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Tania Branigan

谷歌撤出中国的报道

2010-03-23. The Guardian

在英国报纸中,《卫报》是唯一把Google搜索撤出中国的新闻放在头版显著位置的报纸,驻北京记者安玲(Tania Branigan)除了文字报道外,还制作了这段新闻视频。

在《卫报》网站上,从英国时间星期一晚开始还作了“实时报道”--类似“文字直播”,跟踪事态的进展,从 Google 发表声明开始,到 Google.cn 转向到 Google.com.hk,以及网络上各种反应,新华社上中国官方的反应,Google 创办人 Sergey Brin 在《纽约时报》上的进一步解释,一直到今早6点左右。

对新疆暴乱报道的一点观察

许多英国媒体认为中国政府从处理去年拉萨暴乱中“吸取了教训”,赞赏政府的开放态度。说来也是凑巧,在暴乱发生时,当地政府正组织一批海外媒体参观(应该是为了宣传去年出现暴力事件后新疆恢复平静了),所以海外记者,其中包括《卫报》驻中国记者安玲(Tania Branigan)和摄影师Dan Chung。事件发生之后,这些记者能够马上发回文字报道和图片视频。

对海外新闻报道开放的结果,是外界对事件的大体经过、死伤数字等,与中国政府的说法并无多大出入。因为自己的记者在现场,“维族示威演变成攻击无辜的大部份是汉族的路人”这一说法,海外媒体参与了独立验证。这就是为什么以维族人代表自居的热比娅对这一事件的说法(暗示是武警攻击和平示威的维族人)在海外也没有多大市场的原因之一。

(更多…)

有关新疆暴乱的报道

有关新疆暴乱的消息,是今天英国的几个头条新闻之一。与去年西藏暴乱不同,中国官方很快公布了消息。现在星期天暴乱的新闻视频,都只有来自CCTV和新疆电视台的。但是已经有不少英国记者去了乌鲁木齐,《卫报》驻中国记者 Tania Branigan 和摄影师 Dan Chung 正好在中国官方组织的新疆媒体访问中,能够第一时间发回文字、视频Dan Chung 拍摄的照片,其它新闻机构似乎还是采用的图片社或者是网络上的照片。今天《卫报》还发表有关新疆暴乱的社论,译言网站已有翻译

除了中国官方的新闻开放态度(英国媒体普遍反映中国官方“吸取了教训”),这次事件的报道中,BBC采访获取背景和评论的,多数是新闻工作者(BBC News 上看到了 Emily Buchanon)、Thinktank 的成员、在新疆呆过的摄影师、还有小说家 Charles Cumming (写过以疆独恐怖活动为主题的悬疑小说),看法比较公允(当然未必全面准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也派人接受 BBC 采访了。

有关新闻还是看我的 Twitter 和英华论坛的 Fanfou中国新闻思考辩论版吧,特别是这篇转贴的一个兵团二代的网文

《爱在废墟中盛开》

2009-05-12 Guardian page1

5月12日的《卫报》头版下方的文章是驻中国记者安玲 (Tania Branigan)从绵阳发回的报道《爱在废墟中盛开》(One year on, love flourishes amid the ruins of Sichuan),说得是地震幸存者朱云翠和尹华军重新组织家庭的故事(译言翻译)。这是英国报纸中唯一一份在头版刊登四川地震周年纪念的报纸,安玲的报道选择的角度,在英国的报道中也是独特的。同一个故事除了文字报道,《卫报》还制作了一部约3分多钟的视频。在内部跨幅刊登的是在北川的废墟上祭奠烧纸钱的照片。同一天《卫报》的社论中说,提到四川,英语读者想到的就是地震,但其实四川一直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2009-05-12 Guardian page20-21

英国的其它报纸在四川地震一周年之际也做了一些相应的报道,侧重点大部份在灾区重建和幸存者的坚强和勇气上。但在人性故事和多媒体运用上,安玲的报道还是最突出的。

《金融时报》有自己的独家报道,报纸驻北京记者 Jamil Anderlini 在采访幸存者时,被当地官员制止和驱逐。

(更多…)

感受

英国媒体和政界对中国政府和军队在地震救援上的行动,是一片赞誉之声。中国对地震救灾的迅速动员,对灾害的广泛报道,以及政府愿意接受国际援助的表示,多次被用来和缅甸相比。今天《卫报》上的分析说中国政府从过去处理灾害中的失误中吸取了教训,并越来越意识到国际形象的重要性。这样的良好结果,希望给中国政府更多信心--用积极和透明的方式处理突发事件,只会赢得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

然而,对于救灾救援的报道,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了解事实,集中报道令人震惊、感叹、同情的故事;第二阶段开始对救援过程中的疏漏、拖延、失误,和人们对此的不满进行报道,第三阶段开始追究责任。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才是对政府处理方式的真正考验。

对于英国人来说,中国毕竟是个遥远的地方,也没有太多人去过四川,没有象2004年印尼海啸那样的亲身感受。在对四川地震的报道上,各家媒体的着重程度也有不同。周二的报纸,报道不多,因为资料还太少。昨天的英国报纸,几乎都在头版刊登了灾区现场的照片。我比较了《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和《卫报》(Guardian)。《每日电讯报》在头版有一栏的报道,然后就“下转第19版”了。《卫报》则在头版大篇幅刊登了驻北京记者 Tania Branigan 发自重庆的报道,然后在第4、5版有通栏的图片和报道。两报花的力气明显不同。今天的《卫报》上,头版是 Tania Branigan 从都江堰的报道,文笔出色,从细微处说起,当我读到第二段第二句时,一个转折,让我在大庭广众下,也忍不住流下泪来。

今天《卫报》的第1到5版,是全版的地震救援报道。内部除了有 Tania Branigan 从绵竹发出的两篇报道,大幅照片外,还有 Simon Tisdall 写的一篇深度分析,以及一篇中国不需要外国救援人员的报道。

说起不需要外国救援人员,昨天的 Sky News 采访的英国的一支志愿者组成的专业救援队,展示了他们的设备,红外摄影机、声音探测器、二氧化碳探测器、特别的切割装置等,并说已经准备好,只要中国方面同意就可出发。今天有不少来自都江堰的报道,显然救援人员仍然不足。但是已经一天过去,这些专业救援队还在英国等待。我不希望他们现在仍然只能在英国向电视观众摆弄他们的专业设备,而是希望他们在都江堰聚源学校的废墟上使用这些设备。

报纸网站的视频报道

《卫报》新任的驻北京记者 Tania Branigan 采访了“拼音之父”周有光教授,写了报道,还有一段采访视频。但这些报道都只出现在《卫报》的网站上 Sound Principles,没有发表在《卫报》报纸上。《卫报》采取的办法是在2月21日出版的报纸第2版上,刊登了一幅采访中拍摄的照片,加上采访视频的链接。

The Guardian Feb 21 2008

《卫报》第2版,原来是报纸的目录索引版,现在有许多空间是用来宣传《卫报》网站上的内容,包括视频、Blog、和报纸的网络评论摘要等等。就在前几日,《卫报》还在头版报道说,自己的网站的访问量是英国所有报纸网站的第一位。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