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3月, 2012:

英国出版动态(15):语言的地域与时代特色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语言的地域与时代特色

上次说到翻译小说的难度,让我想起英国作家戴维•米切尔(David Mitchell)的小说《云图》(Cloud Atlas)。这部曾获2004年小说布克奖提名的作品,在语言的运用上做了大胆尝试,在环环相套的六个故事中,采用了六种不同的文字风格,从过去到未来,从书信到畅销小说,甚至创造了一种“未来原始人”使用的变种英语。记得看到这最后一个故事时,我几乎放弃,但在硬着头皮看了几页之后,渐渐开始能够看懂,并深深被其吸引

当时就在想,谁要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那得有挺大勇气才行。要让一个译者同时掌握六种不同风格,要求实在太高了,一种办法是让六个译者分工,每人专攻其中的一段故事,人为地制造风格变化。后来听说台湾和大陆先后出了中译本,都是由一名译者翻译,比目鱼博客对这两个版本的看法是台湾版对原著文字风格的变化多端“表现得不甚明显”,而大陆版则“基本看不出来”。这样如果只看中译本,就未免失去了欣赏原著文字魅力的机会。

最近正在看的一本小说,通篇采用的也是一种变种英语。《袍》(Pao)是华裔女作家凯莉•杨(Kerry Young)的小说,曾获得2011年英国科斯达图书奖(Costa Book Awards)小说处女作奖提名。《袍》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中期的牙买加,主角“袍”在1938年十四岁时随母亲和哥哥离开中国来到牙买加,在首都金斯敦的唐人街上厮混,终于成为当地商户的“保护人”,娶了富家小姐为妻,这一切都发生在当地社会经济动荡以及牙买加独立运动的背景中。“袍”是小说的叙事者,他以及周围的人说的是一种特别的牙买加英语,大部分情况下没有时态、没有单复数、没有主动被动句。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14):翻译的难题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这个书名很难译

上周说到爱尔兰女作家艾福里克•坎贝尔(Aifric Campbell)以伦敦香港两地金融城为背景的小说《交易场地》(On the Floor),接着就看到新闻说这本小说入选了英国2012年度的Orange小说奖初选名单。这个由英国一家手机网络冠名赞助的小说奖是英国唯一一个专门用于奖励女性作家的小说奖,迄今已有17年历史,在英国颇受重视。上周公布的是初选大名单,共有20部小说入选,只有7部是英国作家的作品,提名名单将于下个月公布。

看这条新闻时,吸引我眼光的对评委的介绍。五位评委是清一色的女性,大部份在电视电台工作,其中两位没有写作经历。英国的文学奖,一般每年都换不同的评委,并不要求都是文学大腕,甚至并不需要是作家才能当评委,而是要有评判眼光。不过当评委并不是件轻松的的事,据《卫报》报道,今年入围Orange 小说奖的共有143本小说,四位评委每人要读35本左右,而评委主席、英国畅销小说作家乔安娜•特罗洛普(Joanna Trollope)则要“读完所有入围小说”,不知道要什么样的阅读速度才能应付?特罗洛普自己还活跃于创作中,上个月还刚刚出版了新作《士兵的妻子》(The Soldier’s Wife)。

在20部小说中,特别值得一提是英国作家阿里•史密斯(Ali Smith)的作品There But For The。这个古怪的书名似乎是取自一句英语谚语“There but for the grace of God, go I”(“如非蒙主恩典,我非垮不可。”)的前半句,但其中的四个单词又是书中四章的标题,书中还有一个喜欢玩文字游戏的9岁女孩布鲁克作为叙事者之一。这本书的情节很简单,说的是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开门宴客,一个“朋友的朋友”在席间悄悄上楼把自己反锁在客人房内拒绝出来,僵持之下引出一连串荒诞的故事和奇异的人物。这本小说自去年出版以来受到高度评介,许多人对它未能得到2011年度英国小说布克奖提名感到不平,应是Orange小说奖提名的热门。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13):小说里的经济危机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英国小说里的经济危机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海啸,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曾经是图书出版的热点,最早是记录“到底发生了什么?”,随后是分析“为什么会发生?”,书出得又快又多,良莠不齐。再后来则是反省资本主义制度,乐观者如安纳图·卡列茨基(Anatole Kaletsky)在《资本主义4.0》(Capitalism 4.0)中认为资本主义有自我升级的能力(中译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对市场自由化持反对态度者如张夏准则出了《资本主义的23个秘密》(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剖析许多有关资本主义的似是而非的观点(中译本《资本主义的真相》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但是以小说形式反映这场危机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震荡的作品,就屈指可数了。一方面金融海啸本身险过小说,如果想看“剧情”,还不如读《纽约时报》记者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的《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了(人民大学出版社出了中文版),比小说还精彩;另一方面,既了解金融市场运作又能写出吸引人的文字的作家毕竟不多,几年曾在伦敦金融城做投资银行的石川哲也写了一本《我是怎么造成信贷紧缩的》(How I Caused the Credit Crunch)的“小说”,其实更像是有虚构人物的个人回忆录。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12):助产士的怀旧故事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助产士的怀旧故事

说起最近新播的热门英剧,你可能会想到ITV的《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和BBC的《歇洛克》(Sherlock),但其实最近英国最受欢迎的新剧是《助产士的故事》(Call the Midwife),不仅在收视率上直逼《唐顿庄园》,而且还是BBC近10年来新拍剧集中收视最高的。

《助产士的故事》根据珍妮弗•沃斯(Jennifer Worth)的同名回忆录改编,写的是1950年代伦敦东部贫民区一群助产士的故事。助产士作为一种特殊护士进行专门培训,在英国还是从1950年代才开始,作为社区助产士,沃斯和她的同事们不仅要在医院帮助接生,还要到社区中走访孕妇和产妇,见到许多人生百态和各种悲欢故事。多年之后她将对这段历史的回忆集结成书,大受好评,随后又出版了《贫民作坊的阴影》(Shadows of Workhouse)和《再见东区》(Farewell to East End),成为“助产士三部曲”。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