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英国作家兼电台主持人莎拉·迪南(Sarah Dunant)为BBC电台4台做的一个广播节目,其中她提到自己今年年初到意大利北部城市曼托瓦(Mantua)的公共档案馆阅读历史资料的故事,非常有意思。档案馆存放了大量伊莎贝拉·德斯特(Isabella d’Este)的信件,这位嫁给曼托瓦城邦之主的侯爵夫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云人物,据说光采照人、风度优雅,而且博学多才、支持艺术又喜爱时尚,是当时贵族妇女争相模仿的对象,有一种说法称伊莎贝拉还是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模特。更重要的是,她还有高超的外交和政治技巧,在丈夫外出征战和儿子未成年期间,常以摄政王身份治理城邦,甚至在曼托瓦遭受军事威胁时,成功率众保住了城邦地盘。
(更多…)BBC Radio 4
我在英国听广播
最近刚上台的英国保守党政府文化大臣“劝告”BBC需与时俱进,学习流媒体平台Netflix提供愿者付费的方式,于是电视执照费是不是需要改革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由于电视执照费主要用作BBC的经费,总有人以自己不看电视为由支持将其废除,而这时候一定会有人出来提醒大家BBC不光是电视,还有几十个广播电台呢。没了这些电台,日子怎么过?
(更多…)国家与记忆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国家与记忆》
25年前,一座分隔东西柏林的高墙倒下了。在阅读许多纪念柏林墙倒下的文章时,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德国电影系列《故土》(Heimat)。《故土》被称为德国“普通人的历史”,以莱茵地区农村一户人家及其后代为主角,共有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跨越了一战结束到二战战败之间的历史,第二个系列以1960年代的慕尼黑为背景,第三个系列的开头正是1989年柏林墙上的关卡被打开的那一个晚上,男主角走在街上,一个满眼泪花的陌生中年男人忽然和他拥抱了一下,走开时还在喃喃自语:“从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今天”,那一晚分别多年的男女主角偶然相遇、决定重新走到一起,俩人一起见证了德国统一之后的社会经济变迁。
《故土》以柏林墙倒下作为第三系列的开始,因为那标志着一个“新”的德国的开始。如果说德国是欧洲最年轻的国家之一,许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25年之前,当时的东西德国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上是两个很不一样的国家,统一后的德国,不仅经历了一场政治架构的重组、经济的整合,同时作为国家重建的一部分,德国人还必须再次构建一个可认同的国家身份,这一过程所依赖的,是德国人共同拥有的文化历史,也就是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记忆。
共同的“记忆”在构建国家身份中的关键意义,正是《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一书的主题。该书的作者是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戈尔(Neil MacGregor),这本来是他为BBC电台4台主持的一个系列广播节目,分30集,每集15分钟,选择一个事物作为德国国家记忆的象征,围绕这个事物讲述德国历史的某一个片断,以及这个片断对德国、德国人的意义。这个节目在今年下半年播出,同时在大英博物馆举行同名的专题展览,展出这个系列中提到的物品。
英国出版动态(84):英国的合与分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联合王国”的合与分》
前些天和一位英国朋友聊及苏格兰独立问题,今年9月份苏格兰将举行全民公决,确定是否独立。其间我们谈到英国公众人物中有许多是苏格兰人,从前首相布朗到BBC的著名主持到网球选手穆雷等等。她非常引以为自豪,因为她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苏格兰人,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虽然她更认同苏格兰,但是和其他许多生活在英格兰的苏格兰人一样,在全民公决中她没有投票权。
这位朋友的心态,很好地体现了英国在身份认同上的现状:“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等全国性的身份认同,远不及“英格兰”(England)、“苏格兰”(Scotland)、“威尔士”(Wales)和“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等地域身份认同来得强烈。我用了“等”字,是因为除了我们熟知的4个区域之外,还有对其它更小地域身份认同,比如英格兰西南角的康沃尔(Cornwall)、苏格兰东北外海的奥克尼(Orkney)和设德兰(Shetland)岛等。
英国出版动态(43):弊端重重的制药产业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制药公司的误导与坑害》
最近在BBC电台听到《卫报》专栏作家本•戈尔达克(Ben Goldacre)和英国制药工业协会(ABPI)CEO斯蒂芬•怀特黑德(Stephen Whitehead)的辩论,主题是制药企业在临床测试中是否存在隐瞒不利数据的问题。戈尔达克指出制药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有选择地发表有利于自己的临床数据,构成了对患者和公众的欺骗。怀特黑德则坚称这已是过去,现在制药企业都会向监管机构提供所有临床测试数据,但直接向社会公开还有待协商。原来戈尔达克正在宣传他的新书《小心坏药厂》(Bad Pharma),这本书出版之后,已经引起了不少反应。
BBC 的信心危机
约三周前应《两岸传媒》杂志写了一篇有关BBC应Jimmy Savile事件所面临的危机,我的观察角度主要是BBC的编辑自主,全文如下。
上个星期这一事件的发展急转直下,最终导致上任才一个多月的BBC总裁 George Entwistle 在周六辞职。事件的导火线是Newsnight 上周五(11月2日)播出的一段调查报道,指称一位1980年代曾是撒切尔政府内阁成员的保守党大佬曾多次在威尔士北部城市 Wrexham猥亵儿童。尽管节目未点名,但网上很快开始猜测流传这人的姓名。这段报道也许是Newsnight节目希望在Jimmy Savile事件后挽回声誉,但问题是节目中的主要证人竟然认错了人,而且节目编导在播出前没有求证。更为严重的是虽然在节目播出前Twitter上已经传了很久,BBC总裁 George Entwistle 对这一触及敏感话题的报道却不知情。整个事件确实只能归结为是BBC新闻调查的失误,BBC管理层的失职。
在节目播出一周后,Newsnight在节目中道歉,当天的主持人 Eddit Mair 在节目最后的告别语是“下次节目将在下周一播出……也许吧”。Newsnight这个声誉卓著、影响力很大的老牌节目,能否生存下去现在都是一个疑问。谁来当BBC总裁现在也是很大一个问题,BBC信托会主席彭定康称要尽快找到继任人,问题是原先的候选人,比如BBC新闻总管 Helen Boaden现在正因Newsnight 的Jimmy Savile事件接受质询,一下子很难找到合适的候选人。与此同时,甚至有人声称要彭定康辞职,BBC的这场危机,真的要赶上 Hutton Inquiry了。
英国出版动态(40):小众图书的推广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获奖为小众图书 带来大销路》
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各种小说马上销售一空,这种情况并非中国独有。本周二2012年度英国文学小说最高奖布克奖(Booker Prize)揭晓,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凭着《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在三年内第二次获奖。根据过去的经验,这本书的销量也将会马上再次出现一个飞跃。所以说不论中外,文学小说要卖得好,获奖都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不过英国的图书市场毕竟成熟得多,读者的层次也相当丰富,各类图书有自己针对的读者群,也有各自独特的宣传推广方式,不会一窝蜂,这一点值得中国的出版业和媒体学习借鉴。
英国出版动态(36):扭曲的时间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BBC主持人探讨 扭曲的时间》
上次谈到的BBC电台4台是一个很奇特的电台,全天播出近20个小时,大部份都是谈话类节目,除了新闻时事,还有文化、历史、艺术、科学方面的专题,还有广播剧和小说连播等节目,但很少播流行音乐,当然也没有广告,电台经费来自英国的电视执照费,很难想像商业电台能如此运作。
这个电台上有相当多的大众科学类节目,其中包括以剖析新闻中的统计数字的《或多或少》(More or Less)、以介绍科技进展为主题的《物质世界》(Material World)、杰出科学家专访节目《科学人生》(Life Scientific)等等。这些节目的主持人一般有着很强的专业背景,但又具备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训练,能把节目做得既全面深入又生动活泼。其中一些主持人还是优秀的作者,《或多或少》节目主持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就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卧底经济学》(The Undercover Economist)曾大为畅销,中文版也已经出版。
今年的爱丁堡国际图书节上,我见到了另一位BBC电台4台的主持,克劳迪娅•哈蒙德(Claudia Hammond),她本人是心理学硕士,主持的节目叫《尽在头脑中》(All In the Mind),介绍心理学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以及日常生活中心理疾病的诊断与处理等等。她也是一位作者,是来推广她的新书《扭曲的时间》(Time Warped)的。
英国出版动态(32):小说布克奖初选名单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布克奖初选: 演员当上评委》
今年的英国小说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初选名单公布了,在经历了去年“可读性与文学性”的争议之后,今年组织者回归传统,请来了《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主编彼得•斯托瑟德(Peter Stothard)坐镇担任评委会主席,另外三位评委会成员分别是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英国文学教授黛娜•伯奇(Dinah Birch)、作家和历史学家阿曼达•福曼(Amanda Foreman),以及演员丹•斯蒂文斯(Dan Stevens)――电视剧《唐顿庄园》中的马修。
和评委会中其他重量级成员相比,斯蒂文斯在背景和资历上似乎显得格格不入,不过他并非花瓶,本身属于英国演员中从大学出身的那一派,是剑桥大学的英国文学学士,在上学期间开始参加学生剧团演出,以演莎剧成名,进入电视界之后走红。他自称对这份工作十分认真,在《唐顿庄园》拍摄期间还在不断抽时间阅读入围小说,“如果你仔细看,可以看到马修穿的外套口袋里藏着的Kindle阅读器”,他在接受BBC电台4台采访时开玩笑地说。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像布克奖这样重要的奖,谁是评委十分关键,很容易产生纠纷。然而即使去年在评选标准上出现巨大争议,还是很难听到有谁质疑评委的资格,几乎所有的批评都是直接针对评选标准和提名名单的。在文学评奖这样较为主观的领域,布克奖能保持多年的权威性,确实和文学界对评委成员评断力的尊重有关。
今年的获奖热门之一是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的布克奖作品《狼厅》(Wolf Hall)的续集《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这本书继续以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为叙事人,讲述皇后安•博林(Anne Boleyn)失宠陨落的过程。有些中文媒体将此书翻译成《死尸示众》,那是误解了书名含义——这是当时审判安•博林“淫乱叛国”罪时的一句名言,原意是通知负责关押皇亲国戚的伦敦塔监狱中的护卫将安•博林的“同党”们提来候审,和“死尸”没有关系。
英国出版动态(19):关注中国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英文读物 关注中国现实》
在本星期举行的伦敦书展上,中国是今年的主宾国。近年来西方媒体上中国新闻越来越多,在文化和出版上有关中国的题材也在增多。当然和其它地区和文化相比,有关中国的出版物相对还是少得多。在星期一BBC电台4台《一周之始》节目(《天南》杂志主编欧宁也是嘉宾之一)上,《鸦片战争》(The Opium War)的作者蓝诗玲(Julia Lovell)抱怨说,在英语世界中仍然存在着对中国文化的抵触,在她认识的高级知识份子中,对中国文化无知仍然是件无所谓的事,中国文化还不像俄罗斯、印度甚至日本等地的文化那样属于“应该了解”的范围。
她说得确有点道理,目前在有关中国的读物上,影响最大的还是时事评论类。不管是把中国当作机遇还是视作对手,读懂中国都是必需的事。最近英国记者专栏作家和历史学家乔纳森•芬比(Jonathan Fenby)出版了一本有关中国的新书《虎头蛇尾》(Tiger Head, Snake Tails),顾名思义,芬比的切入点是在中国强盛的外表之下,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个角度和另一本近年出版的探讨中国历史现状的《当中国统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似乎正好对立。难怪《一周之始》的主持人安德鲁•马尔(Andrew Marr)要把这两人请上节目打对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