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The Queen

与时俱进新王朝

查尔斯三世登基日的爱丁堡”大草地“

5月6日,英国迎来了一个新的王朝。这句话怎么看都别扭,但却是事实,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正式登基了。

(更多…)

2013年英国文化回顾

《经济观察报·2013英国:文化创意出奇葩

在经济持续不振的大环境下,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就显得格外突出。以下只是2013年英国文化事件中的一些例子。仅凭个人看法,未免挂一漏万。

出版

2013年小说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被新西兰作家埃莉诺•卡顿(Eleanor Catton)的小说《星光》(The Luminaries)夺得,这位28岁的女作家因此成为布克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英国出版社格兰塔(Granta)当初选择这位没有名气、才写过一本小说、来自新西兰的作家,是相当有眼光和勇气的。

(更多…)

虚构的真实与真实的虚构

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的回忆录《第三个人》(The Third Man)这一书名显然是取自英国经典电影、Carol Reed导演的间谍悬疑片 The Third Man (1949)。电影中 Orson Welles 饰演的“第三个人”,是躲在阴影之中、策划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在手段上十分可疑的行动,却自我标榜所作所为都出于正义目标的这样一个角色。曼德尔森在为这本书做的电视广告中,把自己暗示为“黑暗王子”(Prince of Darkness),显然他颇为自己在新工党的崛起和辉煌中的角色感到自豪。

2010-07-19. The Third Man, by Peter Mandelson

当然在这本回忆录中,“第三个人”是指新工党计划的三个创始人,其他两个都先后做了工党领袖和英国首相,只有一直扮演幕后角色的曼德尔森,为工党创纪录的13年执政期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很早就成了右翼小报的攻击对象,在工党执政初期就因财务丑闻而染上污点,在工党内部也不受左翼势力的欢迎,两次从内阁辞职之后,就再也没有成为未来工党领袖和英国首相的可能了。不过当他在2008年从欧盟委员会贸易专员的位置退出,回到英国帮助布朗组阁之后,确实一度成为工党政府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这是他向首相的位置走得最近的一刻了。

(更多…)

10年电影

《卫报》网站在搞“noughties”100部电影评选,还故弄玄虚地搞倒数,每天评论一部前10名中的电影,第一名要到2010年元旦才揭晓。评选“10大”、“100大”受个人口味和观影经验的影响太大,《卫报》的10大中,有几我是颇不以为然的。

完全凭我的个人观影经验,整理了一个过去10年中,我印象最深的12部电影(其实是14部),以公映时间为序。我发现“当年最佳”和“10年最佳”的考虑过程是不同的,在记忆中沉淀下来的,未必是当时觉得最好的电影。

花样年华

In the Mood for Love (2000)/花样年华 (2000)
地区 香港/法国
导演 王家卫

2009-12-31.The Son's Room (2001)

The Son’s Room (2001)/ La stanza del figlio (2001)
地区 意大利
导演 Nanni Moretti

2009-12-31.The Best of Youth (2003)

The Best of Youth (2003)/ La meglio gioventù (2003)
地区 意大利
导演 Marco Tullio Giordana

(更多…)

The Queen (2009)

2009-12-30.The Queen (2009)

Channel 4 在2009年拍摄了5集的电视连续剧 The Queen。这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想法,每一集由不同的女演员饰演伊莉莎白二世,每一集集中在女王执政期间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因为电影《女王》(The Queen, 2006,也是 Channel 4 出品)的巨大成功,这部电视剧很明智地跳过了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去世这一段历史。

2009-12-30.The Queen (2009) 1

Emilia Fox 饰演继位不久之后的年轻女王,面对着妹妹玛嘉烈公主与Peter Townsend 的恋情给皇室带来的危机。

2009-12-30.The Queen (2009) 2

Samantha Bond 饰演的是70年代初的女王,她的挑战是说服政府和公众皇室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还需要财政支持。

(更多…)

Michael Sheen

在演了那么多名人后,很难相像 Michael Sheen 本人来自一个威尔士的小镇 Port Talbot。这个小镇是个奇怪的地方,据 Michael Sheen 自己对《泰晤士报》周末杂志说,并不是什么山灵水秀之地,却了出好几名著名的演员――Richard Burton、Anthony Hopkins。而他少年时代的两个志向,一个是成为演员,另一个却是当职业足球运动员。

所以他的新作 The Damned United 中演足球教练 Brian Clough时,有一个胸部停球,转身射门的动作,做得干脆利落,就不足为怪了。

Michael Sheen as Tony Blair in The Deal (2003)
Michael Sheen 演著名的当代真实人物,这已经是第4次。他的成名作是《君子交易》(The Deal (2003)),他和 David Morrissey 分别饰演布莱尔和布朗,时间段是从布莱尔当选议员开始,与布朗结成同盟,开始“新工党”计划,一直到1994年竞选工党领导人之时,布莱尔与布朗面临分裂,但最后达成传说中的“君子协定”,联手领导工党为止。这部 Channel 4 拍摄的电视电影相当受好评,Michael Sheen 与编剧 Peter Morgan、导演 Stephen Frears的第一次合作非常成功。

(更多…)

奥斯卡奖预测

《经济观察网》稿件

2009-02-20heathledger

所谓奥斯卡奖预测,不是评论哪些电影和电影人应该得奥斯卡奖,而是猜测奥斯卡奖的投票人,约6千多人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会员,也就是获奖人嘴里经常感谢的“学院(Academy)”,会如何投票。这些会员都是被邀请加入,是美国电影各个领域的成功者,多年积累下来的会员组成,普遍被认为年龄偏大,观点较保守。

但这些还是猜测,因为普通观众并没有机会对AMPAS会员组成评头论足――这份会员名单是不公开的。与AMPAS结构相似的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会 (BAFTA),今年已经在其网站上公开了全部会员的名单,以显示其运作透明,AMPAS好像没有这个打算。相信不少业内人士,特别是发行商,手中有这份名单,不然每年奥斯卡奖季节,“操作”奥斯卡奖的发行商们,把压好的6千多张电影DVD往哪里送?

每年猜奥斯卡奖,凭借的信息主要是提名电影的“声势”和当时的“情绪”。有时候某部电影年内获奖无数,在“声势”上盖过了所有竞争对手,夺得奥斯卡奖势不可挡。典型的是2007年英国电影《女王》(The Queen),女主角Helen Mirren 自从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之后,频频获奖,成为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的不二人选。“情绪”就是一种比较难琢磨的东西,同一年的 Martin Scorsese,虽然许多人认为《神鬼无间》(The Departed)不是他的最佳作品,但当年的“情绪”是这是在终身成就奖之前,给这位备受仰慕的导演一尊“真正”的奥斯卡奖杯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更多…)

皇室网站改版

英国皇室是把网站改版当作一桩公关活动来做的,显示皇室的与时俱进,还请到了万维网(WWW)的发明人 Tim Berners-Lee。女王倒似乎并不畏惧新鲜事务和对科技发展,在电影《女王》(The Queen)中,Helen Mirren 演的女王不仅自己开车,还很自豪地说自己是懂机械的。皇室网站也早就有了,在YouTube上还有自己的频道 The Royal Channel。有趣的是皇室网站的域名是 www.royal.gov.uk 而没有给自己一个专门的二级域名。

改版后的网站,设计非常简洁,到了有点简陋的程度,似乎应该有点皇家气势,不过这也许是故意的,以显示亲民。

2009-02-12britishmonarchy500

旧版皇室网站以紫色为主,有更多“皇气”。

2009-02-12britishmonarchyold

爱丁堡的 Filmhouse Cinema

Alex 在他的blog提到他在爱丁堡的日子,今天我去 Filmhouse Cinema 看 The Queen,顺手照了几张照片。记得我和Alex还有DJ曾一起去 Filmhouse 连看6个小时的 Lucas Belvaux 的 Trilogy。看完后 Alex 对那3部电影的评价比我们的高许多。说起 Filmhouse 对我来说也有点意义,因为这是我当年第一次到爱丁堡,找到旅馆后第一个去的地方,因为要赶一部已经定好的爱丁堡电影节的影片。坐在 black cab 里头,我想:啊!这才有我想象中的欧洲城市的样子!

So Alex, this is for you.

Edinburgh Filmhouse

售票大堂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