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八月是爱丁堡最繁忙的时节,好几个艺术节同时进行,市中心的大街小巷、桥下公园到处熙熙攘攘,市民、游客、街头艺人、演员、艺术家摩肩接踵。今年此时的爱丁堡却格外安静,四月初爱丁堡艺术节组委会便宣布取消今年的几大艺术节,夏天的游客数量也大幅度减少。
这几年我参加最多的,是爱丁堡国际图书节,亲眼目睹其规模越来越大,逐渐从主场地、新城的夏洛特广场扩展到附近的乔治大街上。听到图书节被取消的消息,虽不惊讶,但仍感失落。
六月时,图书节组委会宣布今年图书节仍将举行,全部改在网上进行,听到这个消息让我格外振奋。七月底看到节目单,从八月中旬开始的两周内,将一共举办140多场报告,全部网上免费直播。场次当然比往年少了很多,但仍有许多著名人物参加,比如刚出版了“狼厅三部曲”第三部《镜与光》的希拉莉·曼特尔(Hilary Mantel)、住在爱丁堡的苏格兰畅销小说作家伊恩·兰金(Ian Rankin)等。爱丁堡图书节有邀请政治人物来做报告的传统,今年参加的有英国前首相布朗和现任苏格兰第一大臣斯特金。说起斯特金,她还真的是一个书迷,经常看到她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正在读的小说,还表示读书是放松的好办法。
于是我在图书节开始的第一天就忙不迭地登录网站看报告了。第一场似乎有些技术问题,一开始能看到其他观众的实时留言,却看不到视频,听不到声音,直到反复多次刷新屏幕之后才成功,而这时报告已经开始10多分钟了,好在过后可以看报告的录制视频,之后的几场就好得多了。
网上图书节固然让人失去了体验现场气氛、与作者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以重看错过的节目是其一,往年的图书节常常有好几个喜欢的报告同时开讲的情况,难以取舍,今年就没有这个难题了。对于组委会来说,最大的收获可能是听众人数和来源的增加,夏洛特广场最大的报告厅可容纳750人,而今年图书节的报告据说每场都有几千人参加,来自世界各地,每次报告的聊天功能区都热闹非凡。
图书节第一周的重头戏是对曼特尔的采访,在她位于德文郡海边的家中书房内进行,非常精彩。另一场《东西街》作者菲利佩·桑兹(Philippe Sands)介绍他的新作、有关二战后纳粹逃亡的《鼠径》(The Ratline)也非常有意思。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场报告中科学记者安吉拉·萨尼(Angela Saini)的一番话,她建议在教授科学理论的同时让学生了解这些理论的发展历史,作为一名理科生,我深感自己过去的学习确实太缺乏对历史背景知识的了解。
获得作者签名是图书节的吸引力之一,今年图书节的网上书店可以让你在买了书后,预约一个视频通话时间,跟作者对话,看着作者为你签名。
看来今后的爱丁堡图书节,即使恢复了现场节目,或许也应该保留部分网上活动。和图书节同时举行的,还有一个全城艺术活动——“我的光芒如初”(My Light Shines On),以表示艺术节之光并未因疫情而熄灭。网上图书节的成功不仅表明爱丁堡艺术节“光芒如初”,或许也同时在为未来指明一条道路。
《看世界》稿件
照片: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