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第一次英国大选电视辩论,有近1千万观众,相当于一个收视不错,但还不是最热门的电视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其实这个数字还稍低于预期(1200万)。大部份人看的,是今天报纸的头条。媒体上一致的结论,是自由民主党的克莱格是第一次电视辩论的赢家,《卫报》和《泰晤士报》都采用了克莱格“圈外人”(outsider)的角度,在大选中,称自己的“圈外人”往往能吸引选民,特别是当选民们对“圈内人”缺乏好感和信心的时刻。显然克莱格借用这次机会,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形象,问题是这一胜利能否转化成议席。
这篇写在一星期之前:
英国大选 谁是赢家?
本周二上午10点,英国首相布朗前往白金汉宫觐见女王,在获得女王“御准”之后,宣布解散议会,并在5月6日举行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选举,英国大选的发令枪打响了。
5月6日举行大选,早已是各界预料中的决定。布朗在尚未启程之际,如果他还有时间看一下当天报纸,会发现《泰晤士报》头版已经打上“竞选开始了”(Let the race begin)的大字标题。
然而对于本次大选的结果,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准数。星期二当天宣布的三个不同的民意调查结果,分别显示保守党领先工党4-10个百分点,以此推算,保守党将会在议席数量上胜出,但是胜幅有限,能不能超过总席位(650席)的一半,从而自动获得组建政府的资格,就很难说了。
本次大选,是自1992年大选以来,争夺最激烈、结果最难预测的一届。1997年充满活力的布莱尔-布朗组合在万众期待下以新一代政治领袖的姿态大获全胜;2001年大选工党再次稳获胜利;2005年大选时,虽然布莱尔因参与伊拉克战争而倍受谴责,但没有人怀疑他领导下的工党会在大选中失利。2010年大选的情况,是一个执政了13年的疲惫不堪的政府,面对一个由年轻而善辩的领袖率领的反对党班子--表面上看,这有点象是1997年的局势,但实质上却极为不同。2010年的英国公众,厌倦了布朗领导下的工党政府,却也不指望卡梅伦(David Cameron)领导下保守党能做得更好,对两大党都缺乏信任。虽然英国经济正在走出衰退,但民众却对新政府无所期待。
我们可以预测的是:不管哪个党派在席位上胜出,今年大选的赢家,都将会是英国政治中的第三党,目前仅拥有约10%下议院席位的自由民主党。
首先,虽然自由民主党在席位数量上,不可能挑战两大党,但是却很有可能进入下届英国政府。按照英国的议会规则,如果某一党派在大选中获得超过半数席位,则该党自动执政;如果没有任何党派获得超过半数议席,那么两党或多党可以联合执政,只要合计席位超过半数即可。许多人估计,今年的大选结果很可能出现第二种情况,此时自由民主党就能以联合政府中的一员进入政府。对他们来说,更妙的是可以选择是与保守党还是与工党联合。难怪两党都在悄悄拉拢自由民主党,为可能出现的联合政府做准备。
其次,在两大党都缺乏民意支持的情况下,更多的选民愿意倾听其它的声音。自由民主党忽然不再是过去那个陪太子读书、有理想但无执政可能的小弟弟了,该党的财政发言人文斯•凯博(Vince Cable)在金融海啸与经济危机期间,常有精辟读到的见解,颇受爱戴,甚至被人戏称为“圣人文斯”(Saint Vince),许多人乐于见到他成为下届财相。
本次大选期间,将第一次举行党派领袖电视辩论,这是英国选举中的破天荒之举,对于自由民主党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突破:自由民主党领导人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将分别与工党领袖布朗和保守党领袖卡梅伦进行电视辩论,自由民主党从置身局外的“第三党”,变成了平起平坐的“三大党”之一。
可以说竞选刚刚开始,自由民主党已经胜了几局。本次大选将是他们扩大影响的绝好机会,甚至可能结束几十年的反对党状态,进入政府,现在就要看他们能否用对手中的好牌了。
[…] 但其实谁赢得了电视辩论,不过是个细节问题。三场电视辩论的赢家,无疑是克莱格,这个结论在电视辩论开始前就能作出了。现在自由民主党的地位更是居住轻重,如果大选产生无多数派议会(hung parliament),自由民主党极有可能参与联合执政,即使保守党获得超过半数议席,很有可能优势微弱,要换取自由民主党的支持,就得给予一些回报,比如改革选举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