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11月, 2009:

柏林墙的倒下

20年前的今天,柏林墙倒下了。当时的人们,都处于喜出望外,或是震惊迷茫之中,因为实在事出意外,连当时的西德首相都还在国外访问。记得当时我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感觉,是不知如何反应,幼稚地想:“世界从此和平了?”

德国电影系列 Heimat 的导演Edgar Reitz 说,当他的摄制组在拍摄 The Second Heimat时,正好遇到柏林墙的倒下,促成他拍摄第3系列 Heimat 的决定。而 Heimat 3 正是从柏林墙的倒下开始,这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笔记

23 Sep 2005, 21:12
Heimat 3.1

Heimat 3 的第一集是 The Happiest People in the World。开始于1989年柏林墙倒下的那一晚。正好在柏林的Hermann“感到整个城市的悸动”,街上一个陌生的中年人过来拥抱他,泪流满面地喃喃自语“想不到我能活着看到这一天。。。”在看着电视直播人流涌过柏林墙时,Hermann 遇到了分别多年的 Clarrisa。从第二部Heimat 结束到现在已经19年了。重聚后的这对恋人,决定结束到处奔波演出的生活,安顿下来。而Clarrisa找到的“dream house”座落在莱茵河畔的山坡上,就在Hermann家乡附近。Clarrisa从东德请来的技工,把这座被废弃多时的大屋从里到外重新一遍。

确实1989年圣诞节的德国人,可以自称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整个国家沉浸在东西德边界被打通的喜悦中。剧中的东德人Gunnar宣称“5年之内东 西德就会统一!”结果1990年就统一了。当时东德人第一次到西德,还能从银行领到100马克现金。东德技工Gunnar 和 Ugo 第一次进入西德的惊奇、第一次进入琳琅满目的工具商店的喜悦、西德人对来自东部的同胞热忱、有时不带恶意的好奇、有时无意流露出的看不起,很多地方都能引 起我一定程度的共鸣。当年的德国、国家统一、经济强盛、铁幕倒下了、人人都自由了、前景一片光明。

20年过去,原东西德国还是有差别,今晚Channel 4 News 采访一位原东德的记者。他说现在在德国,来自原东西德地区的人还是能看出来。最近 BBC Radio 4 播出系列节目 Under One Flag,讲的就是这个主题,节目中说,在科索沃担任维和任务的德国军队中,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人来自东德,哪些人来自西德,来自东德的军人更守纪律。这位记者还说,对于象他那样来自东德的人,失去的,是一种“同舟共济”(togatherness)的感觉。

前几天BBC Four 重播 Goodbye Lenin,就是带着近乎怀旧的眼光,来看这个“失去的世界”,对于剧中母亲这样的人,那是唯一抓得住,却飞快地消失的世界。

上周英国畅销书排行榜 #22 (2009年11月8日)

在各种类别的书中,上周销量最好的书是《吉尼斯世界纪录2010》,卖出近3万2千本,超过了销量逐周下降的 Dan Brown 的 The Lost Symbol (3万本)。在指南类精装本排行榜上排名第二的 Delia Smith 的新菜谱 Delia’s Happy Christmas 销量超过了1万1千本。 Katie Price 的 Standing Out 算在“指南”类图书,排名第3,卖出超过8千本。

2009-11-09.The Making Of Modern Britain

上周非小说类精装本排行榜没有太多变化,占绝大多数的还是名人传记,排名第一的还是 Ant and Dec 的 Ooh! What a Lovely Pair。在前10名中,记者 Andrew Marr 的 The Making of Modern Britain 排名第9,同名电视系列正在 BBC 播出,所说的是英国20世界前半叶,从世纪初到二战结束之间的历史――本书的副题是 From Queen Victoria to V.E. Day是他的 A Modern History of Britain (曾获得2008年度BAFTA电视奖提名)的前传。

2009-11-09.The Suspicions Of Mr Whicher

上周非小说类平装本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是 Kate Summerscale 的 The Suspicions of Mr. Whicher,作者调查了1860年发生的一桩一直未破获的谋杀案,一名3岁男孩在Road Hill House 被杀,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轰动新闻,引发了以侦探为主角的小说的盛行,30年后出现了福尔摩斯这个人物。作者Kate Summerscale 着迷于这一题材,甚至辞去了《每日电讯报》文学编辑一职专注研究此案历史,这本书的主角是 Jack Whicher,当时调查此案的警探之一,本书曾在去年7月获得BBC Four 的Samuel Johnson Prize。

(更多…)

Bright Star (2009)

2009-11-08. Bright Star (2009)

Bright Star (2009)
地区:英国/澳大利亚/法国 (预告片)
台湾译名《璀璨情詩》
导演:Jane Campion
主演:Ben Whishaw、Abbie Cornish、Kerry Fox、Paul Schneider、Edie Martin、Thomas Sangster

Bright Star 在很多地方让我想起导演 Jane Campion 的前作 The Piano。除了有着同样动人的画面之外,这部电影说的也是一个爱情故事,一个有3个主角的爱情故事。与 The Piano 相比,这部新片更加细致温和,但是在平静含蓄之下却同样有着波涛汹涌的感情。

2009-11-08. Bright Star (2009)

电影说的是英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济慈(John Keats)最后3年在英格兰的生活,他和邻居女孩 Fanny Brawne 之间的爱情。虽然他的好友 Charles Brown 把 Fanny 看作是个威胁他们诗人小圈子的入侵者,但是 Fanny 在这3年内成了济慈的缪斯,爱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济慈的诗作在当时备受批评,电影中多次表现他的作品不被人接受的窘境,他的最后一本作品集“有两篇好评――朋友写的,五篇中性,四篇批评”。他的经济状况让两人无法在一起,随着他健康状况的恶化,他的朋友们凑钱把他送去了意大利――这是当时流行的治疗方法,几个月后济慈在罗马去世。

(更多…)

读者,到底值多少钱?

南方都市报 评论周刊》10月6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宣布限制对其网站的免费浏览,凡出版了90天以上的文章,只有缴费订阅者才可以访问。与此同时,零售价50便士的《伦敦晚报》(Evening Standard)宣布从10月12日开始,改为免费发放。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决定,反映出来的同一个事实: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广告模式已经破产,不得不寻找其它出路。

如果做纯商业考虑,报刊杂志的每一位读者,到底值多少钱?每一位网站访问者,又能带来多少收益?目前英国媒体对此的普遍估计是155:5,即每位报纸读者平均每年能为报社带来155英镑收入,其中90英镑来自卖报,65英镑来自广告,而每位网站访问者,每年能带来的广告收入仅仅为5英镑。这一数字与读报所花的时间成正比:据调查,英国每位报纸读者每月平均花12个小时读报,而网站访问者,每月只在报纸网站上平均停留10分钟。

(更多…)

Bright Star (2009) trailers

Jane Campion 的 Bright Star 是一部非常美的电影。有不少地方让我想起她的前作 The Piano,但是含蓄细腻得多,虽然并不缺少感情的汹涌。

我在电影院看到的是这段预告片:


但是我发现的另一段预告片--不仅重新组织片段,而且没有旁白,颇为动人:



Geleverd door Filmtrailer.com

Wellcome Book Prize 2009

2009-10-09 Keeper: Living with Nancy

获得今年首届以奖励“文学中的医学”(medicine in literature)为宗旨的 Wellcome Book Prize的,是 Keeper: Living with Nancy: A Journey into Alzheimer’s,作者 Andrea Gillies 在书中记录的,是她的丈夫搬到苏格兰去照顾他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的过程,在6本提名书籍中胜出。

Carter-Ruck 与 Lolita 的出版

2009-11-06.Lolita

在星期四的《泰晤士报》上,看到这篇有关 Carter-Ruck 的历史,特别是在 Lolita 在英国出版中起的作用。Carter-Ruck 是伦敦的律师行,以打诽谤官司闻名,最近因为在 Trafigura 和超级禁制令一案上弄巧成拙而栽了一个大跟头。

这篇文章说的是这个律师行的创始人 Peter Carter-Ruck 在促成 Lolita 在英国出版中的作用。Lolita 1955年最先在法国出版,3年后在美国出版,在头三个星期即卖出10万本。但是在英国出版这本书还是有风险的,有可能被政府禁止。

如何在英国出版Lolita 免于受禁?出版商 George Weidenfeld 向律师 Peter Carter-Ruck 请教,他在其回忆录 Memoirs of a Libel Lawyer 中说,在看完之后,他觉得此书“写作优美、深刻而悲伤”,出版此书是值得一做的商业风险。但是为避免被政府当作不雅出版物禁止,有四处必须修改。Lolita 作者 Vladmir Nabokov 当然一口回绝。

(更多…)

伦敦市长单骑救美

这是电影导演、环保活跃分子 Franny Armstrong 讲的故事:11月2日晚上,她在伦敦北部的 Camden 区某处,忽然遭遇几个少女袭击,其中一个还手持铁棒。这时有一人骑车路过,她大声呼救。那人随即下车,驱散围攻她的少女。等到这个见义勇为的骑车人转身回来,Armstrong 发现他是――伦敦市长 Boris Johnson。随后 Boris Johnson 还坚持送她回家。

2009-11-05.Boris Johnson on bike

Franny Armstrong 把出手救她的 Boris Johnson 称为“骑着锃亮自行车的骑士”(knight on shining bicycle)。

Boris Johnson 喜欢骑着自行车出风头,显示自己亲民和环保。但是他一人骑车跑到北伦敦,还是挺让我意外。其实伦敦市长虽然权力很大,但从前任 Ken Livingston 开始,就有亲民传统,他经常独自坐地铁上班。

今天的《卫报》还专门配了社论,称赞 Boris Johnson 的见义勇为。这里比较有趣的背景是,Franny Armstrong 是电影 The Age of Stupid 的导演,积极的环保活跃份子,她提出的 10:10 倡议――接受倡议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公司机构,承诺在2010年自愿消减自己的碳排放量10%――得到了《卫报》的全力支持。Franny Armstrong 自己承认在政治立场上和 Boris Johnson 有距离,上次伦敦市长选举,她投的是工党候选人 Ken Livingston。而《卫报》,作为工党的支持者,当然也不是 Boris Johnson 的粉丝――他作为伦敦市长所拥有的权力,让他在保守党内可以排到第2位,仅在党魁卡梅伦之下。

【11月12日补】Franny Amstrong 时候发出的一封群发信件,自述事件经过,全文有人公布在了网上。信中有一处链接指向我的另一个博客 Play With Words 上的一篇文章,链接标题却是 Have I Got News For You,显然是弄错了,我理解是作者象举例说明这件事件在全球媒体的影响,其实应该指向这里。

野生动植物摄影奖 2009

2009年度的野生动植物摄影奖(Veolia Environment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由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和BBC的《野生动植物》(Wildlife)杂志共同主办,类别很多,有成人组,还有少年组,获奖者从超过4万张照片中选出。在自然历史博物馆网站上,有各个组别的获奖照片,同时还会在博物馆内展览95张作品。

获得大奖的是西班牙人 José Luis Rodríguez 拍摄的这幅狼的照片,在一瞬间抓到了跃起中的狼的姿态和神色。而且他用的还是中幅相机胶卷拍摄

2009-11-04.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09

(更多…)

Spooks, series 8

BBC 的重头戏 Spooks 今晚开播第8季,最关键的问题,当然是 Harry 的安全。上一季的最后,Harry 被俄罗斯特工绑架,生死不明。

2009-11-04. Spooks 8 Peter Firth

本来象 Harry 这样重要的角色,是不可能消失的,但是 Spooks 系列的声誉之一,就是没有一个角色是安全的,所以这第8季的第一集,当我们在等待揭开谜底时,对答案并没有任何把握。

我不会在这里做剧透,但是我可以说,按照 Spooks 系列的传统,每一季的第一集,对原来的角色来势,是比较危险的,同时会介绍一些新的角色。这一集也不例外,而且,这一集还增加了新的意外。

这一集已经可以在 BBC 网站上看了,但是 Spooks 网站都做得很小心,避免透露出这个意外,虽然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演员表,就会找到线索。

回到剧情上,我觉得这一集在情节上有点轻了,不如第7季的第一集那么让人紧张和富有冲击力。拍到了第8季,Spooks 要再次超越自己,是越来越难了。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