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已是世界最大的图书节,今年的爱丁堡国际图书节规模变得更大了,举办场地从原来的夏洛特广场扩展到了临近的乔治大街上,封闭了乔治大街的四分之一路段,就在大街正中央搭建了一座临时报告厅,一家临时书店和作者签名的专用帐篷。开幕以来,和往年一样,依然熙熙攘攘。
图书节不同于书展,爱丁堡图书节除了几家本地出版商有专门的书架之外,并没有出版社专柜或展台等。这里提供的是一个作者与读者直接交流的机会,因此请什么人来作报告才是亮点。
今年图书节的一桩重大新闻是巴勒斯坦女作家娜欧兹·卡姆特(Nayrouz Qarmout)前来爱丁堡的艰难历程。卡姆特是生活在加沙地带的一位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她的短篇小说集《海的衣裳》(The Sea Cloak)英文版已在英国出版。今年爱丁堡图书节邀请她出席,但是签证申请却两次被英国内务部拒绝。图书节总监尼克·巴利(Nick Barley)决定公开这一消息来制造舆论压力,他指出今年受到邀请出席的作者中有十多人的签证被拒,声称政府收紧移民政策的举措将会影响了文化交流。卡姆特最后终于获得签证,启程之后,巴利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她的路线图并不断更新:她先是在埃及的一个边境站外等待一个晚上才获准进入西奈半岛,从那里长途跋涉到开罗,再飞往英国,全程48个小时。图书节特地为她和另外两位女作家举办了专场,讨论如何让社会倾听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的声音,引起了很大反响。
作为一名读者我参加爱丁堡图书节已经好多年了,关注这则新闻的同时也让我回想起这些年图书节的报告主题其实许多都和时事相关。今年的图书节上,就有希腊经济学家、曾在债务危机期间担任过希腊财政部长瓦鲁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的主持多场活动,包括一场与工党领袖科尔宾之间的对话。而苏格兰第一大臣妮可拉·斯特金(Nicola Sturgeon)也有一场与英国女作家阿里·史密斯(Ali Smith)的对话,不过她倒确实的爱书之人,还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推荐展示自己正在读的小说。
当然要在图书节上讨论时事,必有获得读者支持。爱丁堡图书节观众对政治时事的关注热情丝毫不亚于文学历史艺术等主题。今年我参加的一场报告的主讲人是希拉里·科塔姆(Hilary Cottam),她在作品《激进援助》(Radical Help)中呼吁全民对福利社会进行反思,指出现有的福利制度面临危机,对政策进行修修补补已没有意义,需要作激烈的改革,呼吁将福利政策的目标定位在“提高能力”,她同时还参与地方上的福利改革,因此有许多实际的例子。报告之后观众提问十分踊跃,有些对这一话题显然有过认真思考。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名举手提问的观众说在爱丁堡附近的一个地方政府工作,非常赞同她的一些主张,正好下星期一要向领导层做报告,建议采用倡导的方案,“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引来观众一片笑声。
一个优秀的图书节需要出色的讲者,也需要高素质的观众,爱丁堡图书节在激烈的竞争中,能长期保持优势,和它兼具这两个条件是分不开的。
《看世界》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