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6月, 2012:

英国出版动态(27):寻找新的角度看历史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寻找新的角度看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已经被研究了无数遍了,但是人们对它的兴趣似乎从未消褪。在过去几个月里我已经介绍了好几本二战题材的新作,包括以英国情报部门反间谍活动为主题的《双面间谍》(Double Cross)、以一名英军士兵真实经历为题材的《闯入奥斯威辛的人》(The Man Who Broke Into Auschwitz)、还有以普通人生活经历为视角重述二战历史的《天崩地裂》(All Hell Let Loose)等等。

这个月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又推出一本新书,书名就叫《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Second World War),上周已经升至非小说类精装本的榜首,单周售出超过1万4千百本。比弗是二战专家,最著名的作品当属1998年出版的《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他的上一部作品是2009年出版的《诺曼底之战》(D-Day),以诺曼底登陆之后的两个月战事为题材,受到各方高度赞扬,他对盟军轰炸战略的批评还引发了一场辩论。在新书宣传的带动下,已出版2年的《诺曼底之战》平装本再次回升到排行榜前10名。

(更多…)

《卫报》驻华记者华衷告别中国

今天的《卫报》副刊G2上,发表了《卫报》驻北京记者Jonathan Watts的长文,回顾他在中国10年的报道经历。我一直喜欢他写的报道,他离开中国,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很凑巧的是,我读到的他的第一篇文章,是2003年他被派往中国之前,从日本发回的最后一篇报道,当时他是《卫报》驻日本记者。相比于日本,中国的经济社会变迁的速度是惊人的,许多重大事件正在或即将在这里发生,这正是促使他来到中国的原因。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26):引人入胜的科学读物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引人入胜的科学读物

经常阅读英语出版物,就会发现有许多身处科研前沿的专业人士,愿意花时间、也有能力为普通读者写书。这些作者对本专业发展了解深入、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还可以写得深入潜出、通俗易懂。当然出版商也是看准了这些定位于科普与专业图书之间的作品有一定的市场,虽然难以成为畅销书,却不至于无人问津。

在近两年来我看过的这类作品中,特别值得推荐的就有科迪莉亚•法恩(Cordelia Fine)的《性别的误识》(Delusions of Gender),致力击破流行文化中对“男女有别是天生的”这一误识;隆娜•法兰克(Lone Frank)的《我的美丽基因组》(My Beautiful Genome),讲述基因技术对疾病预测、家族历史和社会关系的冲击;以及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的《生火》(Catching Fire),论证烹饪在人类进化中的关键作用。

最近出版的新书《语言:文化工具》(Language: The Cultural Tool)就是一本由专业人士写作,面向普通读者的书,而且书中观点极有争议。丹尼尔•埃弗里特(Daniel Everett)年轻时是一名虔诚的传教士,被派往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皮拉哈(Pirahã)族人居住地传教,在与当地人共同生活多年之后,他学会了皮拉哈语,却失去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做不了传教士,却成了一名语言学家,获得了博士学位。2005年他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凭着他对皮拉哈语的研究,向语言学权威乔姆斯基(Chomsky)的“普遍文法”(universal grammar)理论提出直接挑战,在西方学术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乔姆斯基的支持者纷纷出来反击,埃弗里特一一回应,同时还声称对他的攻击有些已经超出了学术辩论的范围。在《语言:文化工具》一书中,他继续论证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是人类天赋这一观点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他自己则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工具,是人类出于交流的需要,通过后天学习而掌握的。不管他的结论是否正确,他的论证过程是非常清晰的,而且读起来绝不枯燥。

埃弗里特给语言学界带来的难题是无人能够证实或证伪他的论点,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掌握了皮拉哈语的西方人,他的人生经历十分传奇,几年前出了回忆录,今年还出了一部他与皮拉哈族人一起生活的纪录片,其中也谈及到他与乔姆斯基支持者的论战。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25):仪式、社会与宗教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仪式、社会与宗教

本周英国举行了连续四天的女王钻禧(Diamond Jubilee)庆典,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四天里活动繁多,从泰晤士河上的“千舟竞渡”、白金汉宫前的音乐会,到圣保罗大教堂内的感恩祷告,最终以白金汉宫阳台上皇室成员向“子民”们致意结束。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发现即使是在英国这样一个自由散漫的社会,“公共仪式”依然具有高度的社会凝聚作用。在这几天时间里,许多英国民众沉醉在欢庆愉悦的氛围中,暂时忘却了皇室为何拥有“与生俱来”的权力。当然,对“公共仪式”分寸的掌握是极为重要的,在庄重与轻松、肃穆与随意、颂扬与调侃之间的平衡,英国人拿捏得如火纯青。

在西方社会,这些“公共仪式”的根子往往在宗教上,近几十年来社会世俗化潮流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处理各种来源于宗教、已深植于文化中的价值观与公共仪式。英国哲学家艾伦•德波顿(Alain de Botton)今年出版的新书《无神论者的宗教》(Religion for Atheists)就在试图为这一难题提供解决方案,首先他宣称自己是在坚定的无神论者家庭中长大,但是他认为其实对于许多被认为是来自宗教道义的东西,如社区、善意、关怀,甚至教育和艺术等,无神论者无妨大胆“拿来”,而不必纠结这些行为背后的宗教渊源。他甚至建议在伦敦市中心修建一座“无神论者的殿堂”,成为无神论者沉思默想的地方,这当然是企图把公共仪式从宗教那里夺过来了。

(更多…)

女王钻石庆典“千舟竞渡”报纸头版

2012年6月3日英国女王钻石庆典(Diamond Jubilee)泰晤士河“千舟竞渡”(Thames Pegeant)后第二天英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基本上都以“千舟竞渡”的大幅鸟瞰照片作为头版照片,有些报纸还对版式进行改动以配合照片。报纸的立场体现在头版头条的内容上。

小报大都让照片占据整个头版,而且一定不能少了女王的大头照片:

《太阳报》

《每日镜报》

《每日快报》

《每日邮报》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24):从电视到小说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从影视改编的小说

一部小说畅销之后,常常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但是一部影视作品大受欢迎之后,被改编成小说,却不多见。

当然从影视作品变成小说,并非没有先例,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英国科幻小说作家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不过这不能算是真正的影视改编小说,因为克拉克是一边为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写剧本,一边在写小说,剧本和小说几乎同时完成。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影视改编小说,基本上是把剧本整理成小说,或是添加点幕后资料,满足粉丝们的收藏愿望,属于“纪念品”式的附属物。

然而这个星期在英国出版的一本影视作品改编小说《凶杀》(The Killing),却是真正的小说,不仅从头写起,而且野心颇大,请了专业悬疑小说作家署名写作,以精装本形式出版。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