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这篇2019年初为《经济观察报》书评版写的回顾文章,发现近一年过后,这几本依然很有阅读价值。
2018年的英国社会,一切似乎都被笼罩在脱欧的阴影之下,无心顾及其他问题。好在读书是件个人的事,还可以选择比脱欧更有意思的主题。在我的2018年书单里,只选了一本与脱欧相关的书籍,因为这本书能帮助人更好地了解脱欧的“病因”。图书的选择完全出于个人的喜好,并不代表哪些书最为出色或最受重视,也不一定是最新出版,五本图书中有一本9年前就已出版,但是书中讨论的话题,却依然有现实意义。
(更多…)newlight 的 Blog
找到这篇2019年初为《经济观察报》书评版写的回顾文章,发现近一年过后,这几本依然很有阅读价值。
2018年的英国社会,一切似乎都被笼罩在脱欧的阴影之下,无心顾及其他问题。好在读书是件个人的事,还可以选择比脱欧更有意思的主题。在我的2018年书单里,只选了一本与脱欧相关的书籍,因为这本书能帮助人更好地了解脱欧的“病因”。图书的选择完全出于个人的喜好,并不代表哪些书最为出色或最受重视,也不一定是最新出版,五本图书中有一本9年前就已出版,但是书中讨论的话题,却依然有现实意义。
(更多…)《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引人入胜的科学读物》
经常阅读英语出版物,就会发现有许多身处科研前沿的专业人士,愿意花时间、也有能力为普通读者写书。这些作者对本专业发展了解深入、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还可以写得深入潜出、通俗易懂。当然出版商也是看准了这些定位于科普与专业图书之间的作品有一定的市场,虽然难以成为畅销书,却不至于无人问津。
在近两年来我看过的这类作品中,特别值得推荐的就有科迪莉亚•法恩(Cordelia Fine)的《性别的误识》(Delusions of Gender),致力击破流行文化中对“男女有别是天生的”这一误识;隆娜•法兰克(Lone Frank)的《我的美丽基因组》(My Beautiful Genome),讲述基因技术对疾病预测、家族历史和社会关系的冲击;以及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的《生火》(Catching Fire),论证烹饪在人类进化中的关键作用。
最近出版的新书《语言:文化工具》(Language: The Cultural Tool)就是一本由专业人士写作,面向普通读者的书,而且书中观点极有争议。丹尼尔•埃弗里特(Daniel Everett)年轻时是一名虔诚的传教士,被派往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皮拉哈(Pirahã)族人居住地传教,在与当地人共同生活多年之后,他学会了皮拉哈语,却失去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做不了传教士,却成了一名语言学家,获得了博士学位。2005年他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凭着他对皮拉哈语的研究,向语言学权威乔姆斯基(Chomsky)的“普遍文法”(universal grammar)理论提出直接挑战,在西方学术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乔姆斯基的支持者纷纷出来反击,埃弗里特一一回应,同时还声称对他的攻击有些已经超出了学术辩论的范围。在《语言:文化工具》一书中,他继续论证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是人类天赋这一观点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他自己则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工具,是人类出于交流的需要,通过后天学习而掌握的。不管他的结论是否正确,他的论证过程是非常清晰的,而且读起来绝不枯燥。
埃弗里特给语言学界带来的难题是无人能够证实或证伪他的论点,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掌握了皮拉哈语的西方人,他的人生经历十分传奇,几年前出了回忆录,今年还出了一部他与皮拉哈族人一起生活的纪录片,其中也谈及到他与乔姆斯基支持者的论战。
《深圳特区报·阅读周刊·我的年度图书》
首先得说明我的阅读是有一定的倾向性的,比较喜欢非小说类图书中的科技和历史类读物,在小说阅读上虽然没有什么主题上的偏向,但在数量上恐怕比不上许多阅读广泛的人。我能接触到的,当然以在英国出版的图书为主,但在出版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作者的作品,只要是英语的,都可以很快能在英国找到。
2011年的图书中,以下3本是我觉得最精彩的。
《法制》(The Rule of Law)是英国已故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曾任上议院高等法官的汤姆•宾南(Tom Bingham)的作品,企鹅出版社出版,曾获今年的奥威尔奖。这一以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命名的奖项,专门用来奖励政治题材的写作,要求作品内涵深刻同时又风格优雅。《法制》可以说完全符合以上两个的条件,把“法制”这个大题目,讲得简洁透彻,从历史沿革到恐怖活动下的法制挑战,写得深入浅出,逻辑清晰,适合像我这样的门外汉。作者指出“法制”并非“依法治理”,而是一个以法律为支架的社会体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权利、有渠道伸张自己的权利、必须面对同样的法律。我觉得每个对公民社会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