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二战研究摆脱欧洲中心论》
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中,最出名的大概是英国在1973-74年间播出的《世界大战》(The World at War)电视系列片,当时花了4年功夫制作拍摄,除了历史素材外,还采访了大量二战的亲历者,预算达90万英镑(折合现在的1100万英镑左右),全长26集,每集52分钟。最近这部纪录片的制作人杰瑞米•伊萨克斯(Jeremy Isaacs)在英国媒体上撰文回顾拍摄经过,在谈到有什么遗憾的时候,他说如果现在让他拍,他会花更多篇幅拍摄亚洲、特别是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当时这部纪录片中,中国的抗战仅在其中的一集有所交代。
确实在英语出版物中,过去对二战历史的研究确实欧洲中心论很强烈,仿佛在遥远的亚洲发生的战争,不过是二战历史上的一个注脚。近几年来这种现象已有所改观,在去年出版的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Second World War)一书中,二战的开始时间,不是欧洲人常用的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而是在这之前4个月发生在蒙古的诺门罕战役。前一阵子我在这里介绍过的何铭生(Peter Harmsen)的《上海1937》,详细讲述了1937年8-11月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作者还将其比作“扬子江上的斯大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