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科学家的道德责任》
本年度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最近公布了提名名单,六部作品入选。在科学题材图书奖中,这是地位最高的一个,世界各地出版的英语科学图书,只要能在英国买到的,都可以入选。
今年的提名名单中大部分属于科普类图书。《改变世界的七个元素》(Seven Elements That Have Changed the World)讲述了铁、碳、金、银、铀、钛和硅这七种在人类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元素。《完美理论》(The Perfect Theory)写的是从1915年爱因斯坦首次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的一百年中,科学界在求证过程中的合作与纷争。《癌症编年史》(The Cancer Chronicles)的作者从医学科学到家庭环境各方面讲述癌症,结合科学知识和个人体验,详尽而感人。《神奇的材料》(Stuff Matters)说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种材料的神奇特性。《消化道之旅》(Gulp)则是用诙谐的笔调向读者讲解人类消化道的作用,即食物在消化道内“从头至尾”的旅程。
不过今年初选名单中最特别的一本书是《为第三帝国服务》(Serving the Reich),既是一本历史作品,也是对科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反思。本书作者菲利普•博尔(Philip Ball)曾在《自然》杂志当了20多年的编辑,现在是独立撰稿人,写过好几本颇受好评的科普图书,这部新作试图通过对纳粹德国时期几位著名物理学家行为言论的回顾分析,探讨科学家身负的道德责任。
1930年代纳粹上台之后,即开始实施针对犹太人的驱逐排挤政策,科学界也不能幸免,许多犹太科学家被迫离职或逃亡。有些德国科学家或是出于贪婪嫉妒,或是相信“雅利安人”具有高贵血统而对这些手段十分支持。对这些人历史已有明确的判断,但是对于另一些科学家,那些在纳粹统治下企图“保持中立”,远离政治,坚持科学发现高于道义责任的人,情况就比较复杂,他们的动机也更值得深思。
在《为第三帝国服务》一书中,作者选择了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出的德国物理学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第一位是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量子理论的创始人,1930年代前他就已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威廉皇帝学会的主席。当纳粹开始驱逐学会中的犹太科学家时,他保持了沉默,拒绝参与同道的公开抗议,但是到1936年他自己也遭受攻击排挤,从学会主席的位置上退休了。博尔对他的批判较为轻微,认为普朗克是一个正直的学者,但其理念保守,坚持科学无政治性,只会等待而无力抗争。
书中分析的第二位物理学家是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量子理论的重要人物,“测不准原理”的提出者。二战期间海森堡是德国原子弹项目的主管,但他本人并非纳粹的积极拥护者。海森堡服务于第三帝国的动机还成了一部话剧《哥本哈根》的题材,这部话剧选择了1941年海森堡与其好友、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Niels Bohr)在哥本哈根的一次会面的经过虚构而成,反映了海森堡的内心挣扎,演出后受到高度评价。二战之后海森堡宣称自己曾故意拖延原子弹项目的进展,让纳粹德国迟迟得不到这一决定性武器,不少人接受了这一说法,但是《为第三帝国服务》作者指出这一说法并无相应的证据支持。
第三位物理学家更具争议,彼得•德拜(Peter Debye)是一位荷兰物理学家,过去的说法是说德拜不关心政治、对纳粹不满,以至于在1940年离开德国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但前几年一位荷兰记者提出各种证据,指称德拜为纳粹同情者,这些指控随后又被另一位历史学家推翻,闹出了一场风波。
本书作者对这三位物理学家的动机分析十分客观中肯,他指出像海森堡和德拜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最大问题是对自己为第三帝国服务的行为毫无反省之意,科学家如果忽略了自己的道德责任,就有走上歧途的危险。不管会不会夺得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为第三帝国服务》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作品。