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媒体与网络

皇家婚礼--不同角度

同样的皇室婚礼,各家报纸的报道角度各不相同。虽然看直播的人很多(收看人数达248万),BBC网站都直播期间都被挤垮了,但英国人并不都是保皇派,《卫报》在婚礼前做了民意调查,反映只有五分之一的英国人非常热衷于这场婚礼,而在苏格兰几乎没有任何庆祝活动或是街头聚会。

几家左派报纸更是旗帜鲜明的共和派。但是伊丽莎白二世长期大受欢迎,民众对皇室婚礼的热衷(从戴安娜到威廉),让共和派们大叹废除皇室的路途还很遥远。在威廉王子大婚之际,《卫报》都出了“皇室婚礼纪念版”(Royal wedding souvenir edition),主张共和最坚决的《独立报》都出了皇室婚礼专题,只剩下唯一一份工人阶级报纸《晨星报》(Morning Star)以负面角度报道白金汉宫对清洁工的压榨以及共和派在婚礼当天的示威活动。

虽然是报道一起充分曝光、什么都在镜头底下、不可能有什么独家新闻的事件,但是英国各家报纸的报道角度还是不同的。维护建制的《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把皇室婚礼的成功与继承传统、展示“软实力”、重现昔日的光辉联系在一起;《每日邮报》则把平民凯特嫁入皇室看作是英国社会进步、社会阶层升迁(social mobility)的象征;《卫报》上Timothy Garton Ash 则指出凯特是属于英国7%接受私立学校教育的人,从中产阶级上层(upper middle class)再往上,其间已无太大的升迁障碍,英国社会阶层升迁最大的问题是在公立学校出来的社会中下层,《卫报》的社论在为新人祝福之余,不忘为自己的忠实读者准备一份“如何躲避皇室婚礼”的指南。

(更多…)

报纸网站:如何收费?

《纽约时报》宣布将从3月28日开始向网站访问者收费,采用的是“宽松收费模式”,访问者每月可以免费阅读20篇文章,以后每4周收费15到35美元不等,包括网站、Smartphone app和 tablet app等。不过如果读者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博客(如何定义?)上的链接访问《纽约时报》的特定文章,那么即使已经超过每月限额,依然免费。《纽约时报》网站收费的决定是去年1月宣布的,本月底终于开始实施了。

与此同时,网站免费的英国《每日电讯报》集团(TMG)今天宣布集团2010年营业额3.23亿英镑,盈利近6千万英镑,比去年增长11%。TMG在2008年还亏损了157万英镑,印刷版和网络版运作的整合大大节省了开支,同时盈利还归功于广告业的复苏。不过TMG并不是不考虑网站收费,估计会密切关注《纽约时报》的“宽松收费模式”。

收费网站中,新闻集团下的《泰晤士报》的访问人数和收入一直是个迷。《泰晤士报》对这个没有免费内容的“严格收费模式”网站到底有多少缴费会员,每个会员交多少,总是语焉不详。网站收费最成功的依然是《金融时报》,2010年FT Group的盈利高达4.03亿英镑,增长12%,缴费会员达20.7万。《金融时报》网站属于“次严格收费模式”,有较少的免费阅读额度,但它的成功主要应归功于其内容的特殊性。

一直是网站内容免费倡导者的《卫报》,经营仍在困难中,据《卫报》集团(GMG)的CEO Andrew Miller说,2010年的亏损将与上一年(378万英镑)相似

所以现在报纸网站收费模式可谓百花齐放了,只有“按篇收费模式”还没人敢尝试。

《经济学人》的反伦敦奥运广告

今天是伦敦奥运开始售票的第一天,《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选择了这个时候在伦敦地铁投放海报广告,以反对伦敦奥运为主题,广告标题是“举办奥运浪费钱财”,文字列举举办伦敦奥运的种种罪状:开支达90亿英镑,是预算的一倍;只有五分之一的工作机会给了伦敦奥运意图重建的伦敦东区;奥运过后伦敦接手是巨大的债务和没什么用处的场馆。

当然《经济学人》并非真的是反对伦敦奥运,而是借奥运门票出售的时机,以挑衅姿态吸引眼球而已,因为它同时还投放了支持伦敦奥运的海报,希望借此树立这本杂志认真严谨、敢于挑战任何权威或流行观点的形象。

电台的品牌效应

BBC 电台4台(BBC Radio 4)是BBC电台中的名牌,节目以新闻分析、深入报道、历史文化和文化艺术为主,很少有音乐体育节目,内容颇有过于阳春白雪之嫌,似乎应该是个小众电台,曾经用过“知性谈话”(Intelligent Speech)和“求知的头脑”(Radio for Curious Minds)等口号。但这个电台在英国却有一千万听众,多年来造就了一批名牌节目:每天早晨的新闻时事节目 Today 、文学艺术节目 Start of the Week、综合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于一身的 In Our Time、深度采访节目 Desert Island Discs 、驻外记者的亲身小故事 From Our Own Correspondents 等等,不胜枚举。

最近 BBC 的另一个电台,数字电台 BBC Radio 7 要改名了,叫什么呢?BBC Radio 4 Extra。

BBC Radio 7 的主要内容是广播剧、广播喜剧等,是 BBC 近年来开设的一批数字电台之一,听众数量不到一百万。这次改名,把自己挂在 BBC Radio 4 名下,自然是为了借名牌电台的品牌效应。其实 BBC 的数字电台挂在名牌电台之下不是没有先例,现在有  BBC Radio 1Xtra 和 BBC 5 Live Sports Extra,不过主动给自己改名的还是第一次。

BBC Trust 称改名后的 BBC Radio 4 Extra 在内容上不会做重大改编,但此举还是让英国的商业电台感到了威胁,担心以 BBC 以 Radio 4 的品牌扩张,影响商业电台利益。其实它们大可不必担心,BBC Radio 4 做的许多节目,都不会是商业电台愿意做或是有资源去做的(BBC Radio 4 的预算是每年915万英镑,是BBC所有电台中最高的),体现的正是公共资金支持的非商业电台的优势。

新年快乐!

世界大都市中,澳大利亚的悉尼是第一个迎来新年的。悉尼大桥上空的烟花照片,往往成为世界其它国家1月1日出版的报纸的头版。原因不仅是悉尼大桥和歌剧院景色熟悉、烟花漂亮,而且因为报纸第一版在午夜之前就已经付印,本地新年庆祝活动、特别是新年烟花的照片还没到。

澳大利亚《悉尼晨报》

印度《拉贾斯坦祖国报》

科威特《阿拉伯时报》

(更多…)

《每日电讯报》、BBC、新闻集团、Sky News:Vince Cable 失言案中的几个角色

Vince Cable “失言录音”被公布一事,已经过去了两天, 他仍然是联合政府的内阁大臣,但地位大为削弱。相信你已经看过了相关报道,我在这里就不再重复,只是谈一谈这一事件中的几个角色。

Vince Cable――从英雄到狗熊

Vince Cable 曾经是英国政客中少有的一个既受爱戴、又让人佩服的议员,在 2007年Northern Rock 银行危机时他是最早呼吁国有化的,在金融海啸中,因为判断准确,被人戏称为“圣文斯”(Saint Vince)。他在代理自由民主党领袖时,议会辩论常有妙语,曾形容工党首相布朗“一星期内从斯大林变成了憨豆先生”。现在这句话回来送给他了,星期三《卫报》社论的题目是《从圣文斯到憨豆先生》(Dr Cable: From Saint Vince to Mr Bean)。

《每日电讯报》――成疑问的动机、有争议的手段

让 Vince Cable 变成 Mr Bean 的是《每日电讯报》,这份报纸的两名年轻女记者冒称自己是他选区的选民,诱导他谈论对联合政府运作的看法,特别是自由民主党的立场。毫无戒备的他在两名年轻女性听众面前变得格外夸夸其谈,却没想到所有对话都被秘密地录了音。

《每日电讯报》一向支持保守党,这次针对自由民主党的秘密行动,是否反映了这份报纸对联合政府执政的不信任?为什么针对自由民主党?他们会不会用同样手段去刺探保守党政府成员对自由民主党同事的私下看法?

说到手段,这种曝光议员与选民之间私下交谈的做法是有争议的,有人甚至说是违法的。许多人认同记者在报道新闻可以做违法的事,只要能用“符合公众利益”(public interest)为其结果辩护,否则就要面对法律制裁。诱导和曝光 Vince Cable的私下谈话是否符合公众利益?这一点是成疑问的。

BBC ――抢了《每日电讯报》的先

这一事件关键之处,是 Vince Cable 谈话中最具杀伤力的部份,不是《每日电讯报》选择发表的他自称有“杀手锏”(nuclear option),如果被逼过甚,他会通过辞职来“搞垮”联合政府云云,而是 BBC 抢先报道的他对关于新闻集团收购BSkyB的看法。

抢了这个先的是 BBC 的财经编辑、曾经担任过《星期日电讯报》财经编辑的 Robert Peston,他在当天下午卡梅伦和克莱格举行完联合记者招待会、宣布此时应“告一段落”之后,发布了爆炸性的独家新闻,说收到来自《每日电讯报》内部“揭发者”送来的 Vince Cable 谈话“完整”记录,在其中Vince Cable 声称他“对默多克宣战并会取得胜利”。Vince Cable 所指的是他作为商务大臣下令媒体监管机构Ofcom调查新闻集团意图全资拥有卫星电视台BSkyB的动作。据“揭发者”称,他对《每日电讯报》“扣下”这一段内容强烈不满。

默多克/新闻集团――复杂的媒体势力平衡

《每日电讯报》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又牵出一串新的角色,奇怪的是,BBC也在其中。今年年中,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宣布意图全资拥有卫星电视台BSkyB (目前拥有39%股份),一旦成功,新闻集团将全资拥有两份大报《泰晤士报》和《星期天泰晤士报》,两份发行量最大的小报《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再加上BSkyB,将会是一个运行资金比BBC还大、跨越电视和纸媒的英国最大媒体集团。这一举动立刻遭到其它媒体的反对,10月份在《每日电讯报》出版集团牵头下,《邮报》集团、《镜报》集团、《卫报》集团、Channel 4 电视台、英国电讯等机构共同签署了一份抗议信,认为此举将损害英国媒体的多元化环境,要求政府介入调查,签名者中包括了英国大部分的媒体机构。BBC总裁Mark Thompson都签了字,但后来在BBC Trust 的压力下为没有广泛咨询意见而道了歉。这封抗议信为Vince Cable 下令Ofcom调查提供了极好的理由。

Vince Cable 的立场和行动符合《每日电讯报》的利益,那么它们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故意扣下了Vince Cable的这段谈话?《每日电讯报》强烈否认,称只是发表顺序问题。BBC 发表这一新闻,最终对自己也不利,因为现在接替Vince Cable主管媒体事务的文化大臣Jeremy Hunt几乎是无条件地支持新闻集团全资拥有BSkyB,但是我们相信 Robert Peston 在拿到谈话全文时,没有去考虑这些后果。在他的博客上,他说“公布Vince Cable 关于新闻集团的谈话符合公众利益,这是直接明了、毫无疑问的。”

(更多…)

Cablegate 2

Wikileaks 公布美国领使馆电文,被称为 Cablegate。今天(星期二)英国发生了又一起 Cablegate,所以有人干脆称之为 Cablegate 2了,主角是英国联合政府中自由民主党的商务大臣 Vince Cable,同样有趣,其中角色除了政客之外,更多是英国的重要媒体:《每日电讯报》、BBC、默多克、新闻集团、Sky。希望明天有时间写一写。

那把空椅子

一把空椅子,成了报道的焦点,成了一个敏感词。一幅照片传达出的信息,将使之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英国《卫报》头版

奥地利的《新闻报》,英国版的《金融时报》头版用的也是这幅照片。

捷克《民众日报》头版

(更多…)

WikiLeaks 美国使领馆机密电讯泄密:各种后续反应

“美国领使馆机密电讯”泄密事件,今天已是第6天,《卫报》的专题,已经从美国、英国、中国 v 北韩、俄罗斯、巴基斯坦、阿富汗、到中国 v Google,估计会延续到下周。

WikiLeaks 在公布 “阿富汗战争日志”和“伊拉克战争日志”时,选择的媒体伙伴都是《纽约时报》、《卫报》和德国的《镜报》周刊这3家。这次增加了法国的《世界报》和西班牙的《国家报》。但原来《纽约时报》这次并没有直接从WikiLeaks 那里得到文件,而是经由《卫报》转手。据《卫报》说,几个月前就得到了全部文件,而《纽约时报》则称“几个星期”前从一个匿名来源得到了文件,这个“匿名来源”后来证实是《卫报》。WikiLeaks这次没有找《纽约时报》,而是去和《华尔街时报》和CNN联系,没有官方的解释,各方的猜测似乎是 Julian Assange 对《纽约时报》对他个人报道的不满。但WikiLeaks联系的这两家美国媒体都拒绝与 WikiLeaks 合作,《华尔街日报》的理由是不愿意签署带赔偿条款的保密协议,CNN没有置评。据《卫报》说他们与 WikiLeaks 签署的协议仅仅是要求媒体必须在某个日期之后才可发表,不涉及媒体的编辑立场。本周三BBC Radio 4 的Media Show上主持人 Steve Hewlett 就此事询问《卫报》网站主编 Janine Gibson,她只是回答5家媒体都参与了。

在报道上,5家媒体有自己的报道侧重,《卫报》上有一个每天各家报道内容的综合

媒体的自我删节

我不清楚《明镜》周刊、《世界报》和《国家报》的做法,但是《卫报》和《纽约时报》都在电讯原文上做了许多删节,理由是尽量避免对电讯中涉及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卫报》的评论员 Simon Jenkins 在今天BBC电视的 Dateline 节目称他的同事们花了很大的功夫努力保证不会有人因为这次报道而在生命安全上受到威胁。《纽约时报》还联系了美国政府,获得了一些新删节的建议,但是《纽约时报》说他们“不会完全依照政府建议做删节”。

两家媒体在各自做了删节之后,又互通信息,最后还知会 WikiLeaks建议他们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这批文件前也要做同样的删节。

这种删节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另一个删节就涉及新闻立场问题。美国记者和历史学家 Gareth Porter在这里的一篇文章中指责美国媒体参与隐瞒 WikiLeaks 泄密电讯中不利于美国政府的内容,他举的例子是伊朗拥有射程覆盖欧洲的弹道导弹的说法,虽然俄罗斯专家坚决反对,但美国政府仍然坚称此事属实。《纽约时报》在这次的报道中,明知这些情况,但在奥巴马政府的要求下,选择不发表这部份内容。

(更多…)

泄密者、WikiLeaks 与媒体的伙伴关系

2010-11-29.UK_TG, The Guardian 2010-11-29

本星期一《卫报》的头版是WikiLeaks 公布超过25条美国领使馆机密电讯的消息,在内文中前10页都是相关报道。星期一的重点主题是美国与联合国、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星期二的头版是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立场。估计这一专题在《卫报》上能持续一个星期。

2010-11-30.UK_TG, The Guardian, 2010-11-302010-11-30.UK_TT, The Times, 2010-11-30

英国的其它报章也在跟进报道,《泰晤士报》星期一的头版是美国被中东国家要求轰炸伊朗,星期二就转为美国外交官汇报英国的外贸特使安德鲁王子“出言不逊”,《每日电讯报》也是这个头版,这是英国的大小报都喜欢的题材,只有《卫报》的头版是中国和朝鲜。

对于这个新闻,虽然基本素材都被 WikiLeaks 公开了,但在英国,其它报纸都只能做跟进报道,因为《卫报》几个月前就从 WikiLeaks 那里拿到了所有数据,花了大量功夫进行分析筛选重组,才能整理出发展线索,配合时事背景。只有在这之后,数据才成了故事。

2010-11-29.NY_NYT, New York Times, 2010-11-292010-11-29.SPA_PAIS, El Pais, Spain, 2010-11-29

同时在做这番功夫的是几个 WikiLeaks 选择的媒体伙伴:美国的《纽约时报》、德国的《明镜周刊》(Der Spiegel)、法国的《世界报》(Le Monde)、西班牙《国家报》(El Pais)。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