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Edinburgh Festival

爱丁堡艺术节的经验

《东方早报》文章

今天夏天全世界的目光都会集中在伦敦奥运,但是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也在举行着一个盛大的节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

爱丁堡不是一个大城市,平时人口不过45万,但是每年8月份,一下子涌入大批的游客、观众、演员和媒体人士,人口这时可以翻一倍。爱丁堡艺术节是一个比较含糊的叫法,其实是多个同时进行的艺术节的总称。这些艺术节都是独立预算管理、在宗旨和经营上都很不相同,然而却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形成良性互动。根据去年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艺术节在2010年为爱丁堡带来了2亿4500英镑的额外旅游收入。

当然这只是硬性的数字,艺术节为爱丁堡和苏格兰的形象的提升,以及对英国的创意产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更是难以估计。同一份报告还指出在受访游客中,93%的人认为艺术节让爱丁堡变得更为特殊,82%的人说因为有了艺术节,他们希望以后还会再来爱丁堡。

可以说爱丁堡是建设文化艺术城市的成功典范,对于那些想借助文化艺术活动来提升形象、刺激旅游、增强“软实力”的城市来说,爱丁堡的经验是很值得研究的。

(更多…)

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艺术节


摄影:吕品

经济观察网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今年再创纪录,其中规模最大的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今年的演出节目增加到2542个,场次超过4万,共售出近190万张门票,这还不包括607个免费的演出项目。被邀请参加“高端艺术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几个海外剧目,包括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的《牡丹亭》、根据村上春树小说《发条鸟年代记》改编的话剧以及长达6个小时的《一千零一夜》等,都受到极大欢迎。世界最大的读书节爱丁堡图书节,今年的演讲者中有来自40个国家的近800名作者,吸引了19万观众。

爱丁堡艺术节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在今年的艺术节期间,笔者有机会和几位艺术节组织者、政府代表和演出组织者交流,试图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一点线索。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2010文章索引

今年的爱丁堡艺术家,我一共参加了37场演出和讲座,其中16场是爱丁堡边缘艺术节的演出,21场是爱丁堡图书节的讲座。今年参加的演出和讲座的场次竟然和去年一样。以下是今年文章的汇总。

综合文章

2010.07.22. 爱丁堡艺术节2010
2010.08.26. 对爱丁堡艺术节的一些误解
2010.08.31. 爱丁堡艺术节:由“边缘”成为主角 《经济观察网》
2010.09.07. 中国要成为世界领袖所要越过的“生态墙” 《经济观察网》
2010.09.08. 出版生态中的正在流行的图书节 《新京报》
2010.09.10. 紧缩开支会加剧经济衰退 《经济观察网》

(更多…)

出版生态中的正在流行的图书节

为《新京报》写的《图书节正在流行》

在爱丁堡艺术节期间同时举办的几个艺术节中,从上座率来说,最成功的其实是爱丁堡图书节(book festival,与其翻译为“书展”,我更倾向于将它译为“图书节”)。这个世界最大的图书节,在两周多时间内举办超过700场讲座和活动,上座率能达80%,我今年参加了十多个讲座,大部分都坐得满满的。

爱丁堡图书节的兴旺,不是孤立的现象,近二十年来,英国各地的图书节(literary festival)活动越办越多,全年有近200个,观众的兴趣也有增无减,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图书节,又称读书节或文学节,起源于一种简单的、大概从图书出版以来就存在的活动:作者与读者见面,作者谈一下写作动机,读一点作品片段,回答读者的提问。把许多作者召集起来办成图书节,是从二战之后的1946年在英国南部温泉小镇切尔腾纳姆(Cheltenham)开始的,现在切尔腾纳姆文学节(Cheltenham Literature Festival)已经是英国三大图书节之一。

图书节并不一定要在大城市举行,与爱丁堡和切尔腾纳姆齐名的海伊文学节(Hay Festival of Literature & Arts)在威尔士小镇海伊(Hay-on-Wye)举行,那里只有不到两千居民,却有超过三十家书店,是真正的书香之地。

(更多…)

中国要成为世界领袖所要越过的“生态墙”

经济观察网》 今年爱丁堡图书节的主题是“世界新格局”,其中谈到中国的部份,邀请了《卫报》的亚洲环境事务记者华衷(Jonathan Watts)和《金融时报》前任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理查·麦克格雷格(Richard McGregor)做了一场辩论:中国会不会统治世界?(Will China Rule the World?)

这个辩论主题当然有夸张之意,不过借着这个题目,华衷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毁了全世界?(Will China Ruin the World?) 这是他的新书《当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中试图阐述的问题。

2010-08-21.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 Jonathan Watts

书中的文章,是他7年来在中国各地报道采访的综合精选,他的文字含蓄但又不乏锋芒,诙谐但又坦诚,他的讲座也十分生动。他首先解释了书名的含义:小时候大人告诉他“如果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地球将偏离轨道,人类会因此毁灭”,从此忧心忡忡的他每晚睡前祈祷还要加一句“不要让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当他2003年来到中国之后,发现十亿中国人真的“跳起来”了――他们都选择了西方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也许只能制造个轻微的地震,但十亿中国人都想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却真的可能让地球毁灭。他在书中指出中国的环境问题前景堪忧,但同时请听众记住自己是个“天生爱担心”的人。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三十七:The Rush Into Cities (爱丁堡图书节)

The Rush Into Cities: Population Crisis or Opportunity?
The Heriot Watt University Event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
Monday 30 August, 7:00-8:00pm
****/5

这场讲座几乎是今年爱丁堡图书节上的最后一场了,也许是这个原因,这是我参加的讲座中唯一一场听众人数不到一半的。但其实这是一场十分精彩讲座,谈的是非常热门也常带争议的都市化问题,讲者的观点十分鲜明,说话直截了当,气氛活跃。

2010-09-05. Arrival City, Doug Saunders

两位讲者之一是居住在伦敦的加拿大记者Doug Saunders,他的新书《抵达城市》(Arrival City)说的是全球20亿移民――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同一国家内由乡村移民到都市,他们抵达城市的第一站,往往是城市外围、价格低廉的街区或者就是贫民窟。他访问了南北美洲、欧洲、中东与亚洲的许多大城市的移民人群,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Piers Gough 是一位英国建筑设计师(CZWG 设计所的创办人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当他开始投身建筑设计时,正好赶上“现代主义可怖的终结阶段”,那时的建筑师都以为自己是科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自己的设计,其中包括在伦敦东区和格拉斯哥的城区改造工程,更注重居住者生活的方便、与环境的和谐、以及给予居民发展小型商业,建立社区的机会。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三十六:Frank Dikötter (爱丁堡图书节)

2010-09-05 Mao's Great Famine, by Frank Dikotter

Frank Dikötter
Mao and the Most Deadly Catastrophe in Chinese History
Monday 30 August, 4:00-5:00pm
****/5

Frank Dikötter 是荷兰人,伦敦SOAS教授,现在香港大学任教,他今年出版的新书 Mao’s Great Famine 回顾了从大跃进到“三年自然灾害”的大饥荒。

他的材料主要来自是中国各地的省级档案馆,他说中央级的档案馆根本进不去,唯一例外的是外交部,档案已经仔细整理分类,但也已经过严格审查了的,但是要去省级档案馆就容易得多,而且资料也相当丰富。他在这部书的后记中列出了十来个省级档案馆,包括广东、湖北、河南、山东和甘肃等。档案馆中大部分是当年的宣传材料,但也有内部调查报告、揭发材料、人民来信等,Frank Dikötter 称可以用历史学家的眼光进行筛选分析。对于第二手资料,他在后记中特别提到了杨继绳的《墓碑》,但同时指出这本书更像是材料的串联而缺少叙事结构。

(更多…)

爱丁堡9月3-4日

今年夏天爱丁堡天气特别好,到了九月份,依然阳光灿烂,气温超过20度:这已经是远超历史记录了。这是 Holyrood Park。

今年夏天爱丁堡天气特别好,到了九月份,依然阳光灿烂,气温超过20度:这已经是远超历史记录了。这是 Holyrood Park。

爱丁堡边缘艺术节和爱丁堡图书节都已经结束,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也将在本周末结束。这是边缘艺术节上的部份宣传刊物,除了Fringe 总目录外,有一定规模的场地都会自行印制宣传刊物是节目时间表。

爱丁堡边缘艺术节和爱丁堡图书节都已经结束,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也将在本周末结束。这是边缘艺术节上的部份宣传刊物,除了Fringe 总目录外,有一定规模的场地都会自行印制宣传刊物是节目时间表。

王子大街上的 Waterstone's 书店橱窗立摆着布莱尔新书的宣传海报,据这家书店说,《旅程》创下了传记类图书的首周销售纪录。

王子大街上的 Waterstone's 书店橱窗立摆着布莱尔新书的宣传海报,据这家书店说,《旅程》创下了传记类图书的首周销售纪录。

星期天晚上在爱丁堡城堡下举行的焰火音乐会将标志着今年艺术节的结束。城堡上的点点白色是已经安装好的焰火发射装置。

星期天晚上在爱丁堡城堡下举行的焰火音乐会将标志着今年艺术节的结束。城堡上的点点白色是已经安装好的焰火发射装置。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三十五:Robert Fox (爱丁堡图书节)

2010-09-04.We Were There, by Robert Fox

Robert Fox
History Through the Eyes of People Who Witnessed It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
Sunday 29 August, 6:45-7:45pm
***/5

Robert Fox 是一位资深记者,《伦敦晚报》(Evening Standard)的防务记者,曾经报道过马岛战争、波斯尼亚战争、科索沃战争,去过中东、伊拉克、巴勒斯坦和阿富汗等地。他今年编辑的新书 We Were There 采用目击者的陈述,穿起20世纪的历史。

作为资深记者,他的功力在于选择事件和目击者陈述上,这些目击者不一定是记者,俄罗斯革命他选的是一位英国修女护士的日记,登月他选择了阿姆斯特朗,美国民权运动他选择了拒绝离开巴士上“白人区”的罗莎•帕克,伊拉克战争他选择了著名的“巴格达博客”作者。他选择的事件,构成了20世纪的决定性时刻:除了以上几个,还有华尔街崩溃、诺曼底登陆、越南战争、天安门事件、9/11等等。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三十四:Polly Toynbee & David Walker (爱丁堡图书节)

2010-09-03.The Verdict, Polly Toynbee and David Walker

Polly Toynbee & David Walker
How Did New Labour Change Britain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
Sunday 29 August, 3:00-4:00pm
***/5

这场讲座被称为是对工党十年执政的评分。两位主讲者分别是《卫报》的明星专栏作家 Polly Toynbee 和政府公关专家、曾是英国审计委员会(Audit Commission)的公关主任的 David Walker。两人合作的新书 The Verdict 将是回顾工党十年执政的功与过。

Polly Toynbee 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专栏作家,因此这场讲座被安排在爱丁堡图书节最大的帐篷里,还是座无虚席,她在讲座开始时就让观众举手投票,对工党十年执政打分,结果给“大于5分”的占绝大多数。

在接下来的30多分钟内,两位讲者轮流列举了工党政府的种种政绩和劣迹,当然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重要的事件,用 Polly Toynbee的话说是“让许多支持者感觉无法继续给工党投票”的事件,以致于工党政府做的许多有利民生、有利社会平等的决策几乎被人遗忘了,两人“自然会对工党抱同情态度”,但是希望能列出事实做出客观的评价。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