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12月, 2013:

英国出版动态(80):2013年度图书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2013年度英国图书回眸

今年工作比较繁忙,空余时间少,所以要感谢《读与思》,因为要写这个专栏,逼着我抓紧时间看书。一年中看了不少好书,以下就挑几本比较突出的作品谈一谈。

在今年读过的小说中,芭芭拉•金索弗(Barbara Kingsolver)的《飞行轨迹》(Flight Behaviour)说的是一个没有忘记梦想的乡村主妇的故事,然而贯穿其中的却是气候变迁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难得的是两条线索交缠在一起,完全没有生硬的感觉。英国的翻译小说一向比较少,今年有幸读到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短篇小说集《夏日谎言》(Summer Lies),七个故事中的主角都面临着感情或道德上的难题,作者悠缓的笔调,让读者对故事中的角色们既有一点同情,但保持着疏离。

书名:《重复人生》(Life After Life) 作者:凯特•阿特金森(Kate Atkinson) 出版社:Doubleday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书名:《重复人生》(Life After Life)
作者:凯特•阿特金森(Kate Atkinson)
出版社:Doubleday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今年读过的小说中,最让我喜欢的无疑是英国女作家凯特•阿特金森(Kate Atkinson)的《重复人生》(Life After Life)。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厄苏拉(Ursula)陷入于重复的人生中循环中,一次次地出生、成长、意外、失望、重生。虽然她自己并不知道,但是每次重生,上一轮的经历都会对她的性格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这本小说和《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和《科幻小说宇宙生存指南》(How to Live Safely in a Science Fictional Universe)一样,都是借时间旅行或是人生轮回来说现实中的人生。我曾在今年爱丁堡图书节上参加她的讲座,阿特金森本人的声音与小说中的叙述者的语调非常相衬。《重复人生》出版之后获得极大好评,在英国获得科斯塔奖(Costa Book Awards提名,在美国媒体评选的年度图书中,《重复人生》是非美国小说中,被提到最多的一本。

(更多…)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改编自 PD James 的同名小说,2013年圣诞节假期在 BBC 电视频道上分3天连续播完。PD James 是英国一位著名的犯罪悬疑小说作家,她用PD,而不是Phyllis Dorothy,不知道是不是和JK Rowling一样,担心一位女性作家的名字会影响她的小说的销量。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谈不上是Pride and Prejudice的续集,而是借简•奥斯汀这部小说的人物和场景设置,这毕竟是一部犯罪悬疑小说,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但是观众必然会不自觉的和Pride and Prejudice小说,特别是影视改编版本比较。如果说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中的Darcy 更阴郁,Lizzy更憔悴,应该不是很过分?当然我是在和1995年的电视版本相比。有时候会觉得 Darcy 不可理喻,比如他对 Lizzy 抱怨她家、特别是她妹妹Lydia Pemberley带来的恶名甚至灾难,却没有想道 Wickham 对Pemberley 名声的影响,早在 Bennett 一家出现之前已经造就,比如 Georgiana 差点和他私奔?这只能说是悬疑小说对人物性格一致性的锤炼原不需要那么认真。在电视剧的所有主要角色,似乎个个都比较烦躁,只有 Lydia 带来了一些喜感,可能是剧中最有意思的角色。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79):学习英语修辞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修辞使人把话说漂亮

书名:《修辞要素》(The Elements of Eloquence) 作者:马克•弗塞斯(Mark Forsyth) 出版社:Icon Books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书名:《修辞要素》(The Elements of Eloquence)
作者:马克•弗塞斯(Mark Forsyth)
出版社:Icon Books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嫦娥三号登月成功,有人问有什么意义,这让我想起美国前总统肯尼迪1962年在罗斯大学发表的演讲。当时美国政府宣布将在10年内登上月球,但依然有许多人对登月的意义和可能抱有怀疑。这场演讲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我们选择登月……不是因为这个任务容易,而是因为这个任务困难”(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这句话读起来也许没什么特别,但是如果大声念出来却异常激情澎湃,可以想象现场听众一定是听得热血沸腾。这场著名的演讲,后来被人称为《我们选择登月》(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演讲。肯尼迪是一个出色的演说者,他的讲稿是经过许多修辞手法润色过的,在这句话中就用了排比和对比两种手法,在这段话的其它部分还用到了重复推进的手法,保证将情绪一句句推向高潮。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78):神奇的海鹞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为神奇的“海鹞”立传

书名:《鹞式传记》(Harrier: The Biography) 作者:乔纳森•格兰西(Jonathan Glancey) 出版社:Atlantic Books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书名:《鹞式传记》(Harrier: The Biography)
作者:乔纳森•格兰西(Jonathan Glancey)
出版社:Atlantic Books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由英国设计制造的鹞式(Harrier)战机,大概是现代战机中最为奇特的一种了。我曾经在英格兰东北的桑德兰飞行表演上见过鹞式战机,它有一个低低的鼻子、下垂的翅膀,看上去就像一只鸟一样。除了惯常的列队和低空飞行之外,那天鹞式战机的飞行员表演了一项这种飞机的绝技:飞机在观众面前的海面上横向飞行,就在离海面几十米高的地方,飞机越飞越慢,最后悬在空中不动,接着慢慢转过90度,机头对着观众,轻轻地点了一下,然后再转回去,加速飞走了。鹞式飞机是现代主流战机中,唯一能够做这种动作的,因为它的设计要求,就是可以垂直起降、空中悬停。

(更多…)

Profumo Affair

在ITV上偶尔看到一部纪录片 Sex, Lies and a British Scapegoat,说的是英国1960年代的 Profumo Affair。我是从中间看起,觉得画外音似乎有点熟,过了一会儿,主持人出现在屏幕上,竟然是 Andrew Lloyd Webber。

正在惊讶为什么他会拍这个纪录片,忽然想起他新排的音乐剧 Stephen Ward 正在伦敦公演,这自然是宣传的一部份。

Stephen Ward 是 Profumo Affair 中的关键人物,是他把 Christina Keeler 和 Many Rice-Davies 介绍给了保守党的战争大臣John Profumo,最后造成一桩丑闻。Stephen Ward 被控拉皮条,开庭时种种细节透露出来,是轰动全城的事件。

Andrew Lloyd Webber 前些天在BBC Radio 4 Front Row 节目上接受采访时说,有关此案的文件将被封闭83年,原因是其中有重要人物涉入,Stephen Ward 当时交友广阔,曾经为许多上流人士“介绍女朋友”,但重要的是“从来没靠拉皮条为生”,最后他在宣布判决前自杀身亡。据 Andrew Lloyd Webber说,在音乐剧 Stephen Ward 中,他都不能安排这个角色,因为观众可能会根据演员的长相去猜。

想要简单了解一下 Profumo Affair,可以看英国1989年拍的电影 Scandal。

Scandal (1989)

(更多…)

最近在看的书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77):当足球成为政治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西班牙内战,足球与政治

书名:《西班牙联赛中的恐惧与憎恶》(Fear and Loathing in La Liga)
作者:锡德•洛(Sid Lowe)
出版社:Yellow Jersey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几年前我选择了圣诞节后这个游客较少的时候去巴塞罗那旅游,巴塞罗那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地中海特色的热情大方、有奇异精巧的建筑,不能错过的当然还有那著名的诺坎普足球场(Nou Camp)。圣诞新年期间没有联赛,但却有一场加泰罗尼亚和阿根廷队的友谊赛,于是我买了最便宜的球票,和当地的球迷一起进场看了场球。当晚这座能容纳超过8万观众的场地只坐满了一半左右,但是气氛已经相当热烈。我不禁想到,如果这是一场巴塞罗那对皇家马德里的比赛,全场座无虚席,8万观众一起呐喊,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76):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公布

书名:《宇宙尽头的粒子》(The Particle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作者:肖恩•卡洛尔(Sean Carroll)
出版社:Oneworld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荣休教授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和比利时科学家弗朗西斯•恩勒特(François Englert),奖励他们对理论物理研究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其实希格斯在1960年代就提出了这个概念,已被许多理论物理学家接受,但是几十年来却从来没有人能证实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直到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器(Large Hadron Collider)终于“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为这一理论找到了实验的证据。

凑巧的是,今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Royal Society Winton Prize for Science Books)本周公布的获奖图书《宇宙尽头的粒子》(The Particle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写的正是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历史。在量子物理学研究中,提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只是科学发现的一部分,要找到证据,通常要花更大的努力。科学家们所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说服社会为他们的研究提供支持,因为量子物理学的实验,往往需要投入巨资,却又没有什么能够立刻产生的实际用途:欧洲在大型强子对撞器上投资约为75亿欧元,但它既不能用于国防又无法治愈癌症,值得吗?本书作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肖恩•卡洛尔(Sean Carroll)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他认为和其它基础科学研究一样,量子物理研究为人类探索宇宙新知,“让人类生活更充实”,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本书的副题就叫作《寻找希格斯玻色子,发现一个新世界》(The Hunt for the Higgs and the Discovery of a New World)。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75):被西方被遗忘的八年抗战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二战研究摆脱欧洲中心论

书名:《中日战争1937-1945》(China’s War with Japan, 1937-1945)
作者:拉纳•米特(Rana Mitter)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中,最出名的大概是英国在1973-74年间播出的《世界大战》(The World at War)电视系列片,当时花了4年功夫制作拍摄,除了历史素材外,还采访了大量二战的亲历者,预算达90万英镑(折合现在的1100万英镑左右),全长26集,每集52分钟。最近这部纪录片的制作人杰瑞米•伊萨克斯(Jeremy Isaacs)在英国媒体上撰文回顾拍摄经过,在谈到有什么遗憾的时候,他说如果现在让他拍,他会花更多篇幅拍摄亚洲、特别是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当时这部纪录片中,中国的抗战仅在其中的一集有所交代。

确实在英语出版物中,过去对二战历史的研究确实欧洲中心论很强烈,仿佛在遥远的亚洲发生的战争,不过是二战历史上的一个注脚。近几年来这种现象已有所改观,在去年出版的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Second World War)一书中,二战的开始时间,不是欧洲人常用的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而是在这之前4个月发生在蒙古的诺门罕战役。前一阵子我在这里介绍过的何铭生(Peter Harmsen)的《上海1937》,详细讲述了1937年8-11月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作者还将其比作“扬子江上的斯大林格勒”。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