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几星期前为《南方都市报》写的一篇文章。写完之后,在前一周BBC Radio 4 的 Media Show 中,听到了主持人对谢菲尔德大学教授 Allan Percy 的采访,以及《泰晤士报》科学编辑 Mark Hendenson 和《每日邮报》科学编辑 Michael Hanlon 的辩论(我在文中提到了 Mark Hendenson 《每日邮报》的不满)。Allan Percy 的观点主要是科学家和大学需要宣传自己的科研成果,但是一经媒体改写渲染,往往大为走样,科学家既没有时间一一回应媒体的炒作,又有可能成为媒体失实报道,公众信任度下降的牺牲品。Mark Hendenson 在辩论中重复了自己对《每日邮报》和其它媒体上炒作“不再需要男人”的不满,Michael Hanlon 则以自己的报道吸引了公众对这一话题兴趣作为挡箭牌。在我看来,《每日邮报》和其它一些报纸的报道很不负责,其它媒体,特别是传播媒体,很容易只报道报纸头条,而不会去看大学的新闻稿,更别说是论文原文了。在轰动效果之后,大众或者对科技进展产生不现实的期待,或是对科学家信任程度下降,受损害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家们。
BBC也会踩进小报陷阱
《南方都市报》
当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纳耶涅亚(Karim Nayernia)在学术刊物《干细胞与发育》发表文章,宣布成功地从人类干细胞中诱导出精子样细胞时,大概没有想到他的研究成果会出现在《每日邮报》“世界不再需要男人?”的标题之下。即使在英国这个科研报道颇有基础的国家,一项严肃的科研进展,也会被大众媒体渲染得耸人听闻、荒诞不实。
纳耶涅亚实验室取得的这项成果,可以说是男性生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可能会给男性不育带来新的治疗办法。但显然这项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满意解答,特别是这种“人造精子”与真正的精子差别有多大等。
平心而论,英国的科普媒体、电视电台和严肃报纸(即所谓“大报”),在报道科学进展时是相当认真的。《自然》杂志的新闻部和科普杂志《新科学家》在报道这一新闻时,都指出在把这种“精子样细胞”(sperm-like cell)称为“精子”(sperm)之前,必须对其特性做进一步研究———一个长着尾巴、会游泳、有23条染色体的细胞并不等于就是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