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Alain de Botton

英国出版动态(81):2014年图书出版展望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2014年英国图书出版展望

有关狄更斯的电影 The Invisible Woman

有关狄更斯的电影 The Invisible Woman

2013年10月份,前曼彻斯特联队主教练弗格森(Alex Ferguson)出版了《我的自传》(My Autobiography),出人意料的畅销,根据尼尔森图书统计(Nielsen BookScan),这本书在2013年在英国共售出近65万册,排名全年图书销售量首位,甚至超过了美国畅销小说作家丹•布朗(Dan Brown) 的小说《炼狱》(Inferno)。

不过尼尔森的这份统计数字,只计算了印刷版图书的销量。据另一家咨询公司的估计,英国的电子书出版增长迅速,已经达到英国图书出版总量的17%。然而电子书的销售却迟迟不能整合到图书出版统计中,最大的原因是亚马逊(Amazon)公司不肯公布从Kindle阅读器上下载的图书统计资料。Kindle占有下载图书量的79%,没有亚马逊的合作,电子书的下载排行就是个迷。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71):失意的人生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如何正视人生中的挫败感

书名:《失意人生》
作者:亚当·菲利普斯
出版社:企鹅
出版时间:2013月7月

最近在英国公映的一部电影叫About Time(分别有译作《回到最爱的一天》和《真爱每一天》的),故事说的是男主角有家传的时光旅行能力,可以回到过去,挽回人生的中错误,找到真爱。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都是英国著名编剧、浪漫喜剧高手理查德•寇蒂斯(Richard Curtis),在这个故事中,他抓住的是人性中的一个特点:我们都觉得没有过上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恰好我最近在看一本薄薄的大众哲学作品《失意人生》(Missing Out),作者所阐述的,就是人性中对“未过上”的日子的想象与渴望,以及由之产生的挫折感。但是作者并不悲观,因为这本书的副题是《赞美未过上的日子》(In Praise of the Unlived Life)。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25):仪式、社会与宗教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仪式、社会与宗教

本周英国举行了连续四天的女王钻禧(Diamond Jubilee)庆典,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四天里活动繁多,从泰晤士河上的“千舟竞渡”、白金汉宫前的音乐会,到圣保罗大教堂内的感恩祷告,最终以白金汉宫阳台上皇室成员向“子民”们致意结束。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发现即使是在英国这样一个自由散漫的社会,“公共仪式”依然具有高度的社会凝聚作用。在这几天时间里,许多英国民众沉醉在欢庆愉悦的氛围中,暂时忘却了皇室为何拥有“与生俱来”的权力。当然,对“公共仪式”分寸的掌握是极为重要的,在庄重与轻松、肃穆与随意、颂扬与调侃之间的平衡,英国人拿捏得如火纯青。

在西方社会,这些“公共仪式”的根子往往在宗教上,近几十年来社会世俗化潮流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处理各种来源于宗教、已深植于文化中的价值观与公共仪式。英国哲学家艾伦•德波顿(Alain de Botton)今年出版的新书《无神论者的宗教》(Religion for Atheists)就在试图为这一难题提供解决方案,首先他宣称自己是在坚定的无神论者家庭中长大,但是他认为其实对于许多被认为是来自宗教道义的东西,如社区、善意、关怀,甚至教育和艺术等,无神论者无妨大胆“拿来”,而不必纠结这些行为背后的宗教渊源。他甚至建议在伦敦市中心修建一座“无神论者的殿堂”,成为无神论者沉思默想的地方,这当然是企图把公共仪式从宗教那里夺过来了。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