时间写出了小说 The Atrocity Exhibition,其中的一章后来发展成另一部重要的小说 Crash。这部小说让他完成了从科幻作家到“文学”作家的转变。20年多后Crash 被导演 David Cronenberg 拍成同名电影,描写一群在撞车中才能获得性高潮的人,引发不少争议。(这部 Crash,与2004年获得奥斯卡奖的同名电影没有关系,虽然都涉及撞车。)

2009-04-20crash

J.G. Ballard 写了两部自传体的小说,《太阳帝国》之后是 The Kindness of Women (1991),写的是《太阳帝国》中的主角,男孩 Jim 离开上海之后在英国、欧洲、美国各地的生活,一直写到《太阳帝国》的拍摄。去年他终于出版了一部真正的自传 The Miracles of Life,从上海的童年开始,到1995年重访上海结束,在英国引起不少关注。

在他去世后,他的最后几部小说手稿仍将陆续出版。

F1 上海站

BBC 在 F1 上海站的转播之前,加了一个说普通话的片头,说了一通“牛年有牛的精神就能成功”之类的广告语,画面是一群人在浓雾中的东方明珠背景前打太极。碰巧的是今天的红牛发威,拿了第一第二。

2009-04-19f1 shanghai

2009-04-19f1 Shanghai

今年虽说前两站让 Grawn GP 的 Jason Button拿了冠军,但人们似乎都在等着三板斧的终结。但今天的红牛夺冠,Grawn GP 拿三四名,说明有三板斧的车队还不少--其实 Vettel 在澳大利亚本来就应该得第二的。而且红牛不仅没有双层扩散器(doubledecker diffuser),也没加 Kers。McLaren 和法拉利什么时候才能赶上来还真不好说,据法拉利说车队要到赛季中才会换装双层扩散器,显示不仅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亡羊补牢的工作也落后了。

Young Victoria (2008) : BBC Timewatch

这部 Young Victoria (2008),不是2009年的电影 The Young Victoria,但却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很好的补充。Young Victoria (2008)是 BBC与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合拍的历史系列 Timewatch 中的一集,1小时长。(BBC网站上的视频介绍)

我看了BBC Two 上的重播,才发现原来去年就已经看过。当时的印象就不错,现在看了电影 The Young Victoria,两部配合起来,觉得依然值得一看。这部纪录片所涉及的历史时期,与电影覆盖的时间段基本吻合,并稍靠前一点,从 Princess Victoria 小时候被母亲和John Conroy的管制开始,到与艾尔伯特王子结婚结束。主线是 Victoria 和她母亲之间的矛盾关系,许多内容来自维多利亚的日记。如果你喜欢 The Young Victoria 这部电影,或者对这一段历史感兴趣,这部纪录片解释了电影中许多情节和人物的历史背景,不容错过。

Kate Williams

这部纪录片的主持人是 Kate Williams,属于英国近期出现的才貌双全的女作家,牛津大学毕业,在牛津读博士时,研究是英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名女人,海军英雄纳尔逊的情人汉密尔顿夫人 (Emma Hamilton),并出版了以她为主角的书 England’s Mistress,现在正在被Sarah Williams (Becoming Jane 的编剧)改编为3小时的电视剧。Young Victoria 这部纪录片的材料来源,则是她的另一部书 Becoming Queen

Becoming Queen

爱丁堡的4月

这个星期的爱丁堡,又出太阳又起浓雾的。不过城市里的樱花已经开了。今天试了一下 Adobe 的网络修改照片的工具 Photoshop Express,基本还比较好用,就是还缺少 histogram 工具。

edinburgh200904141
爱丁堡大学Bristol Square上的樱花树

edinburgh200904142
北京是爱丁堡大学的 McEwan Hall

edinburgh200904151
4月的雾中

(更多…)

欧洲10个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今天几乎所有英国媒体都报道了《福布斯》(Forbes)杂志的“欧洲10个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名单,原因是牛津郡的小镇博尔福徳(Burford)名列第6。这个英国人都很少听说的小镇号称是“通往风景名胜科茨沃徳(Coswold)的门户”,景色优美、步调闲暇,只有1100人口,离最近的公共交通工具很远,镇中心的商业街(high street)上没有连锁店。住有名演员/导演 Kate Winslet/Sam Meades 夫妇和被称为英国人脉最好的夫妇 Matthew Freud (PR名人、佛洛依德重孙)/Elisabeth Murdoch (默多克的女儿)。

《福布斯》的10大城市是针对(有钱的)有意移居欧洲的美国人而定制的,标准是“悠闲的田园式生活”(idyll)所以选出的地方古怪并不出人意外。名列前茅的是意大利托斯卡纳酿酒区的Gaiole,法国普罗旺斯的 Saint-Rémy-de-Provence,第三就比较奇怪,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名单中还是有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意大利的罗马等有深厚历史的现代都市,也有象 Burford这样的幽静小镇。不过《福布斯》名单的制订者都忽略了语言问题,在《泰晤士报》报道后面就有一位读者强烈抱怨住在哥本哈根不懂当地语言根本无法生活。

这种“10大”名单,会时不时地冒出来,其制订标准,通常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需要相距甚远。前几年英国也曾出现一个“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英格兰东北诺桑比亚郡的小镇安尼克(Alnwick)名列第一,这个地方也是一座偏远古城,不通火车,好在还有公共汽车站--原来是《乡村生活》(Country Life)评选的。最近倒是去Alnwick旅游的好时候,镇上除了有拍《哈利波特》第一集外景的 Alnwick Castle外,据《卫报》上 Lia Leendertz 介绍,当地 Alnwick Garden 的几百株“大白樱花” (Prunus Tai Haku)即将开放。

如果想搬到 Burford 去住的,当地房价平均是50万英镑。如果只想去看一看“低调而昂贵”的英国乡村又不想太闷的话,可以选择5月16日星期六去,那是当地“平等派”游行日 (Leveller’s Day),纪念1647年被克伦威尔处死的3个“平等派”人士。

让我难以理解的是,《福布斯》的这个名单在去年11月份已经公布了,当时在英国毫无动静,为什么现在忽然被炒起来了?连牛津郡当地媒体也是现在才报道。是当地旅游协会炒作?还是目前迫切需要让人开心的新闻?

《福布斯》欧洲10个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1. Gaiole, in Tuscany

2. Saint-Rémy-de-Provence, France

3. Copenhagen, Denmark

4. Kefalonia, Greece

5. Ljubljana, Slovenia

6. Burford, UK

7. Budapest, Hungary

8. Sibiu, Romania

9. Rome, Italy

10. Dejà, Spain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