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观察家报》

Simon Hoggart 去世

2014-01-06.SimonHoggart《卫报》记者Simon Hoggart上星期天去世了,终年67岁,非常令人惋惜。他在《卫报》和《观察家报》担任过多种职位,但最著名的,还是他“议会速写员”(Parliamentary Sketch Writer )的职位。“议会速写员”是份奇特的工作,在议会开会期间,每天要写一篇简短的议会“报道”:并非真正的议会新闻报道,而是描述议员的发言、辩论、委员会质询、当然还包括首相答问时间(PMQ)。写“议会速写”,必须笔调犀利、诙谐幽默,能用寥寥数语概括场景、人物、神态,当然还有议题。

我每次读《卫报》,都会读一下他的“议会速写”,常常感叹此人想像力丰富、比喻神妙,讽刺起人来极为优雅,我在写 Play With Words 这个博客时,多次引用他的文字。但读者其实能感觉到他文字下面对议会政治的深入了解和深厚感情。我记得有一年他写议会闭幕那一天,必须将本届议会通过的法案标题一一宣读,由两名议长助手执行,一名负责宣读标题,读完一个标题之后,另一名马上接口说:“女王御准!”。这时他接着写道,看到这滑稽的场景,他忽然有所感动,因为这一仪式实际上是在说“议会制定法案,不管女王准不准。”

我和他还算有一面之缘。上次参观议会,去《卫报》驻议会报道组的办公室坐了一会儿,见到了大名鼎鼎的Simon Hoggart。后来他来到爱丁堡图书节宣传他的新书,我去听了他的演讲。还记得他开场第一句话是“请不要关掉你的手机,我可不想你因为听我的讲座而误了重要来电。”(One thing about your mobile. Please switch it off. I don’t want you to miss that important call.)引起一阵笑声。他的演讲和他的文字同样风趣,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他还当了10年的BBC Radio 4 的 News Quiz 主持人。

他一直工作到去年12月份,以他的干劲,至少还能工作10年,真是英年早逝了。

让大雪瘫痪了的英国

《观察家报》2010-12-19头版

上个周末又下了场大雪,这次英格兰南部比较严重,导致伦敦周边的两个大机场间歇性的关闭,于是空中交通开始一片混乱。星期一的时候,希思罗机场的候机室已是人满为患。交通混乱蔓延到了连接伦敦和巴黎的欧洲之星铁路,在伦敦的 St Pancras 车站外排起了长龙,在巴黎据说已经叫乘客别去北站(Gare de Nord)排队了,很自然地让人想起去年欧洲之星因为机车进雪造成了瘫痪。

今天的报纸头版都是有关大雪造成的交通瘫痪:

《卫报》头版

《泰晤士报》头版

在这个时候,英国人就喜欢把自己国家和北欧和加拿大比,说人家寒冷国家都没事,抱怨自己政府准备不足。星期六我听到的最好笑的一句新闻是 BBC Radio 4 新闻中记者从瑞典首都斯特哥尔摩发回的报道:

“斯特哥尔摩机场的航班一切正常,飞往英国的除外。”

(更多…)

华裔女医生 Karen Woo 在阿富汗被塔利班枪杀

这个星期天出版的报纸大部分在头版刊登了英国女医生 Karen Woo 的照片。她是星期四在阿富汗山区被枪杀的医疗队成员之一,这支医疗队中,除了Karen Woo 之外,还有6名美国人、一名德国人、3名阿富汗人。他们在阿富汗东北部的山区花了两周时间提供医疗救助,在返回喀布尔途中被枪手袭击。据幸存的一名阿富汗人说,枪手在劫持财物后,将医疗队成员逐个枪杀,他在高喊自己是穆斯林之后被枪手放了一条生路。塔利班很快宣布是他们所为,指这支医疗队是美国间谍和基督教传教士等。

Karen Woo 的身份是星期六中午被确认的,最初人们对她的了解,是来自社会媒体,她在Facebook上有网页,她为自己选择的肖像照片也就是大部分英国报纸选择的头版照片。不仅如此,她还有一个经常更新的博客,讲述了她参加阿富汗医疗队的动机和感受,文字不乏幽默风趣之处,但能明显感到作者对自己工作充满着激情。在她最后的一篇博客中,她写道:“说到底,我相信提供医疗服务是极为重要的,为帮助那些最有需要的人而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卫报》网站在下午刊登了一篇驻喀布尔记者写的文章,详细解释了她如何为这次医疗行动捐款,她的个人背景和动机。这个被许多朋友形容为“无私”的眼科医生,是放弃了伦敦私人医疗机构的优裕职位来到阿富汗的,在Facebook的留言中,她的一位朋友在表到了对这次行动的担忧之后写道:“我们中的许多人面对现实世界无非是摇头叹息、束手无策,时不时给慈善机构捐点款,这时候你给我们所有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2010-08-08. Dr Karen Woo

在《星期日独立报》上,除了头版上的整版照片外(他们选择了以上这张黑白照),还有一篇由她的朋友写的纪念长文。这篇文章和星期天《观察家报》的一篇文章都提到了她在完成这次行动之后,即将飞回英国登记结婚。

Karen Woo 的姓在粤语中是“吴” ,那么她有没有可能是华裔?在她的Facebook网页上,出生地是伦敦。SkyNews 的记者找到了她的家人,但她全家都很注重隐私不愿意露面。在《星期日独立报》的这篇文章中,终于有所透露:她的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是英国人。

Carey Mulligan 与 Greg Wise 主演新片 Effie

上周的《观察家报》报道,一部由Emma Thompson编剧、Carey Mulligan 和 Greg Wise 主演的电影Effie 即将开拍,故事讲述的是19世纪英国著名艺术家 John Ruskin 和他妻子Effie Gray 的故事。

John Ruskin 不仅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家、诗人、建筑师、思想家,还扶持培养了一批年轻艺术家,其中包括当时自称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一批年轻无名画家。

2010-03-17. Effie Gray and John Ruskin

成为社会新闻的却是 John RuskinEffie Gray 的婚姻,两人结婚6年之后Effie要求中止婚姻,理由是“从未真正成为夫妻”,官司打上法庭,一时成为谈资,John Ruskin 承认两人从没上过床,但为自己辩护说妻子的“某种状况”破坏了他的激情。Effie Gray 离婚后,嫁给了受 John Ruskin 重视提拔的画家 John Everett Millais。

2010-03-17. Desperate Romantics

BBC 去年播出的电视剧 Desperate Romantics 把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拍得如何现在的 boy band 一样,其中就有 John Ruskin、Effie Gray 和 John Everett Millais 的三角关系描写,剧中表现了 John Ruskin 内心遭受的煎熬,但没有正面回答他拒绝妻子的原因。这部剧中演 Effie Gray 的是 Zoe Tapper。

(更多…)

上周英国畅销书排行榜 #39 (2010年3月14日)

上周英国非小说类精装本排行榜上,The Hairy Bikers 系列 Mums Know Best 继续稳居榜首,而且销量还回升了50%。这一系列目前正在BBC Two播出,对销量会有很大帮助,但是即便如此,我觉得还是难以解释为什么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只能说两位作者创造了一个极为成功的 The Hairy Bikers 电视和出版模式。

2010-03-15. The End Of The Party

前几周在英国掀起了一阵“布朗被指欺凌下属”风波的,是《观察家报》政治记者 Andrew Rawnsley 的布朗传记 The End of the Party。小说首先在《观察家报》上连载节选,是这份报纸改版第一周的重头文章,果然收到不同寻常的效果。现在小说正式出版后也非常抢手,立即升至第2名,卖出超过6千本,在同类书籍中,是相当不俗的成绩。下一本抢手的政治人物传记,估计将会是布莱尔的自传 The Journey

比起政治人物传记来,娱乐明星的传记好卖得多。排名第3的 Lost and Found 是英国女演员 Lynda Bellingham,她有着40多年的电视演出经历,现在是几个人们电视节目,包括 ITV 的 Loose Women和 BBC 的 Strictly Come Dancing 的评委。这本书的介绍文字中,还特别强调她亲自写作,而没有用“影子写手”

2010-03-15. The Forgotten Highlander

在排行榜上,还有一本“普通人传记” The Forgotten Highlander,讲的是一名苏格兰二战老兵 Alistair Urquhart的故事,他19岁被征入伍,在新加坡英军投降时被俘,在俘虏营幸存下来后,所乘坐的战俘船被击沉,在海上漂浮5天后被一艘捕鲸船救起,送往日本被迫在长崎附近的矿场工作,然后美军在离他10几公里的地方投下了原子弹……经历十分曲折神奇。

(更多…)

《苹果日报》“布朗打人”视频走红英国

上个星期的政治新闻是“布朗打骂下属”,这一风波的一个意外结果,是香港《苹果日报》制作的一个视频忽然在英国走红了,这个广东话报道、中文字幕的视频,同时被周四 BBC One 的时论节目The Week和周五 BBC Two 的 Review Show 选择播出。

事源上个星期天改版的《观察家报》上的一篇重头文章,记者 Andrew Rawnsley 新书的节选,其中提到说布朗曾嫌下属办事不力而“施以打骂”,以至内阁秘书(位置最高的公务员) Gus O’Donnell 要口头提醒布朗。在这之后是一串的否认、反驳、决不改口,各色人等都牵涉进来,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领袖顺便搭车踹布朗一脚,还有个脑子转得快的慈善机构主管向媒体爆料说唐宁街的职员曾打电话到她的机构救助,可惜目的太明显,第二天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媒体拷问对象。让布朗最受不了的,大概是看上去老实的财相达林也趁机来一闷棍,在电视采访时透露隔壁家(达林住在唐宁街11号)的狂怒如何地狱火一般。

2010-02-27.matt25022010_1585459b

不管是真是假,这一新闻会不会影响选民投票意向,因为反对布朗“打骂下属”而不投工党的票?估计不会,甚至可能有反作用,被看作是布朗具有“真性情”的表现。在电视、电台和 Twitter 上为布朗辩护的前副首相 John Prescott,在2001年竞选期间遭人扔鸡蛋,结果他当场向人出拳回击,政客和扔鸡蛋的扭作一团,这场闹剧的结果,却是 John Prescott 形象反而提升了。当然在英国 bullying 是个严重的指控,涉及人品和领导力,所以布朗不得不极力否认。

英国报纸一贯对政治人物十分尖刻,但是还没有象《苹果日报》这样在报道政治新闻时这么花哨,用这种电脑游戏式的动画来搞娱乐化的“重演”的。

英国报纸网站访问量排行

负责统计英国报刊发行量的ABC最近更改了网站访问量统计方法,《每日邮报》网站成为访问者最多的网站,2010年1月的每日平均浏览者超过215万。

ABC除了统计传统的报刊发行外,近几年开始统计网站访问量(称为ABCe)。原来的访问量是以“每月单独用户”(monthly unique users)作为最重要的统计数字,这里的“单独用户”(unique users)是以 IP 地址加上浏览器代码(user-agent),再加上Cookie,有时还加上登录用户等数据来定义。以“每月单独用户”数字排行,《卫报》自ABCe出现以来,绝大部份时间都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每日邮报》和《每日电讯报》的网站,这3家网站的访问量一直遥遥领先。

从2010年开始,ABCe 更新了统计方法,放弃了“每月单独用户”,改而采用“一个月内平均每日单独浏览器”(daily average unique browsers),即每天统计当天的“单独浏览器”,再做平均。把“用户”改成“浏览器”,是为了反映现在上网途径的多样化:电脑、手机、电视、游戏机、iPhone等。在这一新的统计方法下,2010年1月《每日邮报》网站平均每日单独浏览器数是215.6万,名列第一,《卫报》网站193.2万,名列第二,《每日电讯报》网站165.3万,名列第三。

如果采用旧的统计方法,《每日邮报》和《卫报》在上个月的“每月单独用户”数是一样的,都是3590万。

“每日平均”确实比“每月总数”更有意义,因为统计“每月总数”时,每个用户,不管在这个月内是访问一次还是反复访问,在统计上就只算一次。这样的统计方法,实际上是低估了访问量,难怪新的“每日平均”数,如果乘以31,几乎是“每月总数”的两倍。“每日平均”也能更好地反映重大新闻和访问量变化之间的联系,现在新闻更新得很快,需要一个更能反映访问趋势的统计数字。

2010年1月英国报纸网站的每日平均浏览器(daily average unique browsers)

MailOnline (《每日邮报》+《星期日邮报》) 2,156,077
Guardian (《卫报》+《观察家报》) 1,931,826
Telegraph (《每日电讯报》+《星期日电讯报》) 1,652,783
The Sun (《太阳报》+《世界新闻报》) 1,263,809
Times Online (《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 1,143,708
Mirror (《每日镜报》+《星期日镜报》) 491.752
The Independent (《独立报》+《星期日独立报》) 432,127

《观察家报》的2009年10大电影电视

上个星期天的《观察家报》做了一份2009年文艺回顾专题,有2009年的10大电影、电视节目、电台节目、音乐、剧场、文化节目等等。这里选摘10大电影电视名单,喜欢欧洲电影和英国电视节目的可聊作参考。电影电视的10大中,我都只看过3部。

10大电影的是《观察家报》的影评人 Philip French,写10大电视的是Kathryn Flett。

2009年10大电影 (以英国公映时间为序)

Slumdog Millionaire (Danny Boyle) 英国

Il Divo (Paolo Sorrentino) 意大利

Let the Right One In (Tomas Alfredson) 瑞典

Antichrist (Lars von Trier) 丹麦/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波兰

The Hurt Locker (Kathryn Bigelow) 美国

Broken Embraces (Pedro Almodóvar) 西班牙

Up (Pete Docter) 美国

The White Ribbon (Michael Haneke) 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

A Serious Man (Joel and Ethan Coen) 美国

Me and Orson Welles (Richard Linklater) 美国/英国

失败之作:

The Boat That Rocked (Richard Curtis) 英国

(更多…)

上周英国畅销书排行榜 #27 (2009年12月13日)

星期天出版的《观察家报》刊出了上周的汽车主题分类排名,前4名都与BBC的金牌汽车节目 Top Gear 有关,第一是 Where’s Stig?,这本薄薄的图画书上周卖出了近3万4千本,总销量近14万本,紧随其后的分别是Top Gear 主持Jeremy Clarkson 的自传 Driven to Distraction、明年节目预览 The Big Book of Top Gear 2010和针对年轻读者的 Top Gear: The Official Annual 2010

2009-12-14. My Championship Year, by Jenson Button

在星期天晚举行的“BBC年度体育人物”颁奖礼上,英国车手、赢得今年F1赛车冠军的Jenson Button 是最大热门,却败给了曼联的威尔士老将吉格斯。他的自传 My Championship Year 的销量在名人自传中也只能算是平平,在汽车主题分类上排名第5,上周卖出近8千本。

上周销量最高的,还是《吉尼斯世界记录2010》,而且还在继续上升,达到了近6万6千本。在最近一份据说是BBC内部的“主持人价值”排名上,电视名厨Delia Smith 仅被列入第3档,属于“偶有火花”类,让许多人感到诧异,因为不仅她的节目有许多粉丝,她的菜谱也一向卖得非常好,她的新书 Delia’s Happy Christmas 上周卖出了5万1千本。

(更多…)

纽约华埠的“国耻日”游行

2009-11-12. New York National Humiliation Day parade 1938. 100 Years of Press Photos

上周《卫报》和《观察家》报免费赠送的《新闻摄影100年》增刊上,刊登了这幅摄于1938年的照片。照片中宽阔的马路上,是一群穿着旗袍的中国女子,似乎是在参加游行,但是照片中没有任何横幅或是标语,而这些女子似乎拉着一面大旗或是一张大网。从照片中女性的衣着整齐和时髦程度看,似乎是在中国某处的大城市,但是细读介绍,这张照片却是摄于纽约――1938年5月9日的纽约“国耻日”(National Humiliation Day)游行。

我对这幅照片的故事发生了兴趣,我们对于海外华人的普遍认识,似乎一直是不关心政治,更是少有投身参与。这一次游行发生的时间,是在美国参加二战之前,显示出这是美国华人社会组织的一场为支持祖国同胞,也为了争取美国民众支持中国抗战的主动出击。

我找到了美国麻省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 in Williamstown)历史教授 K. Scott Wong 对此事的详尽介绍,选自他在2008年出版的《首先是美国人:华裔美国人与二战》(Americans First: Chinese Americans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一书。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