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9月, 2011:

在爱丁堡重看鸦片战争

在《深圳特区报》上发表时有所删节,这是全文。

爱丁堡图书节不是书展,而是一个读书节,目的主要不是售书,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与在爱丁堡艺术节期间同时举行的其它艺术节相比,爱丁堡图书节就没有那么大的气势,论场景的华丽气派比不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论场次规模比不上爱丁堡边缘艺术节。图书节的场地,不过是爱丁堡被列为联合国文化遗产的“新城”西端名叫夏洛特花园的一块大草坪,演讲厅是一座座临时搭建的帐篷,每年8月,读者、作者、记者和工作人员就一起挤在这一块草坪上。

然而就是在这简陋的场地,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作者,从知名小说家到初出茅庐的年轻作者、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到退休政客、从科学家到记者,都愿意来这里和读者面对面的交流。今年的图书节就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800名作者参加,吸引了19万观众。

爱丁堡有着深厚的文学传统,所以不仅讲座几乎场场爆满,观众也相当有层次。今年我去参加《卫报》政治记者西蒙•霍加特的讲座时,发现坐在我前面的白发老人,原来是自由民主党前领袖坎贝尔。夏洛特花园中,常常能看到一些风雅的老者,手中拿着好几个场次的门票,看了一场又赶下一场。那么图书节的观众是不是有年龄偏大的问题?我向图书节的新闻官弗朗西丝•萨顿女士提出这个问题。她回答说这和我参加的讲座有关,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作者会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听众。

确实,爱丁堡图书节不仅没有忘记年轻观众,而且还在培养下一代的读者。与针对成年读者的讲座同时举行的,是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节目,从3岁到15岁,每个节目都标注了适合读者的年龄段。夏洛特广场上,不仅有专门的童车停放区,还有儿童书店。

(更多…)

Spooks 1-9:那些消失的角色

BBC 将在今晚开始播出 Spooks 第10季,也是最后一季。

2002年Spooks首播之时,正是9/11之后,西方世界十分担忧伊斯兰恐怖活动的时刻,这一题材的电视剧马上引起巨大关注。Spooks 的特点,一个是节奏快、角色年轻、环境酷,以至于在播出之后,英国大学生对MI5招聘广告的反应亦踊跃起来;另一个是特别切时,新闻话题很快会成为剧情的一部份、从极右翼、到伊斯兰恐怖分子、到伊朗、俄罗斯、美国右翼、中国都在不同时期成为反角。

当然最具谈资的,是 MI5 的Section D 特工流失率特别高。第1季第2集中,Helen 被杀,惊呆了观众,一名有名有姓有对话、被默认为“正面群体”之一的重要配角刚出场不久就在被折磨之后被杀害,这是看惯此类间谍悬疑电视剧的观众没有意料到的,引起了相当的轰动。可以说是 Spooks 把这种“没有一个正面角色是安全的”概念普及开的,所以 Spooks 的观众都会在每季大结局或是新季的第1集紧张地等待猜测哪个主角又要遭殃了。

在Spooks已经播出的9季中,最早的那一批人除了 Harry Pearce还在岗位上之外,其他都已经消失了,不过这一批还是命好的,大多是退出退休或是流放,不象以后的角色基本都得献身。

第1季中的主要角色:

Tom Quinn: Section D的小队长,在第3季中对自己的使命出现怀疑、厌倦执行任务、退出。

Zoe Reynolds:在第3季中执行任务出错,即将被投入监狱。在 Harry的策划下匿名逃亡南美。

Danny Hunter: 在第3季大结局中的卧底行动中被劫持,遭杀害。

Helen Flynn:在第1季第2集中被杀。

Malcolm Wynn-Jones: 在几次面临生死抉择之后,第8季中要求提前退休。第9季中重新短暂地出现。

Colin Wells:在第5季中被策划政变的MI6特工杀害。

Harry Pearce:Tom Quinn 的上司,在第1季的其他角色消失之后成为 Spooks的顶梁柱。

(更多…)

The Killing 大结局

前一阵子我说不知道为什么BBC Four 在Channel 4 播出了7集美国版The Killing后开始重播丹麦版的 The Killing (Forbrydelsen),昨天晚上终于明白了,原来以BBC Four 每周日到周四每晚播出一集的速度,刚好在昨晚与Channel 4 同时播出大结局。BBC Four的节目编制可谓颇有心计。

(以下剧透,没看过美国版的、或是不想知道丹麦版结局的就此打住。)

(更多…)

基辛格 @ China

Henry Kissinger On China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看基辛格的新书《On China》,觉得像是在看两本书:前半部是中国历史纵论,从中华文明的兴起、鼎盛、衰落、封建王朝的覆灭,儒家思想对统治与外交的影响,一直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周旋;基辛格本人则要到200多页之后才登场,这之后是他个人的亲身经历,以及对40多年来中美关系发展的见证与展望。

中美建交这段历史太富有戏剧性,即使已有大量公开史料,基辛格作为其中的关键人物,其亲述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恢复,这是冷战时期改变世界格局的大胆举动,而在这之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其情节更如间谍片一般。基辛格的回忆自然有许多外人不知的细节,但是更有价值的,其实是他对1960-197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走向的分析,回顾当时东西方你死我活般意识形态上的对峙,是如何逐渐让位给地缘政治的权衡,过去的敌人如何成为盟友。

(更多…)

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艺术节


摄影:吕品

经济观察网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今年再创纪录,其中规模最大的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今年的演出节目增加到2542个,场次超过4万,共售出近190万张门票,这还不包括607个免费的演出项目。被邀请参加“高端艺术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几个海外剧目,包括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的《牡丹亭》、根据村上春树小说《发条鸟年代记》改编的话剧以及长达6个小时的《一千零一夜》等,都受到极大欢迎。世界最大的读书节爱丁堡图书节,今年的演讲者中有来自40个国家的近800名作者,吸引了19万观众。

爱丁堡艺术节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在今年的艺术节期间,笔者有机会和几位艺术节组织者、政府代表和演出组织者交流,试图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一点线索。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