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朋友与叛徒》
英国间谍机构MI6有时候会在报纸上做广告鼓励报名,每次的设计都颇有新意,让人争相议论传播。MI6有自己的网站,一眼看去和其它的政府网站没什么差别,在二十一世纪,连当间谍也平民化了。
过去可不是这样,记得在英国著名间谍小说作家勒卡雷(John le Carré)的小说中,曾经提到在牛津剑桥等大学里,有所谓的“星探”,即一些和MI6关系密切的人士,负责向MI6推荐合适的人选。有志当间谍的年轻人必须通过这些“星探”介绍,如果是自己找上门去,那连门都找不着——直到1994年,MI6的存在才被正式认可。
所以过去英国的间谍都来自一个狭小的社会阶层,有相似的背景:出身于上流社会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在寄宿私校长大,在牛津或者剑桥上大学,在军队、外交部或是报社呆过。在过去,这些人是属于所谓“生来的统治阶层”,一切教育和练历,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统治者”。有这样背景的人,当然不可能出卖国家,是最可靠、最有能力的间谍。
至少在二战前后的二三十年间,许多建制内的人都相信这一点,直到剑桥间谍案爆发,才打破了这些人的迷梦。不少当事人在多年之后依然耿耿于怀,不明白为什么和他们背景几乎一模一样的人,竟然会为苏联卖命。
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朋友圈内的间谍》(A Spy Among Friends)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作者本•麦金泰尔(Ben Macintyre)是《泰晤士报》记者,讲故事的高手,他曾经写过一系列二战中的间谍战的作品,部部精彩。
剑桥间谍案在1950-60年代曾轰动一时,有关这一事件的作品已经出了很多了,BBC还在2003年拍过一部4集长的电视剧《剑桥间谍》(Cambridge Spies)。麦金泰尔此书不算是揭秘,但是他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即剑桥间谍案中的主角金•菲尔比(Kim Philby)和他两位关系最密切的同事:尼古拉斯•埃略特(Nicholas Elliott)和詹姆斯•安格尔顿(James Angleton)的背景十分相似,是同事加好友,而菲尔比却成了朋友圈中的叛徒。
菲尔比1912年生于印度,父亲是著名的阿拉伯学者,他在伦敦的威斯特敏斯特公学毕业(现任英国副首相克莱格也是这所中学的校友),在剑桥三一学院上大学,曾作为《泰晤士报》记者报道西班牙内战,二战爆发后通过一位关系广阔的记者朋友介绍进入了英国情报机关,不过此时他已经在为苏联服务,成了双重间谍。埃略特比菲尔比小几岁,伊顿公学毕业,校长就是他的父亲,毕业后也去了剑桥三一学院,做了一阵子外交官后,就通过父亲的好友介绍进入了英国间谍机关。而安格尔顿虽然是美国人,却是在英国的私校毕业,做派“比英国人还英国”。二战时他加入美国谍报机关,被派回英国学习间谍技术。三人一见如故,成为亲密朋友,公事私事无话不谈,当然不少在闲聊中泄露的情报后来都被传到了苏联。二战之后菲尔比以MI6代表身份派驻美国,继续从任职中央情报局的安格尔顿那里获得了许多情报。
1951年,另两名“剑桥间谍”逃离伦敦投奔了苏联,菲尔比的身份也受到怀疑,被迫赋闲在家。此时埃略特极力为他的好友运动,最后竟然通过外交大臣在议会发言声称没有证据怀疑菲尔比是苏联间谍。直到1963年,在大量事实面前,埃略特才终于相信菲尔比的间谍身份,亲自去贝鲁特劝说菲尔比坦白。剑桥间谍案曝光之后,安格尔顿声称早就怀疑菲尔比,但据本书作者指出,许多证据表明他并没有说真话。受菲尔比案打击,安格尔顿在中央情报局大搞“挖内奸”活动,牵连无辜,造成很大破坏。
间谍在英国曾经是一项“绅士”活动,只有社会“顶尖”人士才能参加。剑桥间谍案,竟然也能成为英国社会阶层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