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BBC

英国出版动态(74):英语的演变与传播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英语

书名:《英语历史上的100个地方》(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100 Places)
作者:比尔•卢卡斯(Bill Lucas)、克里斯托弗•马尔维(Christopher Mulvey)
出版社:Robert Hale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上个星期我去都柏林参加了国际健康经济学协会的欧洲年会,会上看到一张用来展示研究成果的海报,主题是跨国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的验证。健康状况调查是一种很有用的研究方法,但是如果要做跨国比较研究,就得保证不同国家参与者看到的问卷内容必须一致,而且这种一致性必须十分精确,于是这里就需要有个验证过程,涉及一些语言学的方法。如果英语的问卷翻译成了德语或中文,然后需要验证,这很容易理解,但是这张海报的作者们研究的语言学验证,是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这三个国家进行的,也就是说,即使是在英语国家,同样的单词或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其意义已经开始出现分化。

(更多…)

Dancing on the Edge

英国演员 Mel Smith 去世,心脏病发作,刚60岁。我没有看过他早期的成名作,所以在他演出的角色中,印象深刻的可能是他最后一部作品,Dancing on the Edge 中伦敦豪华旅馆的经理 Schlesinger,一个精明而严厉但不失正直诚实的角色。

Mel Smith 和 Matthew Goode 在 Dancing on the Edge 中

(更多…)

The Killing III 开播

丹麦电视连续剧The Killing 3 (Forbrydelsen III)上个周末开始在BBC Four 播出了,一共10集,每周播出2集。这是The Killing系列的最后一集。

The Killing III在故事框架上和 The Killing 十分相似。女主角 Sarah Lund 在一开头都急于离开岗位,在The Killing中是为了搬到瑞典与未婚夫结婚,在The Killing III中是为了调离第一线的破案工作,到一个听上去很无聊的OPA(Office of Planning and Analysis)部门。两次离开的企图都是为了一个稳定的家庭生活――重建婚姻或是和儿子有正常的交流。从The Killing 到The Killing III,时间跨度上应该有5年了吧,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但是与母亲的关系似乎已是无法弥补。

(更多…)

BBC 的信心危机

约三周前应《两岸传媒》杂志写了一篇有关BBC应Jimmy Savile事件所面临的危机,我的观察角度主要是BBC的编辑自主,全文如下。

上个星期这一事件的发展急转直下,最终导致上任才一个多月的BBC总裁 George Entwistle 在周六辞职。事件的导火线是Newsnight 上周五(11月2日)播出的一段调查报道,指称一位1980年代曾是撒切尔政府内阁成员的保守党大佬曾多次在威尔士北部城市 Wrexham猥亵儿童。尽管节目未点名,但网上很快开始猜测流传这人的姓名。这段报道也许是Newsnight节目希望在Jimmy Savile事件后挽回声誉,但问题是节目中的主要证人竟然认错了人,而且节目编导在播出前没有求证。更为严重的是虽然在节目播出前Twitter上已经传了很久,BBC总裁 George Entwistle 对这一触及敏感话题的报道却不知情。整个事件确实只能归结为是BBC新闻调查的失误,BBC管理层的失职。

在节目播出一周后,Newsnight在节目中道歉,当天的主持人 Eddit Mair 在节目最后的告别语是“下次节目将在下周一播出……也许吧”。Newsnight这个声誉卓著、影响力很大的老牌节目,能否生存下去现在都是一个疑问。谁来当BBC总裁现在也是很大一个问题,BBC信托会主席彭定康称要尽快找到继任人,问题是原先的候选人,比如BBC新闻总管 Helen Boaden现在正因Newsnight 的Jimmy Savile事件接受质询,一下子很难找到合适的候选人。与此同时,甚至有人声称要彭定康辞职,BBC的这场危机,真的要赶上 Hutton Inquiry了。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40):小众图书的推广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获奖为小众图书 带来大销路

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各种小说马上销售一空,这种情况并非中国独有。本周二2012年度英国文学小说最高奖布克奖(Booker Prize)揭晓,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凭着《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在三年内第二次获奖。根据过去的经验,这本书的销量也将会马上再次出现一个飞跃。所以说不论中外,文学小说要卖得好,获奖都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不过英国的图书市场毕竟成熟得多,读者的层次也相当丰富,各类图书有自己针对的读者群,也有各自独特的宣传推广方式,不会一窝蜂,这一点值得中国的出版业和媒体学习借鉴。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21):翻译小说的市场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翻译小说的市场

上周提到的“世界读书夜”活动推荐的25种图书中,只有两种是翻译作品,分别是巴西作家保罗•科尔贺(Paulo Coelho)的《炼金术士》(The Alchemist)和瑞典作家约翰•林德奎斯特(John Ajvide Lindqvist)的《生人勿进》(Let the Right One In)。根据《生人勿进》改编的同名瑞典电影2009年在英国公映时,受到极高评价,成了一个受小众热捧的片子。后来这部电影的导演和摄影被请到英国拍摄了冷战间谍片《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而小说版权则被好莱坞买下重拍成了《嗜血童话》(Let Me In)。

近些年来,北欧国家小说在英国大热。在近几周的英国小说类排行榜上,挪威作家乔•奈斯波(Jo Nesbø)一人就有两本小说分别进入两个分类排行榜前十名。他的小说《猎头》(Headhunters)进入了平装本排行榜,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挪威电影也正在英国公映;他的新书《鬼魅》(Phantom)则置身于精装本排行榜上。奈斯波可以说是目前在英国最红的北欧作家,在他之前当然是瑞典的斯蒂格•拉森(Stieg Larsson),他的《千年三部曲》:《龙纹身的女孩》、《玩火的女孩》、《捅马蜂窝的女孩》在英语地区热销了好几年,据出版商蓝灯书屋称,这个三部曲的各种版本加起来在美国卖了1400万部,在英国这三本书也曾是排行榜上的常客。而在拉森之前,则是另一个瑞典小说家亨宁•曼凯尔(Henning Mankell),他的“瓦兰德”系列小说以一名中年警探库尔特•瓦兰德(Kurt Wallander)为主角,在英国非常受欢迎,BBC不仅引进了两个版本的《瓦兰德》电视系列剧,还重拍了英语版本,已经拍到了第3季。

(更多…)

2012年度 BAFTA 电视奖提名公布

BAFTA 公布了 BAFTA TV Awards 2012 的提名名单。风头最劲的是ITV拍摄的以系列杀手 Fred West 为主角的电视连续剧 Appropriate Adult,男女主角 Dominic West 和Emily Watson的女配角 Monica Dolan 都获得了提名,剧集本身获最佳迷你系列剧提名。获得2011年度最佳电视系列剧奖的《歇洛克》(Sherlock)虽然获得最佳男主角(Benedict Cumberbatch)和最佳男配角(Martin Freeman)提名,但剧集却未获得提名。《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也仅获得一项最佳女配角奖(Maggie Smith)。

BBC4获得了3项最佳海外节目的提名,包括两部丹麦系列剧 The Killing 和 Borgen,以及澳大利亚连续剧 The Slap。

今年的话题是几种剧集的定义,今年BAFTA取消了过去一直采用的电视连续剧(Drama Serial)的概念,转而采用美国的迷你剧(Mini series)的叫法,而且还特别用集数作为定义。所以1-2集的是单本剧(Single drame),2-5集的是迷你系列剧(Mini series)、6-19集的是电视系列剧(Drama series)、再往上就是肥皂剧和连续播出剧集(Soap & continuing drama)了。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11):坐着火车去旅行

《深圳特区报·阅读周刊·坐着火车去旅行

上周英国非小说类精装本排行榜上名列榜首的,是一本旅游指南。和旅游有关的书畅销,本来不算奇怪,英国人热衷旅游,书店里除了分得细细密密的世界各地旅游指南外,旅游见闻图书也相当受欢迎,比如把英国当作第二故乡的美国人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写的一系列旅游见闻随笔就拥有大批忠实读者,上海译文出版社已经翻译出版了其中的五本。不过这本新上榜的旅游指南,并不是“最新版”某地指南,或是写一个从没人去过的地方。这本书出版在150年前,介绍的是英国。

英国人乔治•布莱德肖(George Bradshaw)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制图家和出版家,他最大的成就,是编写出版了历史上最早的火车时刻表。英国人发明了火车之后,铁路商业化蓬勃发展,一度有超过一百多家铁路公司各自铺设铁轨经营列车服务,并无统一的时刻表。布莱德肖是第一个收集编写所有公司的火车时刻表并印刷出版的人,成为当时火车旅行必不可少的工具,“布莱德肖”成了火车时刻表的代名词,他发明的时刻表编写法也一直沿用了下来。火车的出现,迅速扩大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旅行的范围和方便舒适程度,到外地休闲旅游成了普通人可以享受的活动,随之而来的是了解铁路沿线风光的需求。于是布莱德肖又编写出版了一本《布莱德肖旅行手册》(Bradshaw’s Tourist Handbook),介绍英国各地铁路沿线的市镇乡村,大受欢迎。

这本手册在150年后再次大热,要归功于一个BBC的旅游随笔节目《坐着火车游英国》(Great British Railway Journeys)系列。这个节目的基本形式,就是由主持人迈克尔•波蒂略(Michael Portillo)怀揣一本《布莱德肖旅行手册》,坐上火车去英国的各个角落,介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之外,还时时拿出这本手册追寻历史的足迹和光阴的变迁。迈克尔•波蒂略本人的背景挺有意思,他原来是保守党的一颗政治明星,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即进入政府,在梅杰时期曾官至国防大臣,有希望成为未来保守党领袖,但在1997年大选时,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大获全胜,保守党被打得稀里哗啦,本来拥有“稳保议席”的波蒂略竟然在自己的选区落败,丢了议员资格,虽然后来他又重新被选上议员,还进入了影子内阁,但已物是人非,再也没有希望领导保守党了。退出政治圈之后,事业反而兴旺了,时时在电视电台节目中亮相,做了不少文化节目,还曾担任了2008年英国小说最高奖布克奖的评委主席。

这个《坐着火车游英国》的节目2010年播出后很受欢迎,已经拍到第3季,聪明的出版商看到观众对系列中的“圣经”《布莱德肖旅行手册》非常感兴趣,决定用影印方式照原样出版,果然成为畅销书。许多英国人购买此书,当然有怀旧因素,想看看自己熟悉的地方在维多利亚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对这本150前的书兴趣不大的话,还可以选择这个电视节目自己的陪伴读物,2011年出版时也曾是畅销书。

Sherlock 的额外材料

我对 Sherlock 第2季第3集中出现的英国报纸感兴趣,是因为这些报纸都做得很认真,不仅有故事有照片(其中出现的两篇《卫报》的报道你甚至可以阅读其报道内容),而且在文字、字体、排版风格上都十分准确。英国的每份都有自己独特的字体和头版排版习惯,一眼即可看出,比如其中《太阳报》(Sun)的头版大字标题和左下角的小字报道,再比如其中的《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除了头版大幅报道外,在左上角还有标题“阿司匹林可防癌”,稍微熟悉一点英国报纸的都知道这种阿司匹林、咖啡可以致癌/防癌的报道是这份报纸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对剧中出现的报纸感兴趣,另一个原因是想看看制作者用了哪些报纸。剧集是BBC拍的,当然不可能有植入广告(即使是其它商业电视台的节目,原来也是不允许出现植入广告的,这个规定最近才放松了),选择任何一份似乎都有偏向之嫌。而且福尔摩斯和华生似乎不像是只看一份报纸的人,麦克洛弗特倒很有可能只看《泰晤士报》(Times)或是《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所以当华生在私人会所看到他在看《太阳报》(Sun),还表示了一点惊讶。编剧的对策似乎是把所有的全国性报纸都覆盖了,虽然有些只是一闪而过。

《歇洛克》是一部很注意采用社会媒体进行宣传的剧集,其目的是丰富观众的观看体验,引起更多讨论,而不是直接地宣传。比如剧中华生的博客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角色,这个博客上的最后一篇,名为“无标题”,其中是一段貌似BBC One 早晨节目《早餐》(Breakfast)的视频,两位货真价实的BBC主持坐在沙发上谈论“被揭‘作假’的业余侦探福尔摩斯坠楼身亡”的新闻,在现场报道的记者则是剧中角色,早先我们曾在高等法院门口看到她在报道莫里亚蒂一案。

其实《歇洛克》第1季做得更多,不仅有华生的博客,还有歇洛克自己的博客,以及女法医茉莉的博客。这个暗恋福尔摩斯、死心塌地不计回报的茉莉,在第2季之后人气急升,许多观众都很喜欢这个角色,况且她还在福尔摩斯“重生”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她的博客在第1季之后即停止更新了。

Sherlock 2 中出现的英国报纸

BBC 的 Sherlock 系列第2季第3集一开始,福尔摩斯成了新闻中的英雄人物,于是这一集中出现了不少英国报纸的镜头。

一开始报道福尔摩斯成了莱辛巴赫瀑布事件中的英雄的是《卫报》,虽然镜头中没有出现报头,但是可以从报纸字体上看出来这是《卫报》专用字体 Guardian Egyptian。

这一集中的莱辛巴赫瀑布(Reichenbach Falls)似乎指的是找回一幅价值170万英镑的特纳名画(可以看截图中的报道)和救回被绑架。

当然莱辛巴赫瀑布还是《福尔摩斯探案集》小说中男主人公与莫里亚蒂一起摔入悬崖“身亡”的地点。BBC 在2007年还以此为灵感拍摄了一部电视单本剧 Reichenbach Falls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