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BBC开播100周年。它的第一个节目在1922年11月14日下午6点播出,是一段广播新闻和天气预报,报道了新任保守党首相的讲话。当时保守党内部各派别矛盾纷争十分严重,新首相勉强维持着党内团结,所以有人开玩笑说,BBC都100岁了,今天的英国政治局面似乎和那时候没什么两样。
(更多…)BBC
BBC戴安娜采访风波
最近BBC因为1995年戴安娜电视采访风波, 再次遭受猛烈抨击。
事源BBC请退休法官Lord Dyson对当年的采访和之后的BBC内部调查过程进行审查,结论是当年Martin Bashir采取了“欺骗”手段得到采访戴安娜的机会,而且事发之后BBC高层在内部调查中试图“掩盖真相”。这结论一出,BBC自然遭遇一片讨伐。
(更多…)我在英国听广播
最近刚上台的英国保守党政府文化大臣“劝告”BBC需与时俱进,学习流媒体平台Netflix提供愿者付费的方式,于是电视执照费是不是需要改革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由于电视执照费主要用作BBC的经费,总有人以自己不看电视为由支持将其废除,而这时候一定会有人出来提醒大家BBC不光是电视,还有几十个广播电台呢。没了这些电台,日子怎么过?
(更多…)克里斯蒂娜的椅子
今年年初BBC播出了6集电视连续剧《克里斯蒂娜·基勒案》(The Trial of Christine Keeler)。这部剧根据1960年代的真实事件改编,涉及政府大臣与年轻女性的地下恋情、苏联间谍、当街枪击、当事人自杀等一桩桩轰动一时的爆炸性新闻。即使在尘埃落定之后,这一事件也从未从公众记忆中消失,还在英国文化上留下了几个永久的印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克里斯蒂娜的椅子”。
(更多…)女性广播先驱的精彩人生
在之前一期中谈到的爱上安格尔西侯爵女儿的年轻画家瑞克斯·惠斯勒(Rex Whistler),是1930年代伦敦艺术界的活跃人物。在这一时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引入一股自由开放之风,涌现出一批新兴艺术家,与热爱新鲜事物的贵族世家弟子们交往频密,常有放浪形骸的惊人之举,成为社交娱乐新闻中的宠儿,被称之为“年少光彩之辈”(bright young things),惠斯勒就是其中的一员。
前几天在读有关“年少光彩之辈”的文章时,看到一个名字:薇妲·萨克维尔-韦斯特(Vita Sackville-West),想起我在有关BBC历史的《新噪音》(This New Noise)一书中看到过这个名字。萨克维尔-韦斯特是一名贵族出身的作家、诗人、园艺家,不过我发现更有意思的是她的情人希尔达·马瑟森(Hilda Matheson)的故事,因为马瑟森不仅有多姿多彩的人生,还是一位广播事业的先驱。
《法国:恐惧、信仰与足球》
今天晚上吃饭时打开收音机,BBC Radio 4里Moral Maze的辩论让人头疼,转到BBC Radio 5 Live,这是新闻体育台,欧洲杯足球赛即将开始,想听听有没有球队介绍、比赛前瞻之类的节目,结果刚好赶上了一个专题节目《法国:恐惧、信仰与足球》(France, Fear, Faith and Football)。
BBC的诞生、挑战与未来
《经济观察报·书评·BBC与英国政府的“战争”》
BBC在伦敦市中心的总部大楼叫“新传播大楼”(New Broadcasting House),这座U字形建筑的底部和左臂是当今流行的玻璃幕墙结构,它的右臂却是一座二十世纪初装饰派风格(Art Deco)大楼,浅色石墙线条简约,庄重却无压迫感。这座建于1930年代的楼房才是真正的“传播大楼”,从1932年起BBC就在这里制作播出广播节目。BBC总部是可以让公众参观的,如果参加BBC游览团,讲解员一定会带你到传播大楼大堂,那里有一座2米多高的雕塑“播种者”,一个裸着上身的强壮男子站在田野中,左手扶着腰间的袋子,右手伸入其中,眼睛看着远方,准备播撒种子。
这座英国雕塑家埃里克•吉尔(Eric Gill)的作品为什么会出现在BBC总部大堂呢?原来“传播”(broadcast)一词过去就是“播种”的意思。播种时要将种子撒得远远的,日后才能获得丰收,这正符合BBC第一任总裁约翰•里斯(John Reith)对BBC使命的期待:借助电波,向更多的人们传播美德。在大堂墙上,你还能看到“祈祷洒下的种子能结出硕果”这样的句子。1922年BBC成立时,许多人还不太清楚“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中的“广播”到底意味着什么,倒是中文翻译将这个词的原意和新赋予的含义传神地联系了起来:这是一个向广大听众传播信息的工具。
里斯刚上任时,加上他自己BBC一共只有四名工作人员。今天BBC已有超过2万名员工,其中超过5千名是新闻工作者。BBC是英国最大的传播机构,全球知名品牌,英国“软实力”的体现之一。然而在90多年的历史上,BBC曾遭遇各种危险和挑战,争议与危机不断。今天BBC已是英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问一下他们对BBC的看法,则从拥护爱戴到厌恶仇恨都有。今年英国大选保守党上台,负责主持2017年BBC将宪章重修(charter review)的新任文化大臣本人却对BBC资金来源有预设立场,曾公开反对征收电视执照费。与此同时,BBC的经费在过去五年已实际下降16%,还必须面对来自卫星电视、网络、手机的新挑战。这个机构将走向何处,一切似乎都很不确定。
在这样的气氛中,夏洛特•希金斯(Charlotte Higgins)的新书《新噪音》(This New Nosie)出版了。希金斯是英国《卫报》艺术版的首席作者,在本书前言中,她介绍说在2013年,主编艾伦•拉斯布里杰(Alan Rusbridger)让她暂停手上的工作,认真花功夫对BBC做一番全面的研究,然后为报纸写一系列长篇报道。当时的BBC士气十分低落,就在一年前,刚刚上任54天的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George Entwistle)因为BBC新闻专题节目在报道名人性骚扰案上的失误而辞职。新任总裁托尼•霍尔(Tony Hall)上任后不久,就不得不宣布中止拖延已久的BBC数字媒体项目(DMI),损失近1亿英镑。
坚守中立与独立 公共媒体的挣扎
《经济观察报·坚守中立与独立》
几个星期前,在BBC星期日早晨的时事分析节目中,主持人安德鲁•马尔(Andrew Marr)正在采访苏格兰首席大臣、苏格兰民族党(SNP)领袖沙尔蒙德(Alex Salmond)。在这个直播环节中,马尔向沙尔蒙德提问说如果苏格兰独立,将如何解决苏格兰的欧盟成员国资格问题,在稍带火药味的对话中,马尔说道:“我得说(如果独立后的苏格兰被要求重新申请欧盟成员国资格的话),我觉得这会很困难。”沙尔蒙德当即插话:“等一下,这是你个人的观点,还是BBC的官方立场?”马尔答道:“都不是。我对此没有任何观点,BBC也没有任何立场。”
虽然马尔立刻澄清他的“会很困难”说法并非表达自己立场,而是在重复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José Manuel Barroso)的观点,但在节目过后,SNP发言人依然公开批评BBC偏袒,并要求BBC澄清其在苏格兰独立公投中的立场。这场全民公决在今年9月举行,将决定苏格兰居民是否支持独立,SNP是目前苏格兰地区的执政党,苏格兰独立一贯的积极倡导者,也是这场全民公决的发起者。沙尔蒙德指责BBC在报道中偏袒反方立场,他的理由不仅仅是BBC作为媒体有很强的影响力,更是因为作为一家公共传播企业,BBC不仅要提供公共服务,还必须在报道中保持中立。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改编自 PD James 的同名小说,2013年圣诞节假期在 BBC 电视频道上分3天连续播完。PD James 是英国一位著名的犯罪悬疑小说作家,她用PD,而不是Phyllis Dorothy,不知道是不是和JK Rowling一样,担心一位女性作家的名字会影响她的小说的销量。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谈不上是Pride and Prejudice的续集,而是借简•奥斯汀这部小说的人物和场景设置,这毕竟是一部犯罪悬疑小说,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
但是观众必然会不自觉的和Pride and Prejudice小说,特别是影视改编版本比较。如果说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中的Darcy 更阴郁,Lizzy更憔悴,应该不是很过分?当然我是在和1995年的电视版本相比。有时候会觉得 Darcy 不可理喻,比如他对 Lizzy 抱怨她家、特别是她妹妹Lydia Pemberley带来的恶名甚至灾难,却没有想道 Wickham 对Pemberley 名声的影响,早在 Bennett 一家出现之前已经造就,比如 Georgiana 差点和他私奔?这只能说是悬疑小说对人物性格一致性的锤炼原不需要那么认真。在电视剧的所有主要角色,似乎个个都比较烦躁,只有 Lydia 带来了一些喜感,可能是剧中最有意思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