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1月, 2007:

《最好的时光》(2005)

《最好的时光》(2005)
导演:侯孝贤
主演:舒淇 张震

看完《最好的时光》后,我的问题是:1+1+1是否能>3?《最好的时光》的三段故事,我最喜欢的是第一段,无言中的青春冲动,眉宇间和小动作中的传情递意,彷佛回到了侯孝贤早期充满创造活力时期的风格;第二段理想和爱情的矛盾、为大义而牺牲小我则是中国戏剧中传统的主题,侯孝贤对传统的回归甚至到了需要去掉对话而改字幕的程度;第三段是已经燃烧完了的爱情,只有影像而没有灵魂,说得残酷些,和此段的风格一样。

《最好的时光》 Three Times

(更多…)

BBC 将开始提供电视节目下载

BBC 将提供免费下载其电视节目,但是细察“小字”,却是“尤抱琵琶半遮面”,有相当多的限制。

(更多…)

我的英语Blog: WaterInk

我的英语博客叫WaterInk。用英语写,一方面当然是给只读英语的人看;另一方面是有些内容和感受,还是用英语表达比较恰当。不记得从哪里看到说懂多过语言的欧盟主席,葡萄牙人 José Manuel Barosso “说英语的时候象英国人那样思考、说法语的时候象法国人那样思考”。我肯定是不会达到那种境界了,但有些事用适合用英语说这种感觉还是有的。所以说,WaterInk不是Taohuawu的翻译,而是另一个Blog。

WaterInk

郭小橹:《简明中英情人字典》

《独立报》的书评版编辑Boyd Tonkin采访了新书 A Concis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for Lovers (《简明中英情人字典》)的作者郭小橹。郭小橹来自中国,是背景电影学院的讲师,同时出版小说和电影理论书籍。2002年来英国,继续拍电影和写书。她的新片《今天的鱼怎们样?》现在正在美国 Sundance Film Festival 上映。

这本部是以一个来自中国的农村姑娘庄小乔的第一人称写的,记录了不会英语的她来到英国,学习英语,了解英国,结识了解她的英国情人,思考文化和人生的过程。整部书的英语写法同时记录女主角了解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文化的过程。

Guo Xiaolu Interview

(更多…)

《电影双周刊》停刊了

《电影双周刊》最后一期香港唯一的专业电影刊物《电影双周刊》停刊了。虽然好久没看这份杂志了,但在香港期间,是一定会买来看的,有着一定的感情。杂志编辑部说停刊是因为财政问题,长期亏本经营,无以为继。《电影双周刊》的杂志性质其实和英国的电影刊物 Sight & Sound 相似,以记录电影为己任,不是围绕明星打转的刊物。Sight & Sound 的“记录”使命感可能更强些,会刊登所有在英国上映的电影的剧情(包括结尾)和影评。

Sight & Sound 是由政府资助的 British Film Institute (BFI) 出版。我不知道政府资助占多少比例,但相信至少保证了杂志不会歇业。反观香港的状况,政府长期把电影当作纯娱乐工业而非文化事业,《电影双周刊》的英文名 City Entertainment 反映了其在“文化”和“娱乐”之间的挣扎,最后也只好在商业的大潮中自生自灭了。

Made in Britain, Dumped in China

昨天(1月26日)《独立报》是英国报纸中唯一以“英国向中国倾卸垃圾”新闻为头版头条的报纸。《独立报》自改为小版出版后,常常有惊人的图片和醒目的标题出现在头版,新闻的选择也和其它不同。昨天的头版标题是Made in Britain, Dumped in China。有关报道一直延续到第2-3版。第3版有详细的示意图,解释英国的垃圾是如何运到中国、被分拣回收的同时污染中国的空气河流土壤的。

Made in Britain, Dumped in China - Independent

(更多…)

Daily Quote: Mark Lawson on why Hollywood love The Queen

Mark Lawson 发表在今天 (2007-01-26) 《卫报》上的 Hollywood in the mirror 的开场白:

Since Elizabeth II’s advisers started working to make her seem more in tune with the public mood, it has become customary for her to send congratulations to Britain’s Academy Award nominees. But this harmless gesture of modernity will have had the flunkeys in a kerfuffle this year because the UK’s nominations for a movie about the attempts by Elizabeth’s advisers to make her seem more in tune with the public mood.

Hollywood in the mirror
flunkeys: servants
kerfuffle: commotion or distrubance

Babel (2006)

Babel (2006)
译名:《巴别塔》(香港)/《通天塔》(大陆)/《火线交错》(台湾)

(导演: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有点故作深沉其实空洞无物、零件加起来无法超过整体的感觉。

如果导演想同时讲四个故事,抽丝剥茧,最后让观众发现四个故事联系在一起,借以传达出世界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到世界另一端的人这样一个信息的话,未免太低估观众智力。可能对于某些只能把全世界分为“美国”和“其它”两个地方的美国人来说,这个想法颇为新鲜和震惊--如此假设都有点侮辱这些美国人的智力了。
Babel poster
(更多…)

BBC FOUR World Cinema Award 2007 获奖片 The Death of Mr Lazarescu

BBC 主办的电影奖。今晚公布结果,罗马尼亚影片 The Death of Mr Lazarescu 获奖。

评委只有3个,其中只有 Peter Bradshaw 我还算了解,他是《卫报》的影评人,常常读到他的影评。其它两个 Peter Capaldi (编剧) 和 Leslie Felperin (影评人) 都不认识。The Deatch of Mr Lazarescu 没看过,不过看他们的讨论,对他们对于其它几部提名影片的一些看法还是相当认同。

特别是提到 Dardenne兄弟的 The Child/L’enfant (这是我的选择,但我没有看过所有影片)。我有同感的是,虽然我喜欢 Resetta,但还是觉得这部影片是那种让人觉得灰暗沉闷心情郁闷的电影,所以迟迟未看。还是因为被提名后爱丁堡的 Filmhouse 重放时才有机会一看。结果是既感情真挚、关怀社会、关心角色又扣人心弦的一部影片。

Sight & Sound 的2006年10大电影

Sight & Sound 的评选办法是找一批影评人、编辑、撰稿人,让每人提名5部影片,然后计算每部电影的得票数。结果是:

1. Hidden/Caché (dir. Michael Haneke)

2. Volver (dir. Pedro Almodóvar)

并列第3的有4部

3. The Departed (dir. Martin Scorsese)

3. The Queen (dir. Stephen Frears)

3. Red Road (dir. Andrea Arnold)

3. 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 (dir. Tommy Lee Jones)

并列第7的有4部

7. Climates (Nuri Bilge Ceylan)

7. The New World (Terrence Malick)

7. United 93 (Paul Greengrass)

7. Pan’s Labyrinth (Guillermo del Toro)

Hidden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