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全国性大报之一《独立报》今天终于转手了。独立报业媒体集团(INM)以1英镑的价格,把《独立报》和《星期日独立报》卖给了俄罗斯大亨列别捷夫(Alexander Lebedev)。
近几年来,《独立报》是英国四份大报中经营最困难的一份,报纸销量与上一年同比,经常以超过10%的幅度下跌,网站访问量在大报中也敬陪末座,仅为排名第一的《卫报》的四分之一。换了主编、提高售价,各种招数都不管用。报社要关门了、报纸要被出售了、报纸要改成纯网络版了这样的谣传时常出现,母公司INM 去年用债权换股权的财务重组方式度过了一次危机,到现在终于撑不下了,而且不仅是1英镑就卖了这么简单,据行业刊物 Press Gazette 报道,INM还要倒贴给列别捷夫 925万英镑,以换取对方接手所有经营风险和责任。对于INM来说,这属于长痛不如短痛的动作,放弃一份常年亏损的报纸(《独立报》去年亏损1240万英镑),可以集中资源经营集团内其它仍然赢利的报刊。
《独立报》是全国性报纸中最年轻的一份,自1986年创刊以来,以“独立”--不象其它报刊那样有着固定的政治倾向--作为号召,创刊时即以醒目的口号“我们‘独立’,你呢?”(We Are, Are You?)吸引高端读者,历年来也不乏出名的编辑记者和高质量的报道。两年前《独立报》改版后的头版从内容到设计都独树一帜,经常成为城市白领和知识分子的谈论话题。然而问题也在于此,潜在的读者可能愿意在报摊欣赏一下头版,却不一定会掏钱去买。《独立报》始终没有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定位,其“独立”的风格意味着缺乏长期固定的读者群。在出售之后这份报纸将如何定位,还是一个谜。
列别捷夫原来曾是克格勃派驻伦敦的间谍,据他自己说,当时他每天的任务是研究英国报章,最后却爱上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在发了财之后,他不满足于在俄罗斯拥有自己的报纸,跑到伦敦来,买下了《伦敦晚报》(Evening Standard)。接手之后最大的动作,是把这份报纸变成免费派送,让销量在短时间内翻了一番。
列别捷夫在英国有着“开明商人”的形象,虽然有前苏联特工的背景,但是英国媒体却对他没有什么敌意,他在俄罗斯经营的《新报》(Novaya Gazeta)经常有反对政府的言论,还曾是2006年被刺的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 (Anna Politkovskaya) 的雇主,相信这都给他的形象加了不少分。
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英国人对《独立报》转手给前克格勃特工所持的轻松、甚至期待的态度。这也许和报业的传统有关,英国报纸一向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报社的后台老板中,有给予主编完全自由的,也有喜欢干涉编辑方针的。但英国人似乎相信,不管后台老板是什么人,最终市场会决定报纸是否选择了正确的编辑方针,而且在英国,并不缺乏敢于对老板说不的主编。
《独立报》转手之后,除了谁会是新任主编这一悬念外,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份报纸会不会步《伦敦晚报》后尘,变成一份免费报纸?目前列别捷夫集团的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含糊。
如果《独立报》真的成为免费报纸,将会对英国报纸生态造成冲击。免费报纸被人戏称为“电台报纸”,比喻其中的新闻如同电台新闻一般,几句话就得说完,以轻量型短平快报道为主。然而象《独立报》这样的报纸,以重量级深入报道见长。在维持报道深度和迎合读者阅读习惯之间能否协调,将会是一场风险颇高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