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电影评论

《电影笔记》易手

2009-02-15cahiersducinema

刚看到一则消息说法国的《电影笔记》(Cahiers du Cinéma)已经转手,买主是英国出版社 Phaidon Press。《电影笔记》已经永久地和法国电影新浪潮联系在一起,不过近年来也面临生存的挑战。在被法国《世界报》(Le Monde)买下之后,一度试图“与时俱进”,扩展到电视领域,结果证明一旦离开自己核心价值,只会失去竞争力。

不懂法语,所以从来没有看过《电影笔记》,但是曾托过一个在新浪电影论坛(很古老的时代了)上结识的影迷朋友买过一期有关中国电影的特刊,还在其中找到一幅王家卫电影《北京之夏》的海报。现在《电影笔记》已经有网络英文版,叫做 e-Cahiers du Cinéma,采取收费阅读模式。

2009-02-15sightandsound与《电影笔记》对等的英国杂志,是《影像与声音》(Sight and Sound),针对的都是电影业内人士、学者、影评人和电影爱好者。除了电影新闻、评论和专题之外,还号称有所有在英国公映的电影的故事情节和评论。和《电影笔记》一样,这份杂志也面临着网络时代“职业影评人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一命题。用杂志现任主编 Nick James的话说,商业大片(blockbuster)已经放弃争取影评人,只要有足够的宣传预算,就可以得到足够的曝光;商业烂片又没宣传预算的,干脆躲着影评人走;只有在艺术电影,影评人有时还有决定生死的权力--他特别点了《卫报》影评人 Peter Bradshaw 的名字。

我猜测《电影笔记》在法国的地位与此相似。事实上两份刊物的发行量也很接近。Sight and Sound 的发行量是2万份左右,但英国最畅销的电影杂志 Empire 就由19万;《电影笔记》的发行量是2.5万份。然而 Sight and Sound 是由英国电影协会(BFI)出版,有财政上的支持,但《电影笔记》就没有这么好命,不得不卖给总部在伦敦的出版社了。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