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英国出版动态(75):被西方被遗忘的八年抗战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二战研究摆脱欧洲中心论

书名:《中日战争1937-1945》(China’s War with Japan, 1937-1945)
作者:拉纳•米特(Rana Mitter)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中,最出名的大概是英国在1973-74年间播出的《世界大战》(The World at War)电视系列片,当时花了4年功夫制作拍摄,除了历史素材外,还采访了大量二战的亲历者,预算达90万英镑(折合现在的1100万英镑左右),全长26集,每集52分钟。最近这部纪录片的制作人杰瑞米•伊萨克斯(Jeremy Isaacs)在英国媒体上撰文回顾拍摄经过,在谈到有什么遗憾的时候,他说如果现在让他拍,他会花更多篇幅拍摄亚洲、特别是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当时这部纪录片中,中国的抗战仅在其中的一集有所交代。

确实在英语出版物中,过去对二战历史的研究确实欧洲中心论很强烈,仿佛在遥远的亚洲发生的战争,不过是二战历史上的一个注脚。近几年来这种现象已有所改观,在去年出版的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Second World War)一书中,二战的开始时间,不是欧洲人常用的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而是在这之前4个月发生在蒙古的诺门罕战役。前一阵子我在这里介绍过的何铭生(Peter Harmsen)的《上海1937》,详细讲述了1937年8-11月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作者还将其比作“扬子江上的斯大林格勒”。

最近在英国出版的新书《中日战争1937-1945》(China’s War with Japan, 1937-1945: The Struggle for Survival)是一部讲述抗日战争全过程的作品,作者是现代中国历史专家、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Rana Mitter),他在过去十几年中曾出版过多部有关现代中国历史的作品,包括曾受高度赞扬的《苦难的革命》(A Bitter Revolution)等。

在米特的这本新作中,虽然抗日战争的起点采用了公认的“七七”芦沟桥事变,但花了相当篇幅讲述中日冲突的历史由来。当时中国刚刚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起步,却马上被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的军事力量比日本弱很多。然而在面临亡国的危险、付出极大的代价时,中国却一直没有放弃抵抗。作者在本书副标题上,用《为生存而战》点出了中国抗战的实质。

当1939年欧洲战火燃起的时候,中国的抗战已经打响了两年多,在这两年多时间中,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向中国伸出过援手。只有在二战全面打响、特别是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同盟国才将中国视为一个重要的盟友,因为中国战场拖住了80万日军。作者指出,当时对中国的大量增援,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中国继续作战”,减轻其它战场的压力。

本书的最大价值,是作为一本权威的英文著作,全面讲述了抗日战争的历史。当然要在不到500页的作品中讲完八年抗战,节奏必然很快,每个历史事件也只能粗略讲过。然而即使是对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来说,书中的叙述角度,还是颇有启发。而且书中不乏一些不受中文作品重视的材料,比如说1942年蒋介石不顾丘吉尔的强烈反对访问了印度,期望与印度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然而他虽然和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谈得很拢,但是与印度精神领袖甘地的会面却让双方都很失望,作者说这两人一个靠打军阀上台,一个倡导非暴力抗争,难以相互理解。

在抗战期间,中国并不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当时中国有许多海外媒体的记者,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也相当多,从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重庆轰炸等,都在西方媒体上被广为报道。然而为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在西方几乎无人关注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与牺牲呢?为什么中国成了“被遗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呢(本书在美国出版时的书名)?作者认为这和二战之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关,二战中美国向蒋介石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然而二战胜利后不到5年,蒋介石就被赶出了大陆。这在美国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在一些美国人看来,他们“丢掉了中国”。1950年代又正好是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期,美国国务院的中国问题专家就背上了这个黑锅,被打成了“共产党同情份子”遭受攻击和冷遇。接着冷战爆发,对于西方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了一段尴尬的历史,不愿提起,直到近几年才重新得到重视。

八年抗战,是一段苦难的历程,也是一段复杂的历史,不管是对西方还是中国读者,都需要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全面而平衡的认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