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8月 27th, 2010: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二十一:Clarsach Society

2010-08-18.Clarsach.1.800

Celebrate the Music of the Scottish Harp 2
Clarsach Society
St Andrew’s and St George’s Church
18 August 19:30
***/5

这是“庆祝苏格兰竖琴音乐”系列的第3个节目,一个4个节目,第1个是 Catriona McKay 和 Chris Stout 的二重奏。当晚除了有一台以苏格兰竖琴为主的弦乐队的演出外,还有爱丁堡当地的民歌乐队 Lothian Gaelic Choir和苏格兰风笛手 Dugald MacNeill。

苏格兰竖琴(Clarsach,Scottish harp又称凯尔特竖琴 Celtic harp)是苏格兰的传统乐器,在出土的石雕中发现早在公元前就有这种乐器,但是到了18世纪,一度流行的苏格兰竖琴日渐凋亡,取而代之是现代竖琴、大键琴(harpsichord)和竖式钢琴(spinet)等。在最近十多年中,苏格兰竖琴又重新流行起来,许多人年轻人开始学习弹奏,用于演奏各种传统现代爵士音乐,在乐器制作上也出现创新(比如 Starfish McKay)。这让我想起了古筝近年来在中国的流行程度。

舞台上的苏格兰竖琴乐队(叫做 Clarsairean)果然是老老小小,男男女女都有(还是女性居多,不过当晚的主力竖琴手是个小伙子,他同时还是民歌乐队的歌手),演奏的曲目也是传统和现代兼有。但是我觉得由多架苏格兰竖琴组成一支乐队并没有太好的效果。

2010-08-18.Clarsach.2.960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二十:重新寻找过去 Matthew Kelly & Jan Wong (爱丁堡图书节)

Matthew Kelly & Jan Wong
Revisiting the Ghosts of Our Past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
Saturday 21 August, 12:30-1:30pm
***/5

把这两人作者拉到一起做一个讲座,显然是因为两人都从自己开始回顾历史,都希望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物心态出来。

2010-08-27.Finding Poland, by Matthew Kelly

Matthew Kelly 本身的专业是历史研究,当他开始研究家族历史时,就意识到存在着亲情感情与做研究必须有的疏离之间的矛盾。他的祖母是波兰人,1939年波兰被苏联和德国瓜分,只有十多岁的她,就和她的母亲和妹妹一起,随着大批波兰人(约50万)被苏联当局押解往西伯利亚,在火车上经过长期的跋涉,先后到过哈萨克斯坦、伊朗、巴勒斯坦、印度、非洲,最后辗转到了英国。其中许多的故事,至今还不为外人所知,祖父母的这些故事,心灵的重压和创伤,对亲生孩子都很少提起,反而是面对孙子辈时,更容易敞开心怀。他所做的研究,追寻祖母当年的足迹,留下的是一代波兰人的记忆。

2010-08-27.Chinese Whispers, by Jan Wong

Jan Wong 的足迹更为个人化。她是在加拿大出生长大的华裔,文革期间是毛泽东的狂热拥戴者(即所谓的Maoist),因为偶尔的机会去了北大留学(已是1970年代了)。期间有一位不熟识的女同学和她谈话希望能够去美国,Jan Wong 马上向辅导员汇报了,之后就忘了这事。十多年后她重回北京担任加拿大报纸驻京记者,也没有重提此事,知道离开北京的最后几天才得知那位被告发的同学后来被开除学籍,下落不明。一直到2008年 Jan Wong 再次回北京,她才找到那位同学,希望求得她的原谅。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十九:The Future of Books (爱丁堡图书节)

The Future of Books
The Most Important Innovation in 500 Years?
The London Review of Books Event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
Friday 20 August 7:00-8:00pm
**/5

《书籍的未来》这么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竟然也能讨论得这么沉闷无聊,要都这样,书籍真的会没有未来了。

这是由《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主办的多人讨论,主持人是《伦敦书评》出版人 Nicholas Spice,参加讨论的有《伦敦书评》主编 Mary-Kay Wilmers,莎士比亚研究学者 James Shapiro (Contested Will: Who Wrote Shakespeare? 作者),Profile Books CEO Andrew Franklin,苏格兰作家 Andrew O’Hagan。照理出场的都是出版界的前沿人物,应该有精彩的辩论,可惜整个讨论话题松散,全无重点。每位参与者都谈到了一些切身的感受:大学出版社面临的危机、图书定价与削价竞争、作者与出版社分别面临的困境、Google Books对作者利益的侵害、出版的民主化、专业书评存在的意义。问题是难以找到关联的线索,限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成了一堆杂乱的信息。

而且几位参与者都没有对主题“书籍的未来”提出什么看来,只是在说目前面临的问题。当观众中有个年轻人向台上的嘉宾抱怨,提出类似的观点时,Mary-Kay Wilmers 的反应是“那你告诉我们啊?”她并不是对被质疑表示不满或是态度傲慢,确实真的是没有答案。

有一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关专业书评存在的意义。网络的兴起、评论的民主化似乎意味着专业书评不再需要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出版也在民主化,出书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编辑把关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现在还流行“自我出版” (self-publishing),可以完全不经过出版社的筛选和编辑,于是读者更需要书评来帮助他们挑书。他们首先找到的,还是专业书评。Nicholas Spice 透露《伦敦书评》订阅数量在不断上升,同时英国各大报的书评栏目办得非常兴旺,当然还有就是观众络绎不绝的图书节了。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