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琳新作出版受到许多关注。许多读者是《哈利波特》的粉丝,必然带着寻找哈利波特的影子的心态买这本书。当然这是一本完全针对不同读者的作品,书店不必面对排队买书的小孩了――但是那些小孩还有没有长大到成为《偶发空缺》(原来普遍译作《临时空缺》,“偶发”应该是取自“偶发事件”的意思,意思倒是差不太远)的读者呢?我的猜测是在英国还没有,但是在中国也许不一样,因为《哈利波特》的中国读者年龄应该更大一些。
就小说本身来说,罗琳没有在语言或是结构上做什么创新,但是她对人物的观察、情节的设置方面做得是很出色的。第一章(星期一)介绍各个人物时,似乎能感觉到一个镜头在一个个人物身上滑过,连接十分流畅。读者在以后的章节才慢慢把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楚,角色的不同面目渐渐清晰起来,却发现对他们的评判越来越不那么容易。然而在第一章之后,作者却觉得需要停下来,花了相当篇幅讲述 Pagford 和 Fields之间的历史,打断了叙事的流动感。在这之后的章节中,现在与过去的跳跃却是非常轻松的。
和英国的国际化城市比如伦敦、爱丁堡等等相比,Pagford 是完全不同的地方,平静而平凡的乡村,基本上都是白人,亲切友好的反面是保守、排外、邻避,“谁都认识谁”的反面的监视的眼睛无处不在。来自伦敦的Kay就在邻居晚餐聚会上犯了一个错误,说出了客户的名字,“这在伦敦没有关系,但这里谁是谁大家都知道”。
Pagford 的居民是所谓的 lower-middle class,许多人是 Daily Mail的目标读者,书中不经意地提到了这份报纸。本书出版后,Daily Mail上的一篇评论称之为“社会主义宣言化身为500页的小说”,Telegraph 上的一篇评论则指责罗琳“为什么这么仇视中产阶级?”而作为社工的Kay呢,如果她读报,那多半是 Guardian。
用“客户”来形容Kay的服务人群,实在是很别扭,不知道是何时开始普遍采用的,大概是为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工的“服务”性质。Kay的客户主要都在Fields,城市边缘的政府公屋区。英国社会的社会阶层分化一直是社会与文化的潜流,Fields和Pagford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但是书中覆盖两个地区的中学成了冲突的焦点。
英国中学的学区(catchment area),是中产阶级家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否位于好学校的学区内,是有学龄孩子的中产阶级家庭买房时的关键考虑,因为不是每个中产阶级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私校费用,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愿意送孩子上私校。Pagford的居民想把Fields划出去,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和Fields的孩子们混,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许多人评论这本书时,总要寻找和《哈利波特》系列的关联。我曾对此颇不以为然,但看到后来,觉得作者其实也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邀请读者做比较。书中青少年与成年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青少年在发现自我中的种种挫折,甚至试图通过非常规手段(“魔法”?)改变命运或是发泄不满,确实有《哈利波特》的影子。书中Fats有一次和Krystal匆匆“完事”之后,抑郁的他希望能立刻“转移”到他自己的阁楼小屋中,读到这里,“你不是哈利波特”大概会是许多读者的念头。
在小说最后高潮中,作者对情节发展的控制很好。在戏剧化的高潮之后,Sukhwinder 的回忆与现实交错在一起,让人感动而又哀伤,无奈却非绝望。
如果不是因为她写了哈利波特,我是不会买这本书的。期待的不是成人魔法,而是对她想象力的信任。可是,叹气,这本书和想象力真的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最近在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