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美国

历史的尘埃

最近看到简体中文版的《东西街》(East West Street)出版了,作者是英国著名人权律师和作家菲利佩·桑兹(Philippe Sands)。原著出版于2016年,回顾种族屠杀罪和反人类罪这两个概念的形成以及在二战之后纽伦堡审判中的实践,同时作者还用大量篇幅讲述二战前后自己家族的历史。他的外祖父为躲避对犹太人的迫害,在二十世纪初从曾属奥匈帝国的东欧城市伦贝格(Lemberg)逃到法国,和他同样走上逃亡道路的另两位伦贝格大学毕业生分别去了英国和美国,并各自创建了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这两个法律概念,其中一位是作者在剑桥大学的导师。《东西街》中,桑兹的个人家族历史和两位法律专家的生平穿插叙述,读来既生动又沉重,出版后受到多方赞誉。

从个人和家族历史来反映时代变迁是近年来历史写作的一个潮流,今年在英国出版的家族历史作品《格拉斯一家》(House of Glass)就是非常突出的一部,作者是英国《卫报》时尚编辑哈德莉·弗里曼(Hadley Freeman)。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59):飞行轨迹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气候小说”的另类景观

书名:《飞行轨迹》(Flight Behaviour)
作者:芭芭拉•金索弗(Barbara Kingsolver)
出版社:Faber and Faber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全球变暖、气候变迁一度曾是最热门的新闻,近些年来受关注的程度却有所下降,因为这几年北半球的冬季寒冷,有人甚至认为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实际情况是气候变迁并非停止,上个月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碳排放量继续上升,并警告平均气温可能上涨3.6至5.3度。

不过这么一个关系到每个人生存状态的话题,却很少被人写入小说中去。最近看到一个新词叫做“气候小说”(cli-fi),是从“科幻”(sci-fi)演变而来,指的就是以气候变迁为题材的小说。可是近几年来能被称得上是“气候小说”、并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品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的《洪荒年代》(The Year of Flood)和英国女作家丽兹•詹森(Liz Jensen)的《预见末日的女孩》(The Rapture,两本都已有中文繁体字版)都是以未来的生化灾难作为背景,另一位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追日》(Solar,中文简体字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则是以从事气候变迁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主角。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55):夏日的谎言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夏日的谎言

书名:《夏日谎言》(Summer Lies)
作者: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
出版社:Weidenfeld & Nicolson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电影《生死朗读》(The Reader)的大为成功,让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在世界各地都备受关注。最近看到新闻说他在201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夏日谎言》(Sommerlügen)分别出了简体字版和繁体字版,简体字版由上海译文出版,刘海宁翻译,繁体字版由台湾皇冠出版,颜徽玲翻译。我看的是由W&N 出版的英文版(Summer Lies),由《生死朗读》英文版的译者卡萝尔•布朗•詹韦(Carol Brown Janeway)翻译。

自《生死朗读》之后,施林克被看作了“德国历史阴影重压”的文学代言人,但是这本《夏日朗读》涉及的却是更为广泛的人类情感与内心冲突:爱情、情欲、家庭和亲情,以及嫉妒、惶惑、自私和冷漠。作为故事背景,本书的7个短篇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作者的生活轨迹,故事中的角色都中产阶层知识分子,或是教授作家记者、或是音乐家艺术家。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德国、美国,或是欧洲其它地方,其实可能发生在任何现代都市中。

(更多…)

英国新书介绍 #65 (2011年6月20日) On China

Henry Kissinger On China

书名 On China
作者 Henry Kissinger
出版社 Allen Lane (精装本2011年5月17日出版)
页数 608页
定价£30
ISBN 9781846143465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新书《论中国》是两部份的组合,其中之一是基辛格与中国打交道的职业回忆录,另一部份是基辛格对中国政治文化的论述。基辛格从中国历史讲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朝鲜战争、台海危机、中印战争,一直到中苏交恶,全书正文530页,基辛格本人要到200页之后,第9章时才出现。

(更多…)

泄密者、WikiLeaks 与媒体的伙伴关系

2010-11-29.UK_TG, The Guardian 2010-11-29

本星期一《卫报》的头版是WikiLeaks 公布超过25条美国领使馆机密电讯的消息,在内文中前10页都是相关报道。星期一的重点主题是美国与联合国、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星期二的头版是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立场。估计这一专题在《卫报》上能持续一个星期。

2010-11-30.UK_TG, The Guardian, 2010-11-302010-11-30.UK_TT, The Times, 2010-11-30

英国的其它报章也在跟进报道,《泰晤士报》星期一的头版是美国被中东国家要求轰炸伊朗,星期二就转为美国外交官汇报英国的外贸特使安德鲁王子“出言不逊”,《每日电讯报》也是这个头版,这是英国的大小报都喜欢的题材,只有《卫报》的头版是中国和朝鲜。

对于这个新闻,虽然基本素材都被 WikiLeaks 公开了,但在英国,其它报纸都只能做跟进报道,因为《卫报》几个月前就从 WikiLeaks 那里拿到了所有数据,花了大量功夫进行分析筛选重组,才能整理出发展线索,配合时事背景。只有在这之后,数据才成了故事。

2010-11-29.NY_NYT, New York Times, 2010-11-292010-11-29.SPA_PAIS, El Pais, Spain, 2010-11-29

同时在做这番功夫的是几个 WikiLeaks 选择的媒体伙伴:美国的《纽约时报》、德国的《明镜周刊》(Der Spiegel)、法国的《世界报》(Le Monde)、西班牙《国家报》(El Pais)。

(更多…)

Obsession (1949)

Obsession (1949)

地区 英国
导演 Edward Dmytryk
主演 Robert Newton (Dr. Clive Riordan)、Phil Brown (Bill Kronin)、Sally Gray (Storm Riordan)、Naunton Wayne (Supt. Finsbury)
配乐 Nino Rota

2009-09-13 Obsession (1949)

这部英国电影 Obsession (1949)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警探怀疑男主角医生仍然关押着他的美国情敌,是因为这个原本说着一口上流社会标准英语的医生,开始在对话中漏出街上美国兵口中的俚语来。

这部电影虽然属于英国的“黑色电影”(film noir),但导演其实是美国人。作为乌克兰移民的后代、左翼人士和美国共产党员,导演 Edward Dmytryk 在麦卡锡主义当道时受到迫害,有一段时间他躲到了英国,这部电影就是他在英国时拍摄的作品。

电影由 Alec Coppel 根据他自己的小说改编(他后来为希区柯克写了 Vertigo 剧本),故事很有特别之处。男主角医生知道妻子有外遇,有一天回家逮住两人,把妻子赶回她的房间之后,把她的美国情人带走了。她以为丈夫一定杀了她的情人,不久后却收到了美国人从海外寄来的告别信。不过导演并没有接着向观众卖关子,很快我们就跟着医生来到他关押美国人的秘密地方。每次两人都客气地交谈,他不仅送来食物,还带着一瓶水倒在隔壁房间的浴缸里。美国人被医生用一根铁链锁着,活动范围有限,看不到隔壁房间内发生了什么(所以这部电影又名 The Hidden Room),就问医生。医生很耐心地向他的囚犯解释说,他发明了一种酸液,可以溶解尸体,等到他逐次运来足够的酸液,就会杀了他,然后毁尸灭迹。与此同时,警察接到医生妻子的报告前来调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疑点,直到他在街头偶尔听到几个美国兵的对话。

(更多…)

议长成为平息民众情绪的替罪羊

2009-05-19 times2009-05-20 times

经济观察网 上次我在参观英国议会的时候,《卫报》资深政治编辑迈克尔·瓦尔特 (Michael White) 指着墙上的一幅画对我说:“你看,过去下议院议长上任时,都是要被议员们拉扯着强按在议长席上的,因为一旦议会触怒国王,头一个倒霉的就是议长。”

今天的下议院,当然不用担心皇室,议长的脑袋也安全得多了。事实上近三百年来,下议院从未发生国议长被迫下台的事。然而星期二下午,现任议长迈克尔·马汀仅用30秒钟,就打破了这三百年的传统,他宣布辞职了。为了平息英国民众因议员津贴丑闻而产生的愤怒情绪,议长马汀成了替罪羊,被拉出来羞辱示众。

自从《每日电讯报》从5月8日开始逐日公布议员津贴报销账单开始,津贴丑闻已经到了第12天,充斥了新闻空间。每天出现的新一轮曝光,让议员们胆寒,让选民们激动和愤怒。有人说要议员们坐牢,有人说要议员们立刻辞去议席,反对党保守党领袖要求立刻举行大选。选民对议员们的怀疑与鄙视,甚至影响到了对议会民主制的信任,丑闻有可能上升为宪政危机。处于恐慌之中的议员们,则把愤懑之情转嫁到议长身上,指责他没有全力推动议会管理改革,没有为议员们赢得选民信任。在议员的再三“逼宫”之下,马汀只有黯然下台。

(更多…)

G20伦敦峰会第一天

经济观察网

4月1日上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英国首相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揭开了G20伦敦峰会的序幕。第一个提问的是BBC政治编辑 Nick Robinson,他的问题是“布朗首相一直责怪美国造成了这场危机,德国和法国一直责怪美国和英国造成了这场危机。谁对谁错?”

奥巴马首先承认美国现有的监管体系不能适应飞速变化的环球金融体系,接着说同样情况也发生在英国和欧洲。但是他拒绝参与“相互责怪的游戏”,而是引用了他的法律教授的一句话“责怪可以丢给一些人,但责任需要所有人承担。”他和布朗都一再强调的,是英美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是被过分夸大了,G20国家间当然会存在不同意见,但都有着共同的目标。

但是德国和法国就没有这么含蓄,就在几个小时之后,德国首相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奇在伦敦举行了另一场联合记者招待会。两人一再强调,本次G20峰会必须在银行监管、高管奖金、对冲基金和避税港等方面达成协议,出台严格的监管措施,并称这是德法两国一致同意的“不可谈判”的底线。

(更多…)

布朗需要G20伦敦峰会取得成功

在下周G20伦敦峰会举行前,英国首相布朗这几天一直在大西洋两地奔走,在斯特拉斯堡向欧洲议会发表演讲之后,飞到了美国纽约,下一站将是巴西和智利。G20 峰会前忙碌奔波的布朗,让我想起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的布莱尔。象当年的布莱尔一样,布朗在理念上与美国完全一致,并期望通过英国在欧盟中的影响力,试图让大西洋两岸步调一致,协同出击。然而欧洲与美国的分歧,却不是当年的布莱尔,和今年的布朗,能够弥合的。

对于布朗大大有利的是,今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是每个西方首脑都想靠近沾一点光的人物。与奥巴马走得近一些,对布朗的形象有益无害。和当年的布莱尔一样,布朗确实支持奥巴马政府全球联手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但是欧元区国家的想法却是自己已经做了不少努力,现在需要看看再说。好在欧洲与美国之间的分歧,并不属于意识形态层面,而只是实际操作上的轻重缓急不同而已。

(更多…)

隔海羡战

因为时差的关系,英国报纸在报道美国总统大选预选的时候,比较尴尬。各个州举行初选的那一天,英国报纸晚上定稿的时候,美国的预选还在进行中。第二天早晨,各家报纸上,任何一点的错误预测,完全逃不过已经知道结果的读者的眼睛。有的时候错误的预测已不仅仅是分析判断的误差,而更多地反映了报纸编辑的倾向性。初选第二站,新罕布什尔州初选的第二天,《独立报》的头版是奥巴马的大幅照片,加上好几版的专题文章,彷佛他已经得到民主党的提名。报纸送到读者手中时,电视广播网站都在报道希拉利如何反败为胜。虽然当天几乎所有媒体的预测都出错,但《独立报》在结果未出前,就做如此偏向性地报道,只能说报纸编辑已经义无反顾地投向了奥巴马的怀抱。

《独立报》的举动,反应了英国部份左翼人士对于拥有一个年轻而充满魅力的领袖的向往。他们是把自己对美国的期望,全部投射到一个代表着“新”、“改变”的年轻政客身上,没有经验变成了没有包袱。他们似乎忘记了,十多年前,他们欢呼着迎来了一个同样年轻、充满魅力、团结左中右、代表未来的领袖――布莱尔。对于布莱尔执政期间“操纵媒体形象”深恶痛绝的这些人,现在却倾心于另一个形象远远大于实质的政客,不能不让人感觉到他们只是游戏的一部分,就像粉丝需要追捧新人一样。

对于美国总统初选,英国媒体比公众更热情。用《卫报》专栏作者 Timonthy Gordon Ash 的话说,美国总统选举好像足球世界杯一样,每隔四年,全球瞩目。《卫报》在“超级星期二”当天的报纸中,赠送每个州的初选结果空白表格,好像英国读者会在半夜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比赛结果似的。今年的大选,可能会出现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非白人总统、第一个女总统、或者是一个年纪最大的总统,情节曲折,峰回路转。相比之下,英国政治、本地选举,就好像当地的半业余俱乐部比赛,观者寥寥。难怪反对党保守党领导人卡梅伦也想搭“奥巴马狂潮”的车,一方面就提议在下次大选前举行党派领导人电视辩论,另一方面称自己“这一代”,就象奥巴马一样,已经理解“新的政治运作”,暗示首相布朗属于过时的“上一代”。

据说West Wing 深受英国媒体人喜爱,最近又爆出原来这部电视剧中最后上任的拉丁裔总统就是以当时还是新进参议院的奥巴马为原型设计的传闻。英国媒体人对于美国大选的热情,不仅仅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国家”,而是着迷于美国式竞选的精心组织策划、媒体的地位、候选人之间如同“超女”式的你争我夺。而部份自由派人士,更是以自己拥戴一个非白人的未来美国总统而自我感觉良好。然而如果主动地把自己的身份从媒体变成粉丝,实在属于自降身份,忘记了自身的责任。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