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Channel 4 News

对伦敦骚乱的报道

伦敦骚乱在星期一忽然加剧,规模和涉及区域都在扩大。在报道这一事件时,《卫报》《每日电讯报》网站都以“直播”(Live blog)的形式报道,由专门的记者编辑坐镇,整合本报记者的现场报道、其它媒体的报道(比如《每日电讯报》的“直播”同时采用了《卫报》记者 Paul Lewis 的 Twitter 微薄)、电视新闻画面和视频、目击者的报道(通过电子邮件、Twitter等),随时更新状况发展。

其它的报纸网站,《泰晤士报》要收费才能进入内页,不知道他们做得怎么样,其它的则没有做“直播”,还是以“最新报道”的形式更新。

《卫报》和《每日电讯报》是整合报纸出版和网络出版做得最好的两家英国报纸。《卫报》是英国报纸中最早花大力气开发网站的,现在的口号是“Digital first”,以网络出版优先;《每日电讯报》则在几年前搬家之时就完成了印刷版与网络版的编辑整合。

Channel 4 News 网站上有一个配上地图的 Timeline,有助于了解时态的发展。

拯救 BBC 6 Music 运动

2010-03-03. Lily Allen Saving BBC 6 Music in the Guardian

在 BBC 总监星期一的宣布战略计划中,引起最多议论的是砍掉两个数码电台,BBC 6 MusicBBC Asian Network 的提议。我没怎么听过 BBC 6 Music,但知道不少喜欢另类流行音乐的人对这个电台十分喜爱,因为它播放的音乐商业味道较少,而且还会播出未签约歌手乐队的音乐,似乎正是没有商业压力的 BBC 应该做的事。Mark Thompson 以听众人数较少、以及为商业电台经营提供空间为理由,许多人无法接受。

消息一公布,BBC 6 Music 的粉丝立刻开始了一场“拯救 6 Music”的网络运动,还得到不少著名歌手的支持,Lily Allen 的一篇文章指责 BBC “不敢冒险”,登在了《卫报》头版。因为这份战略计划目前正在公共咨询期间,如果这些粉丝能保持声势和压力,BBC说不定就会让步了

与此同时,在公布BBC战略计划后,Mark Thompson 一整天都在接受媒体采访为 BBC 高层决策辩护,从一个媒体转到另一个媒体--其中许多的 BBC 的不同部份的节目:从上午的 BBC News 电视新闻、到中午 BBC Radio 4/Radio 5 Live、到晚上 Channel 4 News (John Snow 同时请来了两个被砍电台的 DJ 让他们现场向老板“呼吁”)、晚上10点半还要接受 BBC Newsnight 的 Jeremy Paxman 的拷问。这些  BBC 节目的主持,问题甩出来,你不会觉得他们在采访自己的大老板,Paxman 还很不公平地问他知不知道昨晚 BBC Four 的节目是什么(没答上来)--这个老总真不是好当的。

迪拜刺杀案:现实与虚构

迪拜的神秘刺杀案,之所以让人马上与摩萨德联系起来,一方面是因为Mabhouh是以色列的敌人,另一方面是因为刺杀的手法很象摩萨德。

看过一部BBC拍摄的讲述核武器历史的剧情纪录片系列 Nuclear Secrets (2007),其中一集说的是以色列的核武器研制。1986年一名参与了以色列核弹计划的前技术人员 Vanunu 来到伦敦,向《星期日泰晤士报》提供了资料证据。但是就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准备发布独家报道之前,Vanunu 忽然失踪,几周之后以色列官方宣布已将其关押收审。原来Vanunu 在伦敦结识了一个美女美国游客Cindy,《星期日泰晤士报》编辑警告他这可能是摩萨德的圈套,Vanunu不以为意:“是我主动搭上她的”。在Cindy的劝说下,两人一起去罗马渡假,刚到Cindy“弟弟”家中,摩萨德特工就在房间里等着呢。摩萨德这么做,据说是为了给英国政府面子,不在伦敦地面公然绑架,Vanunu算是“自愿”离开英国的。

当然这不过是摩萨德在海外的秘密行动中比较温和的一次,电影 Munich中的刺杀案血腥得多。摩萨德从未放弃刺杀对手,以前是巴解、现在是哈马斯成员,只要认为是手上有血债的,或是有威胁的“恐怖份子”,都不放过,这也是以色列人一直为自己辩护的理由。

这次刺杀行动,以色列官方照例不承认也不否认,一些前特工,则频频出现在媒体上,有些说是摩萨德干的,有的则称肯定不是,今晚 Channel 4 News 上一名前特工坚称摩萨德不会做这么傻的事,一定是其它恐怖份子陷害。这种一贯的混淆视听的做法,据说是故意为目标制造不安全感。

(更多…)

英国几乎和南极一样冷?

这一段时间的寒冷天气,成了英国媒体的主要话题。这两天在苏格兰高地某处记录到了近零下22度的天气,成了媒体报道焦点,纷纷称英国“几乎和南极一样冷”、“只比南极稍暖和一点”。《泰晤士报》把这一宣称放上了新闻标题,《卫报》《每日电讯报》Channel 4 NewsBBC News 也不落后。

目前南极的气温确实在零下22-25之间,美国气象服务网站上每小时更新南极气象站测得气温。但是英国媒体似乎忘了(或是选择性失忆),现在南半球是夏天,每年12月和1月是南极洲最暖和的时候。

英国政府的对抗气候变迁广告

今年英国政府的对抗气候变迁广告的主题是《床边故事》(Bedtime Stories),由一位父亲向女儿讲一个“气候变迁”造成的干旱洪水等等灾害,最后一脸担忧的女儿问父亲“这个故事有一个快乐的结尾吗?” (土豆网视频链接)

这个广告播出后,广告监管局(ASA)收到了超过780个投诉,在广告投诉中,这已是一个较高的数字,ASA说了要调查。投诉理由大部份是指“气候变迁”无科学依据,或是科学界无共识,也有人说是广告中用儿童画册,会“吓坏孩子”。

星期五的Channel 4 News 透露,在这则广告播出前,负责电视广告预审的机构(Clearcast)曾质疑广告背后的科学依据,导致两名政府高级科学顾问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回信称对Clearcast的质疑感到“惊奇和忧虑”。

星期六在伦敦和格拉斯哥都有游行,敦促各国政府在下周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作出决策。但是在英国还是有许多人对气候变迁将信将疑,上周 East Anglia 大学email 被盗之后,科学家们的反应缓慢和轻敌情绪,强化了这一场信任危机。要知道反对做任何努力对抗气候变迁的势力还是很强的,而且动员能力媒体技巧上都很强。

柏林墙的倒下

20年前的今天,柏林墙倒下了。当时的人们,都处于喜出望外,或是震惊迷茫之中,因为实在事出意外,连当时的西德首相都还在国外访问。记得当时我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感觉,是不知如何反应,幼稚地想:“世界从此和平了?”

德国电影系列 Heimat 的导演Edgar Reitz 说,当他的摄制组在拍摄 The Second Heimat时,正好遇到柏林墙的倒下,促成他拍摄第3系列 Heimat 的决定。而 Heimat 3 正是从柏林墙的倒下开始,这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笔记

23 Sep 2005, 21:12
Heimat 3.1

Heimat 3 的第一集是 The Happiest People in the World。开始于1989年柏林墙倒下的那一晚。正好在柏林的Hermann“感到整个城市的悸动”,街上一个陌生的中年人过来拥抱他,泪流满面地喃喃自语“想不到我能活着看到这一天。。。”在看着电视直播人流涌过柏林墙时,Hermann 遇到了分别多年的 Clarrisa。从第二部Heimat 结束到现在已经19年了。重聚后的这对恋人,决定结束到处奔波演出的生活,安顿下来。而Clarrisa找到的“dream house”座落在莱茵河畔的山坡上,就在Hermann家乡附近。Clarrisa从东德请来的技工,把这座被废弃多时的大屋从里到外重新一遍。

确实1989年圣诞节的德国人,可以自称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整个国家沉浸在东西德边界被打通的喜悦中。剧中的东德人Gunnar宣称“5年之内东 西德就会统一!”结果1990年就统一了。当时东德人第一次到西德,还能从银行领到100马克现金。东德技工Gunnar 和 Ugo 第一次进入西德的惊奇、第一次进入琳琅满目的工具商店的喜悦、西德人对来自东部的同胞热忱、有时不带恶意的好奇、有时无意流露出的看不起,很多地方都能引 起我一定程度的共鸣。当年的德国、国家统一、经济强盛、铁幕倒下了、人人都自由了、前景一片光明。

20年过去,原东西德国还是有差别,今晚Channel 4 News 采访一位原东德的记者。他说现在在德国,来自原东西德地区的人还是能看出来。最近 BBC Radio 4 播出系列节目 Under One Flag,讲的就是这个主题,节目中说,在科索沃担任维和任务的德国军队中,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人来自东德,哪些人来自西德,来自东德的军人更守纪律。这位记者还说,对于象他那样来自东德的人,失去的,是一种“同舟共济”(togatherness)的感觉。

前几天BBC Four 重播 Goodbye Lenin,就是带着近乎怀旧的眼光,来看这个“失去的世界”,对于剧中母亲这样的人,那是唯一抓得住,却飞快地消失的世界。

社会媒体打败了“超级禁制令”

挪威广播公司(NRK)的记者已经通过Wikileaks公布了他们收到的来自Trafigura的“超级禁制令”原文。以下这段视频是事后《卫报》主编Alan Rusbridger接受Channel 4 News 主持 Jon Snow 的采访经过。

经济观察网 一项由英国高等法院发出的“超级禁制令”,让英国所有的传统媒体噤声,然而禁制令所保护的信息,却在几个小时之内,在Twitter 等社会媒体网站上广为流传,在巨大的网络舆论压力面前,申请禁制令的跨国公司不得不自动放弃。这起发生在英国的重大新闻,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媒体的威力。

本星期二的英国《卫报》头版,刊出了该报著名调查记者 David Leigh 的一篇文章《卫报被禁止报道议会提问》,文中指出,星期一某位下议院议员向某位政府部长提出了某个书面问题,但是《卫报》收到法庭禁制令,不可以报道这位提问的议员是谁、这位接受提问的部长是谁、问了什么问题,更奇怪的是,David Leigh还说,《卫报》还不可以报道“为什么不可以报道”:即这份禁制令是由谁申请、申请的理由是什么。《卫报》唯一可说的,是这份禁制令,是由英国 Carter-Ruck 律师事务所代其(不可以报道的)某客户申请。

这篇奇怪的文章出版之后,立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让人特别感兴趣的,是这份“超级禁制令”效力巨大:你被禁了还不能告诉别人为什么自己被禁了,而且它禁止报道的是议会公开提问:这些提问内容就在议会网站上,谁都可以看到。

(更多…)

科学新闻:主动权在谁手中?

这是几星期前为《南方都市报》写的一篇文章。写完之后,在前一周BBC Radio 4 的 Media Show 中,听到了主持人对谢菲尔德大学教授 Allan Percy 的采访,以及《泰晤士报》科学编辑 Mark Hendenson 和《每日邮报》科学编辑 Michael Hanlon 的辩论(我在文中提到了 Mark Hendenson 《每日邮报》的不满)。Allan Percy 的观点主要是科学家和大学需要宣传自己的科研成果,但是一经媒体改写渲染,往往大为走样,科学家既没有时间一一回应媒体的炒作,又有可能成为媒体失实报道,公众信任度下降的牺牲品。Mark Hendenson 在辩论中重复了自己对《每日邮报》和其它媒体上炒作“不再需要男人”的不满,Michael Hanlon 则以自己的报道吸引了公众对这一话题兴趣作为挡箭牌。在我看来,《每日邮报》和其它一些报纸的报道很不负责,其它媒体,特别是传播媒体,很容易只报道报纸头条,而不会去看大学的新闻稿,更别说是论文原文了。在轰动效果之后,大众或者对科技进展产生不现实的期待,或是对科学家信任程度下降,受损害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家们。

BBC也会踩进小报陷阱
《南方都市报》

当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纳耶涅亚(Karim Nayernia)在学术刊物《干细胞与发育》发表文章,宣布成功地从人类干细胞中诱导出精子样细胞时,大概没有想到他的研究成果会出现在《每日邮报》“世界不再需要男人?”的标题之下。即使在英国这个科研报道颇有基础的国家,一项严肃的科研进展,也会被大众媒体渲染得耸人听闻、荒诞不实。

纳耶涅亚实验室取得的这项成果,可以说是男性生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可能会给男性不育带来新的治疗办法。但显然这项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满意解答,特别是这种“人造精子”与真正的精子差别有多大等。

平心而论,英国的科普媒体、电视电台和严肃报纸(即所谓“大报”),在报道科学进展时是相当认真的。《自然》杂志的新闻部和科普杂志《新科学家》在报道这一新闻时,都指出在把这种“精子样细胞”(sperm-like cell)称为“精子”(sperm)之前,必须对其特性做进一步研究———一个长着尾巴、会游泳、有23条染色体的细胞并不等于就是精子。

(更多…)

对新疆暴乱报道的一点观察

许多英国媒体认为中国政府从处理去年拉萨暴乱中“吸取了教训”,赞赏政府的开放态度。说来也是凑巧,在暴乱发生时,当地政府正组织一批海外媒体参观(应该是为了宣传去年出现暴力事件后新疆恢复平静了),所以海外记者,其中包括《卫报》驻中国记者安玲(Tania Branigan)和摄影师Dan Chung。事件发生之后,这些记者能够马上发回文字报道和图片视频。

对海外新闻报道开放的结果,是外界对事件的大体经过、死伤数字等,与中国政府的说法并无多大出入。因为自己的记者在现场,“维族示威演变成攻击无辜的大部份是汉族的路人”这一说法,海外媒体参与了独立验证。这就是为什么以维族人代表自居的热比娅对这一事件的说法(暗示是武警攻击和平示威的维族人)在海外也没有多大市场的原因之一。

(更多…)

Jon Snow 主持 Channel 4 News 20年

Jon Snow

今天的 Channel 4 News 的最后,副主播 Samira Ahmed 播出了一段主持人 Jon Snow 在 Channel 4 News 工作20年的录像回顾,其中的 Jon Snow 从一个中年人开始,到现在已经满头银发了。

Channel 4 News 一直是我很欣赏的新闻节目。原因一方面是它经常有独到的内容和特别的角度。它不是属于定点新闻(news bulletin),而更象是新闻和新闻分析(类似BBC的Newnight)的综合体。节目时间比较长(包含广告55分钟),每条新闻可以做的比较长,也可以允许比较长的采访和讨论,还经常有6-10分钟长的专题,比如这个星期的 Ian Tomlinson 案追踪,就超过6分钟长。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