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德国

G20伦敦峰会第一天

经济观察网

4月1日上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英国首相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揭开了G20伦敦峰会的序幕。第一个提问的是BBC政治编辑 Nick Robinson,他的问题是“布朗首相一直责怪美国造成了这场危机,德国和法国一直责怪美国和英国造成了这场危机。谁对谁错?”

奥巴马首先承认美国现有的监管体系不能适应飞速变化的环球金融体系,接着说同样情况也发生在英国和欧洲。但是他拒绝参与“相互责怪的游戏”,而是引用了他的法律教授的一句话“责怪可以丢给一些人,但责任需要所有人承担。”他和布朗都一再强调的,是英美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是被过分夸大了,G20国家间当然会存在不同意见,但都有着共同的目标。

但是德国和法国就没有这么含蓄,就在几个小时之后,德国首相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奇在伦敦举行了另一场联合记者招待会。两人一再强调,本次G20峰会必须在银行监管、高管奖金、对冲基金和避税港等方面达成协议,出台严格的监管措施,并称这是德法两国一致同意的“不可谈判”的底线。

(更多…)

网络时代的白纸黑字

《解放日报》上的《“卧槽”是怎么回事》文中出现对“卧槽泥马”的解释,称出自《战国策》云云,反映出来的,是网络时代,作者编辑对用户编撰的百科全书,比如百度百科、Wikipedia 等的依赖,因为简便好用造成了习惯性的懒惰。对始作俑者来说,在“卧槽”上真假掺杂,掩人耳目,是一次成功的操作。

与百度百科等中文网站相比,Wikipedia 的信誉更好,用 Google查某个词条,Wikipedia 常常出现在第一页,许多时候是排在前三。从媒体到博客、从教授到学生,其实大家都在用 Wikipedia,许多媒体的都声称要求作者编辑不可只查 Wikipedia,而必须查证几个资料来源。但还是时不时爆出依赖 Wikipedia 闹出的笑话,最近德国和好几家报纸就中了计。

德国的新任财政部长有一个超长的名字,他一般被叫做 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这已经是个缩短版,全长有10个名字,叫做 Karl-Theodor Maria Nikolaus Johann Jakob Philipp Franz Joseph Sylvester Freiherr von und zu Guttenberg (最后的 Freiherr von und zu Guttenberg 似乎是 Guttenberg 子爵的意思)。在他2月就任时,有匿名者悄悄地修改了 Wikipedia 上的条目,在他的10个名字中加入一个不存在的 Wilhelm。结果好几家德国的报纸网站的电视台中计,《图片报》(Bild)还在头版大字刊出财政部长全名,然后问“难道我们以后得记住这个名字?”,作为标题――其中就有这个子虚乌有的 Wilhelm。

(更多…)

The Reader (2008)

The Reader
译名:香港:《读爱》;台湾:《为爱朗读》

美国/德国 2008
导演:Stephen Daldry
原著:Bernhard Schlink
主演:Kate Winslet, Ralph Fiennes, David Kross, Lena Olin

The Reader 给我补上的一课,是德国人如何回头看自己的民族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通行的说法是,德国人对纳粹的暴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终于实现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回到欧洲的怀抱。事实当然比这要复杂得多,德国人回望过去,在不同的年代,看到的是也是不同的影像,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电影刚开始的1958年,德国人还处于一种对二战的过去感到羞耻,希望能忘记所发生的一切的状态。反映在15岁的男主角 Michael 家中,就是餐桌上的拘谨和沉默。电影没有交代他的父母在战争中做了什么,但对于以 Michael 的代表这一代,他们的成长与二战毫无关系,可以说是“干净”的一代。然而这并不等于说他们可以摆脱历史的阴影,虽然德国已经被重建了,但过去依然存在,而且就在身边,就象Michael 与 Hanna 的邂逅和爱恋。
2009-02-21thereader

当德国人开始面对自己的过去时,他们的做法很正常:找到“坏人”、惩罚“黑手”,以换得自己心灵的平静。于是 Hanna 就是一个很好的靶子,如果能把她定为“魔鬼”、把她钉在耻辱柱上,那其他人都可以安心回家了。但是 Hanna 给他们出的难题很简单:她在法庭上提出的幼稚的、绝无讽刺含义的问句:“你会怎么办?”

(更多…)

The Quiller Memorandum (1966)

看了一部老片 The Quiller Memorandum (1966),是把故事设在60年代西柏林的间谍片。在故事情节上乏善可陈,英国的MI5,却派了一个美国人 Quiller 到西柏林调查新纳粹的兴起,这个 Qiuller 既不酷也不精,是有点大大咧咧的傻,许多情节莫名其妙,即使在间谍片的设置中也说不通,电影编剧还是后来得了诺贝尔奖的Horald Pinter。但是电影中颇有几位名配角,演大反派的是瑞典演员,主演《第七封印》的 Max von Sydow,演英国特工头目Pol的是主演《桂河大桥》的 Alec Guinness,当然最夺目的是女主角大美人 Senta Berger。Senta Berger 是奥地利演员,不过也曾演出过不少英语片,和当时不少好莱坞名角配过戏,最著名的是1977年的二战电影《铁十字勋章》(Cross of Iron)。她后来还成为了德国电影学院主席。

这部电影中展示的,是另一个时代的西柏林,是在都市=塞车+人头汹涌之前的时代,建筑矗立于空旷的都市中,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清冷、校园的温暖、游泳池的古典装饰带来的怪异、新纳粹“老巢”的阴暗、没有特色的新建筑的枯燥无情,摄影机似乎把建筑的性格都一一展示了出来。

不过这部电影让人印象最深的,是著名电影配乐家 John Barry 创作的主题曲《星期三的孩子》(Wednesday’s Child),优美、忧伤、渗入人心、让人无法忘记。据这个网站介绍,这首主题曲后半段背景中那悠悠扬扬的声音来自一种奇特的电子乐器 Flexatone。

我的2007十大电影

2007年是看片比较多的一年。我基本保持了每周看一部电影的速度,本来有对每部电影都写一点感想的打算,但实在不容易坚持,有些影片,即使非常喜欢,也没来得及在这里谈一下。以下是我的2007年十大电影,范围是我在2007年在电影院中看过的电影,不一定是今年的出品,但不包括经典回顾(比如 Cinema China 07成濑巳喜男回顾展)中看到的旧片。排名不分先后。

1. Tell No One (2006)/Ne le dis à personne (2006) 法国
法国犯罪悬疑片。

2. The Lives of Others (2007) 德国
应该拿奥斯卡最佳电影奖的电影,唯一障碍是不说英语。

3. La Vie En Rose (2007)/La Môme (2007) 法国
Edith Piaf 传记。

4. Days of Glory (2006)/Indigènes (2006) 法国
传统战争片的拍法,赋予新的意义。

5. Yella (2007) 德国
自成一体的回旋结构,简单影像的丰富含义。

6. Once (2006) 爱尔兰
证明如果有适当途径表达真挚感情,低成本有时会成为一种优势。

7. Atonement (2007) 英国
既有大片的气势和制作水平,又能挑战观众的智慧和判断。

8. The Queen (2006) 英国
严谨的剧本 ,出色的演出。

9. The Child (2005)/L’enfant (2005) 比利时
Dardenne 兄弟的又一部出色作品。

10. El Aura (2005) 阿根廷
神奇的阿根廷犯罪悬疑片。

Yella (2007)

Yella (2007)

地区:德国
导演:Christian Petzold
主演:Nina Hoss (Yella), Devid Striesow (Philipp), Hinnerk Schönemann (Ben)

Yella (2007)

要讨论这部电影,不得不透露结尾。这是部悬疑片,需要用结尾来解释电影的大部份情节发展。但是,电影在结尾的转折,不是为了颠覆情节或解开谜团,而可以看作是给予角色一种解脱,是一种对“美好新世界”的悲观预言。所以这部看上去是悬疑片的电影,实际是一个政治寓言。

(更多…)

【旧文重拾】Heimat 三部曲

以下是我当时在BBC FOUR看 Heimat 时记录下来的感想,当时都发在英华论坛上。BBC FOUR 当时为播放 Heimat 3,在短短的时间内,先放 Heimat,然后 The Second Heimat,最后 Heimat 3,对喜欢 Heimat 三部曲的人来说,非常过瘾。 不过当时我对它还没有什么认识。Heimat 是零零星星地看了大概一共一集半的样子。The Second Heimat 开头也漏了,然后慢慢开始越看越多,越看越喜欢,然后正式成为 Heimat 迷。Heimat 3 就一集没漏了。现在把所有文字合在一起。

27 Aug 2005, 13:46
长,非常长。现在BBC4 播的第二部 Heimat (Die Zweite Heimat)每集动则2个小时,昨晚的第10集长达2小时12分钟。节奏慢,人物多,又说德语,很难看下去。第一部 Heimat 播放时,真的很难坚持看,也因此看漏了不少。

Heimat 号称是 People’s history of Germany,现代德国的史诗,Edgar Reitz自编自导。第一部 Heimat (A German Chronicle) 1984年播出,11集,全长16小时;第二部 Heimat (The Second Heimat: Chronicle of a Generation) 1994年播出13集,全长 26小时。第三部 Heimat (A Chronicle of The Endings and Beginnings) 2004 年播出,6集全长约700分钟。

Heimat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