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巴黎

历史的尘埃

最近看到简体中文版的《东西街》(East West Street)出版了,作者是英国著名人权律师和作家菲利佩·桑兹(Philippe Sands)。原著出版于2016年,回顾种族屠杀罪和反人类罪这两个概念的形成以及在二战之后纽伦堡审判中的实践,同时作者还用大量篇幅讲述二战前后自己家族的历史。他的外祖父为躲避对犹太人的迫害,在二十世纪初从曾属奥匈帝国的东欧城市伦贝格(Lemberg)逃到法国,和他同样走上逃亡道路的另两位伦贝格大学毕业生分别去了英国和美国,并各自创建了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这两个法律概念,其中一位是作者在剑桥大学的导师。《东西街》中,桑兹的个人家族历史和两位法律专家的生平穿插叙述,读来既生动又沉重,出版后受到多方赞誉。

从个人和家族历史来反映时代变迁是近年来历史写作的一个潮流,今年在英国出版的家族历史作品《格拉斯一家》(House of Glass)就是非常突出的一部,作者是英国《卫报》时尚编辑哈德莉·弗里曼(Hadley Freeman)。

(更多…)

原貌:一个虚构的概念?

大火中的巴黎圣母院
大火中的巴黎圣母院

在电视上看到巴黎圣母院陷入熊熊烈火之中,非常痛心担忧。万幸的是虽然屋顶被烧毁,但是建筑结构并无大碍,北墙巨型的彩绘玻璃窗也完好无损。法国总统马克龙誓言到世界各地找来最好的专家,请全体法国人同心协力修复这座标志性历史建筑。这一点,我相信法国人能够做到。

(更多…)

塞纳河阿尔马桥上的朱阿夫士兵

巴黎洪水新闻中的朱阿夫士兵雕塑

巴黎洪水新闻中的朱阿夫士兵雕塑

最近德国和法国遭遇洪水,当然新闻更多关注的流经巴黎的塞纳河水面上涨到了历史高度,船只停航,卢浮宫关闭转移展品等等。许多新闻中都采用了这样一幅画面:塞纳河上一座桥梁的桥墩处,有一座雕塑,似乎是一名军人,右肩甩着披肩,腰间挎着一支剑,水面已经漫到他的大腿。塞纳河上有多座桥梁,为什么新闻镜头集中在这座桥、这座雕塑呢?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这座桥叫阿尔马桥(Alma Bridge),是法国为纪念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而命名的,这座雕塑表现的是一名法国的非洲军团朱阿夫(Zouaves)部队的一名士兵,克里米亚战争是他们第一次离开阿尔及利亚,参与国际冲突并一战成名。对于巴黎人来说,这座朱阿夫士兵塑像还有另一个意义:它被用来标注塞纳河水位,当水面上涨到朱阿夫士兵的膝盖时,塞纳河就不适宜航行了。

(更多…)

漫步在共产主义建筑之间

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举行,在运动会开幕前的几个月,组委会宣布,开幕式的节目之一将是现场直播格拉斯哥东北郊“红路”(Red Road)地区五栋高层住宅楼定向爆破拆除工程。这五栋大楼是1969年由格拉斯哥政府投资兴建的高层住宅,最高的有31层,后来疏于管理维护,各种破坏犯罪活动猖獗,虽然管理当局试图翻新改造,但始终无法清除其中的石棉材料,到2014年已无人居住。英联邦运动会组委会把这个“节目”加到开幕式,是为了向世人展示格拉斯哥“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信念。

Red Road flats, Glasgow

Red Road flats, Glasgow

这一计划刚一宣布,就召来许多批评。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是五栋高层建筑轰然倒下的画面,并非是一种值得向世人展示的正面形象。另一种意见来自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居民。二战结束时,格拉斯哥市中心的一些地方,虽然大楼从外表看并不差,但内部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为安置这些城市贫民窟内的居民,政府才计划在城外新建居民区,而高层住宅楼在当时是一种时髦、进步的选择。“红路”居民区安置了近5千人,对他们来说,这里提供的生活条件与原来相比堪称豪华。虽然已经搬离,但看着这些曾给他们带来美好回忆的楼房被爆破拆除,不是一件值得欢呼雀跃的事情。

对这我是有共鸣的,在家乡我曾经住过预制板建成的居民楼。现在看来这些楼房质量很差,但是当时这些单元房提供的煤气炉自来水抽水马桶等等对我们一家人来说是生活质量的飞越。我住过的那栋楼房早就因为道路拓宽而被拆掉,几年前整个居民新村都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几栋三十几层的高层住宅楼。

这在英国的难以想象的事,六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在这里很不受欢迎,它们几乎都建于1960至1980年代,形状基本上如火柴盒一般、单调灰暗、或是粗野主义(Brutalism)混凝土外露的风格,往往和廉价住房、政府公屋划上等号,引申开去是那个时代政府统筹规划提供住房福利的代名词。有人还会继续引申,把这些建筑和同一时期苏联东欧前共产主义阵营大规模兴建的单调灰暗有“压迫感”的居民住宅联系在一起,许多人甚至将之称为“斯大林主义风格”建筑。

书名:《共产主义建筑景观》(Landscapes of Communism) 作者:欧文•哈瑟利(Owen Hatherley)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书名:《共产主义建筑景观》(Landscapes of Communism)
作者:欧文•哈瑟利(Owen Hatherley)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但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大规模高层建筑是否就是“泯灭人性”?在1990年代苏联东欧阵营崩溃之间,它们到底兴建了什么样的建筑?今年《共产主义建筑景观》(Landscapes of Communism)一书出版,激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本书作者是英国建筑与文化评论家欧文•哈瑟利(Owen Hatherley),他过去的作品如《英国新废墟指南》(A Guide to the New Ruins of Great Britain)大都是对英国的建筑历史和现状进行评论,但是这本新书覆盖的是整个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据他自己介绍,近几年来他大部份时间和他的波兰女友住在华沙,过去五年中,俩人经常到前苏联东欧城市游览,在都市森林中徜徉漫步,体验“共产主义时期”留下的建筑遗产,试图发现兴建这些建筑的动机以及它们对当地居民产生的影响。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105):微笑的历史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与革命有关的微笑

书名:《微笑革命》(The Smile Revolution) 作者:柯林•琼斯 (Colin Jones) 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书名:《微笑革命》(The Smile Revolution)
作者:柯林•琼斯 (Colin Jones)
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巴黎卢浮宫的收藏中最著名的大概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了,对许多游客来说,来卢浮宫的首要目标就是瞻仰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不过在卢浮宫中,还收藏着另一幅油画,画中人物的“微笑”曾经同样引起轰动,甚至还是革命的前兆。

这是一幅法国18世纪著名女画家伊丽莎白—露易丝•维热勒布伦(Elisabeth-Louise Vigée Le Brun)的自画像,于1787年在巴黎一年一度的“沙龙展”展出。用现代的眼光看,这幅油画并无特别之处,画中维热勒布伦怀抱女儿,侧着头,向观者露出满意和恬静的微笑。然而这幅画刚刚展出之后即成为热议的话题,原因很简单,画中维热勒布伦在微笑时,露出了白色的牙齿,像她这样一位有地位的妇女面对公众“露齿而笑”,在当时的法国上流社会,是一桩丑闻。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104):城市的历史经纬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城市的历史经纬

书名:《城市经纬》(Atlas of Cities) 主编:保罗•诺克斯(Paul Knox) 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书名:《城市经纬》(Atlas of Cities)
主编:保罗•诺克斯(Paul Knox)
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从历史上说中国的城市化较低,一直是一个农业化国家,但是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在2001年首次超过50%,即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里。当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城市化给居民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便利,能够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医疗服务、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但是城市化也存在巨大的隐忧,通常在交通、污染、收入差距、自然环境上体现出来,所以对城市的研究,不仅仅关乎地理、规划和建筑,还涉及人文、社会和心理健康。在这一点上,看看世界各地城市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对中国的城市化将很有意义。

《城市经纬》(Atlas of Cities)是由一批以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为主的欧美学者共同编写的新书,目的在于通过对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的研究,找出城市在兴起、扩张、收缩、改造过程中是如何与周围环境、经济活动、政治理念密切互动的。书中介绍的,既有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也有近几年来爆炸式建起的新兴都市。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30):烹饪图书花样翻新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烹饪图书花样翻新

这几个星期以来,在英国非小说类精装本排行榜上占据首位的,是一本中国菜谱图书,然而这本书的作者缺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厨师,甚至自嘲道“如果被人当作是厨师的话,我会尴尬到死”。

提及Gok Wan(据《欧洲时报》英国版副主编严振羽介绍,他的中文名是温国兴),许多人都会想到他主持的那个教人如何穿衣却以最后一脱为噱头的《秀出好身材》(How to Look Good Naked)节目。近几年来温国兴大概是英国电视上出镜率最高的华人了,自从2006年英国电视四台播出了这个着装真人秀系列之后,曾主持各种时尚节目,也出版了好几本着装指南图书。然而这些都算是他的本行,他最新推出的电视节目《Gok教你做中国菜》(Gok Cooks Chinese)却转移到了一个全新领域:电视烹饪上,从随同出版的同名菜谱的销量来看,这和他的其它节目一样大受欢迎。这本书5月份出版以来即进入排行榜前列,每周销量都在1万本左右。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15):语言的地域与时代特色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语言的地域与时代特色

上次说到翻译小说的难度,让我想起英国作家戴维•米切尔(David Mitchell)的小说《云图》(Cloud Atlas)。这部曾获2004年小说布克奖提名的作品,在语言的运用上做了大胆尝试,在环环相套的六个故事中,采用了六种不同的文字风格,从过去到未来,从书信到畅销小说,甚至创造了一种“未来原始人”使用的变种英语。记得看到这最后一个故事时,我几乎放弃,但在硬着头皮看了几页之后,渐渐开始能够看懂,并深深被其吸引

当时就在想,谁要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那得有挺大勇气才行。要让一个译者同时掌握六种不同风格,要求实在太高了,一种办法是让六个译者分工,每人专攻其中的一段故事,人为地制造风格变化。后来听说台湾和大陆先后出了中译本,都是由一名译者翻译,比目鱼博客对这两个版本的看法是台湾版对原著文字风格的变化多端“表现得不甚明显”,而大陆版则“基本看不出来”。这样如果只看中译本,就未免失去了欣赏原著文字魅力的机会。

最近正在看的一本小说,通篇采用的也是一种变种英语。《袍》(Pao)是华裔女作家凯莉•杨(Kerry Young)的小说,曾获得2011年英国科斯达图书奖(Costa Book Awards)小说处女作奖提名。《袍》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中期的牙买加,主角“袍”在1938年十四岁时随母亲和哥哥离开中国来到牙买加,在首都金斯敦的唐人街上厮混,终于成为当地商户的“保护人”,娶了富家小姐为妻,这一切都发生在当地社会经济动荡以及牙买加独立运动的背景中。“袍”是小说的叙事者,他以及周围的人说的是一种特别的牙买加英语,大部分情况下没有时态、没有单复数、没有主动被动句。

(更多…)

2011年环法自行车赛

2011年环法自行车赛第20站决出了今年的冠军,澳大利亚人 Cadel Evans 获胜。虽然星期天还有第21站,但是根据环法自行车赛的传统,在最后一战其他车手不会争夺领旗黄衫,所以只要Cadel Evans能骑到香榭丽舍大街,冠军就是他的了,这也是环法自行车赛的“潜规则”之一。

虽然今天Cadel Evans 是第一次穿上黄衫,但是今年还是赢了一站的,否则就有点难看了。环法自行车赛的冠军,不仅要凭时间胜出,而且还要让大龙信服。记得有一年Lance Amstrong 全程就赢了一场计时赛,就让人有些议论。不过今年 Cadel Evans 的表现还是有冠军相的,在阿尔卑斯山上,好几次他都是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领头追击的,这也保证了他在第20站计时赛之前只落后于领先的Andy Schleck 57秒。

Andy Schleck 虽然很受欢迎,实力强劲,但是从去年和今年的表现看,还是缺少冠军的舍我其谁的霸气。今年第18站是他表现最出色的一战,离终点还有60公里的时候提前突前,让大龙犹豫不均,打不定主意该不该追,唯一追上来的是法国车手 Pierre Rolland,但他的职责是保护队长 Thomas Voeckler,所以一看队长没追上来,立刻就退回去了。这个小伙子在第19站时不再需要保护队长,独自冲锋获得了冠军。

Andy Schleck 的提前冲锋并非贸然之举,他的 Leopart-Trek事先就派了两名车手参加突前小分队,等到 Andy Schleck 突前时,其中的一名车手开始减速,帮助Andy Schleck爬坡。等他爬到山顶时,另一名队友则帮助他下坡。等到大龙醒悟过来,在 Cadel Evans的带领下追击时,已经为时过晚。Andy Shleck 的问题是这样精彩的举动太少了,大部份时候似乎应该出手了,却什么也没有发生,是实力因素?还是心理因素?

(更多…)

2009年环法自行车赛回顾

2009年环法自行车赛第20站的终点设在了富有传奇色彩的 Mont Ventoux 顶峰,结果总排名上的前3名一起抵达终点,保证了3人之间的排名没有改变。Contador 是名副其实的冠军,不仅证明了他是超一流山地骑手,而且在夺得领骑黄衫之后,他还在第18站的计时赛胜出,这场胜利可以说是荣誉多于必要。

身穿领骑黄衫者,必须捍卫黄衫的名誉,这是环法自行车赛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传统之一。光凭成绩夺得领骑黄衫、积分王(绿衫)、山地王(圆点衫)、最佳新秀(白衫)等等,是不足够的。不出力流汗,靠“门前捡漏”获得好成绩,是会被大龙鄙视的。

这种证明自己配得上身上的荣誉战袍的想法,大概在今年的绿衫争夺战上最为典型。Mark Cavendish 在冲刺上,已经证明无人能敌,在与他的冲刺比拼中,Thor Hushovd只在巴塞罗那赢了一次,还是因为终点是个上坡。在第14赛段,Mark Cavendish 再次在冲刺中战胜 Hushovd,却因为被判阻挡 Hushovd 而被取消分数。事后 Cavendish 放言 Hushovd 靠投诉搞倒对手,给绿衫沾上了“污点”。

第二天,Hushovd 决定 make a point。在这一山地赛段中,作为冲刺车手的他,本应安安稳稳地骑在最后,但是他决定单骑突前,不仅抢到了赛段中的2个冲刺分,而且还第一个爬过了赛段中的一个山峰。Hushovd 是要向所有人证明,他不仅可以冲刺,如果需要,他也可以爬山,他的绿衫赢得正当。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