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为中国人寻找文化认同

《南方都市报》 我认识的一位老华侨,在香港出生,来英国上学,一辈子在英国做中餐馆,是当地的侨领。两个星期前他接到国务院侨办发出的邀请他参加国庆阅兵观礼的通知,浑身散发着按捺不住的兴奋。他早已在英国当地扎根,却依然把自己的中华文化身份看得很重。身在海外,许多中国人还是把自己当做是中华文明的传人。中国的强盛,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一种文明复兴的荣耀感。

这让我想起英国学者Martin Jacques的新书《当中国统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作者在前言中说,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向西方的知识分子和决策者说明中国的历史和文明,很可能会让中国走上一条与西方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在书中,作者花了整个章节阐述中国人的国家概念是如何与西方不同: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更多看做是一个文明国家(civilization state),而非西方的民族国家(nation state)。

西方需要重新审视对中国的看法和期待,与此同时,中国也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面对身份认同这一欧美国家存在了许多年的问题。

欧洲国家的边境,是在几百年时间内,打了无数次仗之后才慢慢形成。欧洲国家中,许多在历史上都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构成,为了维系民族国家的完整统一,选择了各自不同的建国传奇或理念。在法国,经过废除皇室建立共和的革命之后,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接受这一理念的,才可以成为法国人,所有个人的宗教民族文化身份都不可以进入公共领域。而在英国,却是在皇室象征性的统治下,对身份问题刻意模糊,从而给予来自不同宗教民族文化的个人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

新兴国家则必须寻找自己的建国传奇和理念。在美国,这就是宪法所代表的人人平等、拥有自由地追求幸福的权力这样一个精神,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所有人在星条旗下宣誓后,都成为了“美国人”。英国人在对比自己与美国人对国家的认同上的差别时,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在英国,来自印度次大陆的移民称自己是“英籍亚洲人”(British Asian),而在美国则是倒过来,亚洲移民称自己是“亚裔美国人”(Asian American)。

但是,不管是要求所有国民接受同一个国家身份,还是对其采取含糊其辞,都不是一种万能灵药。在美国,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种族之间自愿隔离的状态,有时也会演变成暴力冲突;在法国,这种自愿隔离演化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隔离和对立,严重到发生2005年的巴黎近郊街头冲突;在英国,近几年出现的伊斯兰恐怖分子,大部分都是在英国出生长大的第二代移民,让公众感到十分震惊和担忧。

这些例子中,都有一个在经济发展或是政治参与中感觉受到挤压的族群,寻找一个替代身份的过程。此时民族或宗教往往是最强烈的身份认同,许多国家都在面临相似的问题。

中国也必须开始认真对待这一挑战。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一直是以“文明”作为国家认同的。经过长期的同化融合,许许多多外来文明最后都被融入吸收了。而在人口高度流动、个人意识日益强烈的21世纪,倘若要建立共同的文化认同,我们就必须学会在不同族群之间,通过分享权力、平等地承担责任,建立一个平等友爱的社会。

One Comment

  1. […] 原文链接:http://taohuawu.net/2009/10/24/chinese-culture-identity/ 2009年10月26日13:10 标签: Martin Jacques,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文化身份 订阅评论 发表评论 | Trackback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