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每日电讯报》

英国报纸如何报道美国大选

美国大选对英国的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也是英国报纸报道的重点。然而这些报纸面临着一个最大的敌人――时差。

英国时间比美国东海岸时间早5个小时。所以当美国东部各州投票站关闭,预测结果出来时,已经是英国的午夜,如果候选人在东海岸的几个州未分胜负,需要等待西海岸的结果,那么要到早晨4-5点钟才会有结果。报纸是要在午夜前截稿付印的,等第二天报纸送到读者手中时,读者已经知道了选举结果,报纸上却还是“预测”、“可能”,完全暴露了报纸的弱点。

于是报纸一般采取两种手段应付。第一种办法是猜测选举结果,在头版上加上语义模糊的头条。今天所有英国报纸的头版,都是奥巴马的照片,《卫报》和《每日电 讯报》采用的是同一张拍摄于奥巴马参加投票后的照片,其它报纸有的采用神采飞扬的奥巴马,有点采用做深思状的奥巴马(《独立报》),或者是各地投票站的投 票人群组合(《金融时报》)。标题大都采用“历史性的”、“等待中”、“决定”、“新的黎明”等暗示语。所有媒体都猜测奥巴马会赢。当然这种做法,一旦猜 错,会搞得自己很难看。在民主党新罕布什尔州初选时,《独立报》就在头版放上奥巴马大幅照片,结果是希拉利胜出。

报纸还可以采用出版“延迟版”(late edition)的办法。先出一版,然后在选举结果出来后出第二版。不过这种做法成本比较高,而且什么时候能得到选举结果也是个未知数。所以报纸只有在美 国大选日才会采取这种做法。幸好昨天的选举,很快分出胜负,到凌晨三点,报纸编辑已经可以确定选举结果。所以今天的好几份报纸,在出第二版时,不仅改动了 头版标题,而且很骄傲地在头版打上“凌晨3点钟版本”(3am edition)。

但是即使功夫做足,第二版报纸也未必能送到读者手中。今天我在爱丁堡浏览了几家报摊书店,发现“大报”的第二版全无踪影,“小报”在发行上做得好得多,我买到的《太阳报》是“凌晨5点钟版本”(5am edition),头版是做超人状的奥巴马,大字标题是模仿第一个踏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的话“人类的一大步”(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可能在伦敦发行状况会好很多,但至少在爱丁堡,我只能买到头版标题是“美国的历史性抉择”(America’s historic verdict)的《卫报》,而不是标题是“奥巴马总统”(It’s President Obama)的第二版。

(更多…)

金融风暴摧毁的是什么?

前一个星期,被许多财经记者称为其职业生涯“最不寻常的一周”,风暴从莱曼兄弟的倒闭,美林被收购开始,在英国则从周一开始发生HBOS银行股价急跌,在两天之内在政府主导下被Lloyd TSB收购,最后英国金融管理局宣布禁止股票卖空,美国则传来消息说布什政府准备“兜底”买下所有房贷。似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难怪今天《每日电讯报》的头版头条是《溶毁星期一,续集》 “Monday Meltdown, Part 2”,风暴再次来临了。上次人们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布什政府在自由市场理念最坚定的美国大幅度地进行国有化--在短短几周内国有化了最大的两家房贷公司、最大的保险公司、还准备买下所有房贷,是否标志着社会主义终于在资本主义的大本营取得了胜利?用外号 Dr. Doom 的美国经济学家 Nouriel Roubini 的话说,布什一手把“美利坚合众国”(USA) 变成了 “美利坚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SSRA)

本周的风暴,来源于美国众议院否决布什政府的7千亿美元救援方案。选举之年,选民的声音就比较大,美国的选民,看来仍然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支持者。

上次《卫报》的财经编辑 Larry Elliot 讲了一个笑话。他说有一个在食品超市工作的天才小子,发明了一种鲜美无比的肉饼。他向老板推销自己的发明,老板问:“这里头有什么猫腻?”天才小子答:“有一种添加剂,有点毒性,但问题不大。而且就是这种添加剂才使得肉饼这么与众不同的好吃。”老板被说服之后,肉饼开始上架,立刻吸引大批消费者。于是短短时间内,所有的食品店都开始卖这种新型肉饼。几年之后消费者开始生病死亡。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那食品店的老板肯定早就下了大牢,食品店也早就倒闭了。但是类似的事情正在银行业发生,银行老板们却有脸伸手向政府要钱,老板个人最糟的境遇,就是拿了一大批“赔偿金”离职而已。

这次面对食品店老板的“如果我的店子倒了,其它的店子也倒了,大家上哪儿去买东西吃啊?”的托词,美国选民固然义愤填膺,但是骂完之后,还是不得不咬咬牙再迁就一次。

听到了好几次“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这样的话,不过这恐怕还不是社会主义的胜利,而是十多年来人们对自由市场可以自我约束、自我负责的幻想的破灭。

感受

英国媒体和政界对中国政府和军队在地震救援上的行动,是一片赞誉之声。中国对地震救灾的迅速动员,对灾害的广泛报道,以及政府愿意接受国际援助的表示,多次被用来和缅甸相比。今天《卫报》上的分析说中国政府从过去处理灾害中的失误中吸取了教训,并越来越意识到国际形象的重要性。这样的良好结果,希望给中国政府更多信心--用积极和透明的方式处理突发事件,只会赢得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

然而,对于救灾救援的报道,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了解事实,集中报道令人震惊、感叹、同情的故事;第二阶段开始对救援过程中的疏漏、拖延、失误,和人们对此的不满进行报道,第三阶段开始追究责任。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才是对政府处理方式的真正考验。

对于英国人来说,中国毕竟是个遥远的地方,也没有太多人去过四川,没有象2004年印尼海啸那样的亲身感受。在对四川地震的报道上,各家媒体的着重程度也有不同。周二的报纸,报道不多,因为资料还太少。昨天的英国报纸,几乎都在头版刊登了灾区现场的照片。我比较了《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和《卫报》(Guardian)。《每日电讯报》在头版有一栏的报道,然后就“下转第19版”了。《卫报》则在头版大篇幅刊登了驻北京记者 Tania Branigan 发自重庆的报道,然后在第4、5版有通栏的图片和报道。两报花的力气明显不同。今天的《卫报》上,头版是 Tania Branigan 从都江堰的报道,文笔出色,从细微处说起,当我读到第二段第二句时,一个转折,让我在大庭广众下,也忍不住流下泪来。

今天《卫报》的第1到5版,是全版的地震救援报道。内部除了有 Tania Branigan 从绵竹发出的两篇报道,大幅照片外,还有 Simon Tisdall 写的一篇深度分析,以及一篇中国不需要外国救援人员的报道。

说起不需要外国救援人员,昨天的 Sky News 采访的英国的一支志愿者组成的专业救援队,展示了他们的设备,红外摄影机、声音探测器、二氧化碳探测器、特别的切割装置等,并说已经准备好,只要中国方面同意就可出发。今天有不少来自都江堰的报道,显然救援人员仍然不足。但是已经一天过去,这些专业救援队还在英国等待。我不希望他们现在仍然只能在英国向电视观众摆弄他们的专业设备,而是希望他们在都江堰聚源学校的废墟上使用这些设备。

令人失望的《泰晤士报》

昨天弗吉尼亚理工(VT)发生枪击案后,据在场的人士的描述,凶手为“Asian male”,我有些担心(美国和英国的 Asian 概念大为不同--英国人使用的 Asian 是个扭曲的概念--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接着就在英华论坛上看到“枪手来自中国”的消息,来自一些中文媒体的辗转报道。其实稍作搜索,就会发现所谓“枪手来自中国”的谣言,其实只有一个来源,即 Chicago Sun-Times 的专栏作者 Michael Sneed 在网站上的文章。今天中午2点我在看各家网站的新闻,看了 BBC,《卫报》(Guardian),《每日电讯报》(Telegraph),CNN,《泰晤士报》(Times),和《独立报》(Independent)的网站,除了《泰晤士报》之外,以上媒体都没有报道这一消息,都只说“Asian male”,只有《泰晤士报》网站的头条是“Chinese student blamed for killing”,内文引的仍然是Michael Sneed的消息来源。到了 2点48分,BBC,《卫报》等网站已经报道凶手身份了(当时VT在开新闻发布会),《泰晤士报》的头条忽然改了一个字,变成了“Korean student blamed for killing”,内部文字也改了。

《泰晤士报》先是引用单一而且并不可靠的消息来源并放上头条--稍微查一下 Michael Sneed 就能找到对其“报料”作风的批评--被证明错误之后又悄悄地消除痕迹,实在不是一个负责的媒体,一份“大报” (quality daily) 应该有的作风。在《泰晤士报》把报纸印刷版从“大报” (broadsheet) 改版成“小报” (tabloid)时,我就听到一种说法,说版面成为“小报”后,作风也会“小报化”。这件说来是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其质量下滑的例证。

回过头来说,我不希望凶手是中国人,但我也不希望凶手是韩国人,我希望这件事没有发生。说到底,这种没有前科,看上去正常的人忽然持枪大开杀戒,其实是一种“美国病”,不论是在美国人,还是在外国人身上,都可能发生。卢刚事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根据这一事件改编的刘烨主演的电影 Dark Matter 刚完成不久,似乎还未公映,现在这种情况,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在美国公映了。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