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世界报》

泄密者、WikiLeaks 与媒体的伙伴关系

2010-11-29.UK_TG, The Guardian 2010-11-29

本星期一《卫报》的头版是WikiLeaks 公布超过25条美国领使馆机密电讯的消息,在内文中前10页都是相关报道。星期一的重点主题是美国与联合国、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星期二的头版是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立场。估计这一专题在《卫报》上能持续一个星期。

2010-11-30.UK_TG, The Guardian, 2010-11-302010-11-30.UK_TT, The Times, 2010-11-30

英国的其它报章也在跟进报道,《泰晤士报》星期一的头版是美国被中东国家要求轰炸伊朗,星期二就转为美国外交官汇报英国的外贸特使安德鲁王子“出言不逊”,《每日电讯报》也是这个头版,这是英国的大小报都喜欢的题材,只有《卫报》的头版是中国和朝鲜。

对于这个新闻,虽然基本素材都被 WikiLeaks 公开了,但在英国,其它报纸都只能做跟进报道,因为《卫报》几个月前就从 WikiLeaks 那里拿到了所有数据,花了大量功夫进行分析筛选重组,才能整理出发展线索,配合时事背景。只有在这之后,数据才成了故事。

2010-11-29.NY_NYT, New York Times, 2010-11-292010-11-29.SPA_PAIS, El Pais, Spain, 2010-11-29

同时在做这番功夫的是几个 WikiLeaks 选择的媒体伙伴:美国的《纽约时报》、德国的《明镜周刊》(Der Spiegel)、法国的《世界报》(Le Monde)、西班牙《国家报》(El Pais)。

(更多…)

《电影笔记》易手

2009-02-15cahiersducinema

刚看到一则消息说法国的《电影笔记》(Cahiers du Cinéma)已经转手,买主是英国出版社 Phaidon Press。《电影笔记》已经永久地和法国电影新浪潮联系在一起,不过近年来也面临生存的挑战。在被法国《世界报》(Le Monde)买下之后,一度试图“与时俱进”,扩展到电视领域,结果证明一旦离开自己核心价值,只会失去竞争力。

不懂法语,所以从来没有看过《电影笔记》,但是曾托过一个在新浪电影论坛(很古老的时代了)上结识的影迷朋友买过一期有关中国电影的特刊,还在其中找到一幅王家卫电影《北京之夏》的海报。现在《电影笔记》已经有网络英文版,叫做 e-Cahiers du Cinéma,采取收费阅读模式。

2009-02-15sightandsound与《电影笔记》对等的英国杂志,是《影像与声音》(Sight and Sound),针对的都是电影业内人士、学者、影评人和电影爱好者。除了电影新闻、评论和专题之外,还号称有所有在英国公映的电影的故事情节和评论。和《电影笔记》一样,这份杂志也面临着网络时代“职业影评人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一命题。用杂志现任主编 Nick James的话说,商业大片(blockbuster)已经放弃争取影评人,只要有足够的宣传预算,就可以得到足够的曝光;商业烂片又没宣传预算的,干脆躲着影评人走;只有在艺术电影,影评人有时还有决定生死的权力--他特别点了《卫报》影评人 Peter Bradshaw 的名字。

我猜测《电影笔记》在法国的地位与此相似。事实上两份刊物的发行量也很接近。Sight and Sound 的发行量是2万份左右,但英国最畅销的电影杂志 Empire 就由19万;《电影笔记》的发行量是2.5万份。然而 Sight and Sound 是由英国电影协会(BFI)出版,有财政上的支持,但《电影笔记》就没有这么好命,不得不卖给总部在伦敦的出版社了。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