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出版动态:读与思周刊·人类如何构建记忆》
你对自己最早的记忆出现在什么时候呢?五岁?三岁?一岁?许多研究证实,两岁半是一个平均点,即一般人只能记得二到五岁之后发生的事,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婴儿的大脑发育不全,没有记忆能力吗?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声称可以记得更小的时候躺在摇篮里看到的景象?
人类大脑是如何存贮和调出记忆的,这从来都是一个令人迷惑的课题。近年来对记忆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突破,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越来越精密可靠,另一方面大脑扫描技术的突破,如对脑电波和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采用,让研究者们有了新的测量手段。英国杜伦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查尔斯•费尼霍(Charles Fernyhough)的新书《光芒碎片》(Pieces of Light)就是致力于向普通读者介绍近年来在记忆研究上的新成果,他所关心的不是对事实数据的记忆,而是人类对自我成长历程的回忆,即所谓的“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上,许多研究表明,虽然婴儿的神经系统仍处于发育早期,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记忆能力。在一项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让摇篮中的婴儿可以通过蹬腿让头顶的玩具转动,他们发现参加实验的婴儿不仅可以搞清楚这种关联,而且能保持对这种关联的记忆,两个月大的婴儿可以保持三天,六个月的婴儿则可以保持两周。我们所没有的,是对婴儿时期的“自传体记忆”,一种将自己置身与记忆中央的能力。所以一般认为要形成“自传体记忆”,一定还需要其它与记忆过程本身无关的因素的参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无定论,但不少人提出语言是一个很有可能的参与因素。一些对早期记忆的研究发现,最早的记忆一般出现在学会说话之后的几个月内,说明很有可能是儿童通过语言建立自我意识之后,才能构建“自传体记忆”。
本书一直强调的,自传体记忆确实是“构建”而非“存贮”的。我们对过去的回忆,并不是像电脑硬盘存文件一样一条条存起来,而是只存贮一些信息的碎片,当我们需要回忆时,大脑临时将这些碎片组织起来,构建出一个故事出来。这并不是新鲜的观点,但是近年来通过对大脑扫描的研究,已经能够确定参与记忆“构建”的区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大脑扫描的研究还发现,记忆与想像,这两种活动在大脑活跃区域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一发现支持了心理学上的“想像膨胀”观点,即通过对想像的强化,有可能使之成为记忆,“以假当真”,假记忆在生动性和合理度上有时并不亚于真记忆。这就解释了文章开头的第二个问题,即有些“自传体回忆”其实是成年之后凭着其它线索,比如父母的回忆等等构建起来的。
与其它大众科学读物的作者不同,本书作者不仅是一名专注与儿童心理发育的科学家,著有讲述三岁前儿童意识形成过程的《镜中的小孩》(The Baby in the Mirror),同时还是一位小说家,曾出版过小说《拍卖家》(The Auctioneer)。这一双重背景让这本书在层次上丰富很多,在书中作者引用了自己的小说创作经历,以及法国小说家普罗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中的片段来解释自传体记忆的触发、以及记忆与想像的混合等现象。谈到自传体记忆,必然要涉及许多个人的体验,包括对童年的回忆等等,在这方面作者的叙述文笔显得细腻而感性,给这本科学读物带来了一点与众不同的风格。
[…] of Light: The New Science of Memory)一书我曾经在这里介绍过,作者查尔斯•费尼霍(Char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