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英国

隔海羡战

因为时差的关系,英国报纸在报道美国总统大选预选的时候,比较尴尬。各个州举行初选的那一天,英国报纸晚上定稿的时候,美国的预选还在进行中。第二天早晨,各家报纸上,任何一点的错误预测,完全逃不过已经知道结果的读者的眼睛。有的时候错误的预测已不仅仅是分析判断的误差,而更多地反映了报纸编辑的倾向性。初选第二站,新罕布什尔州初选的第二天,《独立报》的头版是奥巴马的大幅照片,加上好几版的专题文章,彷佛他已经得到民主党的提名。报纸送到读者手中时,电视广播网站都在报道希拉利如何反败为胜。虽然当天几乎所有媒体的预测都出错,但《独立报》在结果未出前,就做如此偏向性地报道,只能说报纸编辑已经义无反顾地投向了奥巴马的怀抱。

《独立报》的举动,反应了英国部份左翼人士对于拥有一个年轻而充满魅力的领袖的向往。他们是把自己对美国的期望,全部投射到一个代表着“新”、“改变”的年轻政客身上,没有经验变成了没有包袱。他们似乎忘记了,十多年前,他们欢呼着迎来了一个同样年轻、充满魅力、团结左中右、代表未来的领袖――布莱尔。对于布莱尔执政期间“操纵媒体形象”深恶痛绝的这些人,现在却倾心于另一个形象远远大于实质的政客,不能不让人感觉到他们只是游戏的一部分,就像粉丝需要追捧新人一样。

对于美国总统初选,英国媒体比公众更热情。用《卫报》专栏作者 Timonthy Gordon Ash 的话说,美国总统选举好像足球世界杯一样,每隔四年,全球瞩目。《卫报》在“超级星期二”当天的报纸中,赠送每个州的初选结果空白表格,好像英国读者会在半夜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比赛结果似的。今年的大选,可能会出现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非白人总统、第一个女总统、或者是一个年纪最大的总统,情节曲折,峰回路转。相比之下,英国政治、本地选举,就好像当地的半业余俱乐部比赛,观者寥寥。难怪反对党保守党领导人卡梅伦也想搭“奥巴马狂潮”的车,一方面就提议在下次大选前举行党派领导人电视辩论,另一方面称自己“这一代”,就象奥巴马一样,已经理解“新的政治运作”,暗示首相布朗属于过时的“上一代”。

据说West Wing 深受英国媒体人喜爱,最近又爆出原来这部电视剧中最后上任的拉丁裔总统就是以当时还是新进参议院的奥巴马为原型设计的传闻。英国媒体人对于美国大选的热情,不仅仅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国家”,而是着迷于美国式竞选的精心组织策划、媒体的地位、候选人之间如同“超女”式的你争我夺。而部份自由派人士,更是以自己拥戴一个非白人的未来美国总统而自我感觉良好。然而如果主动地把自己的身份从媒体变成粉丝,实在属于自降身份,忘记了自身的责任。

英国政治生活外的布莱尔

以下这篇是为《南风窗》杂志写的文章,发表时标题改为《布莱尔的新江湖》。写完之后,发现布莱尔又找了两份新工作,一份是为卢旺达政府担任免费的兼职顾问;另一份是为保险集团苏黎世(Zurich)担任兼职顾问,提供全球变暖方面的咨询, 工资据说是六位数字。

英国政治生活外的布莱尔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离任刚刚半年,就好像谢幕之后的主角,悄然从英国政治舞台消失了。他本人刻意低调,极少在英国抛头露面,也不常住在英国,绝不对现行政策发表看法。有关布莱尔的动向,却还时不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虽然大部份都是与当前政局无关的边缘化新闻。去年圣诞节前是他正式转为天主教徒,在这之前是他的亚洲“淘金之旅”。今年一月则接连出了两则新闻,一则是他成为美国JP摩根一大通银行的兼职顾问。一时间,许多人士都纷纷指责布莱尔在职时积极参与伊拉克战争,去职后却去私人企业坐领高额薪水。另一则是布莱尔有可能竞选欧洲部长会议主席的传闻。这个位置在刚刚签署的里斯本协定中制定,负责欧盟各国首脑之间的协调,即所谓的“欧盟总统”,与目前的6个月一换的轮值“欧盟主席”不同。这一消息令英国传媒十分兴奋,指望着能看布朗(英国)对布莱尔(欧盟)的好戏。布莱尔虽然离开了唐宁街,却还面临着如何当好“前”首相的问题。

(更多…)

我的2007十大电影

2007年是看片比较多的一年。我基本保持了每周看一部电影的速度,本来有对每部电影都写一点感想的打算,但实在不容易坚持,有些影片,即使非常喜欢,也没来得及在这里谈一下。以下是我的2007年十大电影,范围是我在2007年在电影院中看过的电影,不一定是今年的出品,但不包括经典回顾(比如 Cinema China 07成濑巳喜男回顾展)中看到的旧片。排名不分先后。

1. Tell No One (2006)/Ne le dis à personne (2006) 法国
法国犯罪悬疑片。

2. The Lives of Others (2007) 德国
应该拿奥斯卡最佳电影奖的电影,唯一障碍是不说英语。

3. La Vie En Rose (2007)/La Môme (2007) 法国
Edith Piaf 传记。

4. Days of Glory (2006)/Indigènes (2006) 法国
传统战争片的拍法,赋予新的意义。

5. Yella (2007) 德国
自成一体的回旋结构,简单影像的丰富含义。

6. Once (2006) 爱尔兰
证明如果有适当途径表达真挚感情,低成本有时会成为一种优势。

7. Atonement (2007) 英国
既有大片的气势和制作水平,又能挑战观众的智慧和判断。

8. The Queen (2006) 英国
严谨的剧本 ,出色的演出。

9. The Child (2005)/L’enfant (2005) 比利时
Dardenne 兄弟的又一部出色作品。

10. El Aura (2005) 阿根廷
神奇的阿根廷犯罪悬疑片。

布莱尔成为天主教徒的背后

布莱尔昨天终于从一个圣公会基督教徒变成为罗马天主教徒。布莱尔想加入天主教,不是什么秘密,布莱尔一家,从夫人到四个孩子都是天主教徒,他过去经常和全家一起去天主教堂参加弥撒。上个月一份英国的罗马天主教刊物 Tablet 就已经刊出消息说布莱尔即将被接纳成为天主教徒。值得研究的是为什么布莱尔从不愿意他的宗教信仰成为一个话题。

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布莱尔从来不公开谈论自己的宗教信仰。他的新闻秘书坎贝尔 (Alistair Campbell)有一句名言“我们不谈上帝”(We don’t do God)。虽然公众都知道他是圣公会教徒,却无从了解他对宗教的信仰程度如何。美国总统布什曾在新闻发布会上露出一句,说他和布莱尔“我们曾在一起祈祷”,而布莱尔对类似问题总是避而不答。直到他执政后期,他对宗教信仰的虔诚程度才逐渐为人所知,他在伊拉克战争后接受著名脱口秀主持帕金森采访时,说了一句他的所作所为将“接受上帝的裁决”,一时成为话题。在最近播出的纪录片《布莱尔年代》(The Blair Years)中,坎贝尔说布莱尔的宗教信仰十分强烈,总是随身携带圣经,每次出访,他的助手们的工作之一就是为布莱尔寻找合适的地方做礼拜。这种强烈的宗教信仰,现在回头来看,既是他拥有坚定政治理念的基础,也是布莱尔任职后期“只要是对的就去做,不管是否受欢迎”这样的信条的出发点。

(更多…)

The Gentle Sex (1943)

The Gentle Sex (1943)
地区:英国
导演:Leslie Howard
主演:Joan Gates, Jean Gillie, Joan Greenwood, Joyce Howard, Rosamund John, Lilli Palmer, Barbara Waring

The Gentle Sex (1943)The Gentle Sex 中没有 sex,the gentle sex 在这里是形容女性,电影的立意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需要女性这个“温柔的性别”也来参与报效国家--这是一部英国在二战正酣的1943年拍摄的战争宣传片,是导演 Leslie Howard 的最后一部作品。

The Gentle Sex 跟随七个报名参加战时辅助队 ATS 的女性,从她们告别亲人、到参加训练、到分别加入汽车运输队和高射炮部队的经历。与中国过去拍摄的《女飞行员》《女司机》《女理发师》《女篮五号》等以女性参加社会建设的影片没有太大不同,同样有对“我们为什么而战”的讨论,有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教导。在慷慨激昂的音乐中,一支全部由女性司机驾驶的车队昼夜行军;在隆隆炮声中,女性瞄准员镇定自若的喊出敌机座标,这些场景都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